Thursday, January 31, 2013

「香港本土」

「香港本土」正式成立
毛孟靜范國威正式成立「香港本土」
(facebook link)

毛孟靜范國威埋班
搞捍衛本土二人組

【明報專訊】公民黨毛孟靜同新民主同盟范國威選舉期間已力打「港人優先」、「反對大陸化」等議題,時常「認字特警」上身,一旦發現有商戶以簡體字代替繁體字就去抗議。佢二人近期愈走愈埋,以個人身分成立兩人組織「香港本土」,話要力保香港本土文化咁話。

Miss Mo話,家水貨客問題已令香港人忍無可忍,佢話即使政府考慮收緊法例,規限奶粉出口,都難以根本解決問題,因為「今日奶粉、聽日益力多、後日金莎」,水貨客走私種類多到數唔晒,建議政府直接喝停一簽多行仲好。

向來關注語言使用Miss Mo又話,接受唔到香港人口語慢慢「大陸化」,好似「質素」變「素質」等,噚日范國威話「『讓』香港人」時都畀佢糾正做「『等』香港人」,睇佢對用字都真係好認真。

難頂口語「大陸化」

范國威就話,梁振英成日講到自己係「自由行之父」,但就根本睇唔到自由行對香港社會負面影響,佢話自由行對於梁振英,就好比八萬五對於董建華咁,足以影響香港人對二人歷史評價。

Monday, January 28, 2013

新書《劏房圍城》


新書《劏房圍城》
陳和順著

學者批塌樓善後三大荒謬
馬頭圍慘劇3周年 刑審料月內裁決

2013年1月27日

【明報專訊】後日(周二)便是馬頭圍道「45J」唐樓塌樓三周年,塌樓現場由3年前的頹垣敗瓦,變到今天只有一片荒涼,再看不到意外「疤痕」,多座「45號」舊樓亦重建在即,然而一眾死傷者家屬至今仍未得知意外責任誰屬。屋宇署消息透露,塌樓的刑事審訊剛在月中完結,預料一個月內會有裁決。有學者把住戶3年來的心情與變遷撰寫成書,同時揭發政府處理事件上三大官僚荒謬,盼港人了解這些居民是怎樣活過來。

2010年1月29日下午1時半,住滿南亞裔、鳳姐、長者及新移民等基層「劏房戶」的馬頭圍道45J舊樓,突然全座倒塌,釀成4死2傷,是半個世紀以來首宗塌樓意外,除了成為國際新聞,政府亦聲稱啟動「特事特辦」機制安置一眾受害劏房戶。

然而3年轉眼過去,理大專上學院高級講師陳和順訪問10多個受災家庭後,把他們的經歷撰寫成書,他表示政府處理塌樓事件不當,有三大官僚荒謬﹕包括安置制度不近人情、對居民災後心理援助不足、劏房問題拖延3年仍解決無期。

塌樓失證書 離婚上樓靠自己

當日塌樓時一度被困於樓梯間的湯婆婆,便是因安置問題而受盡折騰的例子。陳和順指出,塌樓發生後,房屋署原「很快」便安排了湯婆婆入住大窩口邨,後來質疑婆婆在長青邨有居住戶口。湯婆婆當時已解釋,與丈夫已分居多年,只是沒有離婚,但房署堅持婆婆既然在長青邨有單位,按法例新單位只能算是「暫借」,遂催迫她盡快辦妥離婚。

湯婆婆根本沒有辦理離婚手續的律師費,唯有申請法律援助,但申請前又要先證明自己的婚姻狀况及收入水平,但婆婆在塌樓後早已遺失了婚姻證書等文件。結果,60多歲老人家靠義工幫忙,東奔西跑走遍港九新界,才終於補領了結婚證書、宣誓證明入息,再申請法援及辦理離婚手續,經歷數個月才正式獲確認為租客,整個過程都需要自費。陳和順指出,漫長而昂貴過程令人費解﹕「既然前特首曾蔭權承諾盡力協助災民,為什麼政府部門不能協調,為災民提供一站式服務?單就這一點就已暴露官僚文化的荒謬」。

災後對受害人的心理及實際援助不足是另一問題。在意外中不幸喪子的童媽媽,過去3年以淚洗臉,至今仍未走出陰霾,但體弱的她仍要等了逾一年半,女兒才獲批出單程證來港;另有不少受害家庭雖欲討回公道,但事隔3年,屋宇署向裝修公司東主提出刑事檢控至今仍未有裁決,有居民申請法援作民事索償亦遲遲未獲批准。

議員:劏房數目租金反升

最後的荒謬,是劏房問題不減反加。3年前塌樓後全城震驚,時任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在立法會上曾情緒激動地說,「失修最嚴重的舊樓中,住了香港最弱勢的社群,最需要政府關懷」。不過,一直協助災民的民協區議員任國棟批評﹕「3年過去後,劏房數字不見回落,租金更不斷上升,基層市民上樓更是無期。」

馬頭圍道45J附近合共17幢唐樓住戶,將在今年4月全部遷出,以便市建局拆卸重建,即使在市建局4月收回業權重建前夕,仍有劏房戶遷入。陳和順希望市民不要善忘,否則「劏房悲歌」只會不斷重演。

明報記者 鄭穎瑩

「光復行動」

網民堵奶粉水客 誤怪港人
「光復行動」衝出旺角

【明報專訊】一直抗議水貨客的網民組織,昨日首次衝出新界,將抵抗水客的「光復行動」移師旺角東站,重點打擊買奶粉的水貨客,每遇到攜大型行李的可疑水貨客即上前堵截,但多次「殺錯良民」,誤把港人當水客,行動成員表示,未來光復行動會擴展至東鐵沿線。有港媽索性為兒子轉用其他較小「競爭」的奶粉。

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昨出席公開活動後表示,奶粉商已保證有整體充足供應,當局在必要時不排除會採取更嚴厲措施。

港媽棄熱門品牌免撲貨

居於觀塘區的林太表示,1歲半的幼子本來飲用較受港人及內地客歡迎的美素佳兒奶粉,曾拜託親戚遍尋觀塘、深水及旺角區的藥房買奶粉,又因擔心下次存貨不足,一次入貨3至4罐,抱怨撲奶粉極為辛苦,故上月起已轉用競爭較小的惠氏奶粉,價錢亦比美素佳兒同款奶粉便宜30元,心情隨即輕鬆。美素佳兒發言人表示,該品牌並無缺貨,呼籲家長經媽媽會訂購,不希望顧客轉用其他品牌。

要求度尺寸 需警方調停

近20名「香港自治運動」成員及網民昨日響應網上號召,在旺角東站高舉龍獅旗示威,抗議內地水貨客來港搶購奶粉,以及收集市民簽名,要求政府正視問題,限制非港人買奶粉。

示威者每逢見到攜帶大型貨物的「可疑」人物,均上前堵截,並出言直斥他們為「走私賊」、「水貨賊」等,但多次誤將「港人當賊辦」。其間,港人吳先生與從內地來港的弟弟帶大型密封行李(內為燈具)出閘,示威者即圍堵二人及出言斥罵,並取出軟尺要求量度尺寸,雙方一度擾攘逾15分鐘,最後警方到場調停,確認其身分及貨物方離開。另有持大型紅白藍袋的老婦,一度被追出至巴士站,最後證實其港人身分,示威者才離開。不過其間亦曾見有運載8罐奶粉的水貨客出入閘口,遭示威者阻截。

示威者其後改往附近一間受內地客歡迎的價真棧分店,出言斥喝購買大量貨品的遊客,令行人路及馬路一度擁擠,當時門外約有10多名市民正在排隊。

行動發言人劉先生強調,行動目的並非針對個別內地人或港人,而是水貨走私的問題,他稱,把港人誤認作水貨客是因為初時「民怨憤怒」,但其後已有改善,認為行動獲眾多市民支持。

港媽自救 組團代購奶粉
【明報專訊】奶粉難尋,有港媽為自救,在網上組織「買奶粉聯盟」,務求各區「自己人」義助買奶粉。

昨日有網民在媽媽網民眾多的網上討論區「Baby Kingdom」(親子王國)表示,希望各區媽媽合作提供情報,為買不到奶粉的家庭代購,短短一日已獲逾百帖和應,並已集合港九新界逾15地區街坊協助。但眾媽媽戒備心重,為防有水貨客混入,互相研究交收地點、黑名單等規則,以求行動真正為港人服務。

街坊不滿光復行動阻購物

昨日旺角東站的「光復行動」,獲不少市民和母親簽名支持,但示威者「轉戰」「價真棧」分店後,即令不少排隊購物的街坊怨聲載道,有男街坊表示前來只為辦年貨,對示威者阻塞道路感到不滿,直言不認同他們的做法;有女街坊無奈稱﹕「我係香港人,(示威者)都罵我。」

愛港之聲

愛港之聲:敵我矛盾無錯
【明報專訊】挺梁組織「愛港之聲」昨於全港6處地方發動收集心意卡行動,支持政府施政。曾為「梁粉」的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指特首梁振英交代僭建失實,愛港之聲召集人高達斌與劉夢熊劃清界線,質疑劉「索官不遂」才爆料。對於梁振英被指曾稱與泛民關係是「敵我矛盾」,高達斌直言「如果有講都係……社會一早分化,點解唔認」。

蒐4200張心意卡撐政府

「愛港之聲」昨於港九新界6處發動收集心意卡行動,收集市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其中旺角行人專用區的簽名站,間中有途經的香港市民簽名及寫心意卡,如「支持CY」,當中亦有內地及澳門市民簽署。團體暫收到4200張心意卡,將於明日行政會議召開時遞交予政府。

高達斌認為施政報告務實可行,認為政府要處理房屋、經濟等議題,盡快讓基層上樓。他又希望市民要包容體諒政府,「不能心急」,因政府提出的政策並非可以立即處理,「鬧佢都無用,唔係掣就得」。至於施政報告被質疑未有兌現競選承諾,他則相信「梁振英上台前,估計唔到反對力量阻力咁大」。

對於劉夢熊近日對梁振英有關僭建事件的指控,高達斌表示,時任梁振英競選辦主席張震遠已解釋,他質疑劉「點解一早唔講,一係可能無證據,一係有證據,因為勒索官職不遂爆料」,高更稱此舉證明梁振英不會向曾幫助他的人買帳,亦不會用人唯親。高達斌又說:「如果有講(與泛民關係是『敵我矛盾』)都係,你要趕我(指梁振英)落台,點解唔係敵我?」相反建制派內部有分歧,但還是理念一致。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

新App助認識本港雀鳥
東方日報 2013年01月28日

【本報訊】環保團體「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昨推出全港首個「香港鳥類」手機應用程式,供用家免費下載,以助市民認識香港重要的鳥類生態。應用程式暫時記載曾在港出現的近二百種雀鳥,約涵蓋一半,亦只提供Android及中文版本,預計農曆新年後推出iPhone版及提供中英兼備解說版本。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稱,經常聽到不少行山人士反映,無法辨認途中看到的雀鳥,因而設計此手機應用程式,以鳥科及地區分類,提供二百多種雀鳥的照片及資料,方便市民查找辨認。他補充,部分鮮有在港出現的雀鳥都包括於程式內;市民如發現特別品種,亦可透過應用程式傳送照片「報料」。目前最大考驗是受容量所限,未能一次過上載所有雀鳥。

LEED綠色建築標準

DFS畢馬威獲認證 助省電四成
希慎綠色租客添兩員

【明報專訊】銅鑼灣最大商業項目希慎廣場去年獲頒美國綠色建築協會LEED最高級白金認證後,再有該大廈的「重量級」租戶達到LEED的綠色建築標準,包括DFS免稅店及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希慎廣場業主希慎興業表示,樓宇採用多種節能設施,包括自行研發的自然通風系統,大幅減少使用空調,另外照明系統廣泛採用發光二極管(LED),令整幢大廈每年可慳電41%。

DFS於全球逾10個國家或地區擁有分店,員工逾8000人,目前只有希慎廣場的分店獲頒LEED的金級認證。畢馬威則正申請LEED白金認證,料下月獲通過。

燈箱邊緣發光 慳電40%

兩間公司租用單位的照明系統,大部分均採用耗電量較慳電膽更低的LED,DFS環球店務發展副總裁全百愷表示,希慎廣場的分店內有30個品牌,產品需要亮度較高的燈光照射,但行人通道可安裝較少燈具,達節能效果。該店的宣傳燈箱亦改用LED,並於邊緣發光,達到整幅海報照明效果,較傳統燈箱「填滿」光管慳電40%。

畢馬威租用了希慎廣場5層全層寫字樓,除了廣泛採用LED及自動感應開關系統,亦受惠於希慎自行研發的通風系統,只要按掣,便可打開外牆風閘,讓室外鮮風進入,同時亦會關掉中央冷氣,避免浪費能源。除了冬天會使用該設施,對於每日加班的員工,在沒有中央冷氣的情下亦可呼吸新鮮空氣。

廣場風閘吸室外鮮風

希慎興業建築設計及項目總監陳麗喬未有透露希慎廣場的建築成本,較規模相若的建築物高出多少,強調希慎廣場加入環保元素,回本期並非主要考慮,她舉例說,部分節約用水設施如雨水循環再用系統,屬長遠投資。她又說,希慎廣場在設計階段,已因應各種問題度身訂做解決方案,例如樓宇佈局「開很多窿」是有助通風,大廈只有西面的玻璃幕牆才安裝「遮光板」,不會盲目加入環保元素。

智庫研究報告

智庫指預算案派糖 抗爭反多
【明報專訊】財政預算案將於下月底發表,有智庫發表研究報告,直指政府6年來「燒煙花」派糖1800億元,但無助解決長遠問題,社會抗爭次數更轉趨上升,前年派6000元,遊行抗爭反而高達80次,建議政府成立財政穩定基金,以增加經常開支,解決社會問題。

推算今年度財政盈餘757億

新力量網絡昨發表報告,評估香港公共財政。理事何偉立估算,政府地價、利得稅及印花稅收入,較預算案預測高103億至287億元不等,合共多收644億,加上預測開支較預期少147億,因此推算今年度財政盈餘為757億。

何偉立解釋,政府近年轉趨依靠地價收入、印花稅及投資收入,但3項收入均與金融地產市場有關,而因地產投資市場大起大落,亦令政府不敢大幅度增加經常開支。雖然近5年來政府總收入及總開支均上升五成多,但經常開支升幅不足三成,未能處理長遠訴求,反而非經常開支升幅近5倍。

副主席方志恒坦言,派糖措施是「燒煙花」浪費資源,不能解決社會長遠問題,並舉例最近6年派糖1800億元,「可以起10萬間公屋、19.3萬個大學資助學位、派發29年長者生活津貼」。他稱,若派糖派得不符期望,更演變成管治危機,與預算案有關的遊行示威,亦由2007年的25宗,升至2011年「派6000元」的78宗新高。

倡財政穩定基金

何偉立又指出,財政司長曾俊華2007年上任至今,只稱財政儲備「愈多愈好」,卻未曾公開儲備多少的準則。去年度6691億元儲備相等於22個月政府開支,佔35%GDP,接近歷史高位,引來不少輿論批評「官富民窮」。新力量建議成立財政穩定基金,每年可額外提供300億至500億經常開支額,並建議政府就財政儲備水平諮詢公眾。

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

環團促支援本地農業
蘋果日報 2013年1月28日

【本報訊】有環保團體發現,過去20年內地菜的批發價,平均比本地菜高出三成,天氣惡劣時更會扯高蔬菜價格,菜心批發價相差八倍,惟本地蔬菜供應已萎縮至只佔全港2.3%,如內地天氣反覆,市民就要捱貴菜,促請政府推出措施鼓勵本地農業發展,提高本地菜比例,舒緩菜價波動情況。

菜心批發價相差八倍

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菜聯社)綜合蔬菜統營處數據,發現1990至2000年,內地菜批發價比本地菜貴41.2%,2000至2010年就貴20.2%,打破多年來「內地菜平過本地菜」的想法;如果內地天氣惡劣、影響輸港菜量,本港菜價即時暴升,如去年3月,蔬菜統營處的菜心批發價最高達每斤20.9元,4月已回落至2.3元,價錢相差八倍。菜聯社行政經理喬建欣解釋,內地菜場規模比香港小農大得多,有充足設施、人手為蔬菜預冷保鮮,按大小規格分裝,令賣相合乎市場預期,故可賣更高價錢。

據漁農自然護理署資料,本港有5,900公頃用地可用作耕種,惟當中半數已經棄耕。喬建欣估計,如棄耕土地恢復耕作,本地菜市場佔有率可回升至超過一成,希望政府參考其他地區,推出豁免稅項、修橋築路等優惠政策和措施,支援本地農業發展。

Sunday, January 27, 2013

新書《僭建都市》


究竟,我們活在一個怎樣分配住屋以至土地的城市?政府擔當了怎樣的角色?

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總監黃英琦在印象文字的新書《僭建都市》有這樣的一段推薦文︰「如果我們拉闊想像的話,香港的發展一向以『僭建』思維主導,填海政策僭建了維港,規劃制度的胡亂變更僭建了城市的空間,視土地為商品僭建了香港最寶貴的資源……」我們活在怎樣的城市?

《僭建都市》為當下的時局提供了適切土地規劃與理論的導讀,現在閱讀更為適時,是都市土地政策困局中的探索路徑。

現於基道書樓、公平點及各大書店有售。

http://www.logos.com.hk/acms/content.asp?site=logos&op=search&type=product&match=exact&field=code&text=IB903


重建公務員合作社住宅

退休公僕倡重建合作社
【明報專訊】200多名退休公務員昨日於長沙灣舉行申訴大會,要求政府批准他們免補地價,把合作社住宅重建,在改善他們環境的同時,亦可額外為市場提供1.5萬個小型單位。大會上不少行動不便的退休公務員長者訴苦,指已被迫困在沒有升降機甚至日久失修的合作社住宅中多年,極為不便,望政府施援。發展局長陳茂波對有關建議持開放態度。

可增1.5萬單位 陳茂波持開放態度

陳茂波昨於電台節目中表示,政府對於重建「公務員建屋合作社」的住宅持開放態度,但指全港有200多個相關合作社,不能一概而論。他續指其政治助理會先了解情,再考慮政策(有沒有)空間。發展局及公務員事務局昨日都有派代表,在多名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陪同下參觀相關合作社住宅,並出席申訴大會。

88歲陳伯現居於長沙灣保安道一幢合作社住宅的3樓,該大廈無升降機,陳伯礙於心臟病及膝蓋痛症,現時無力單獨離家。他指出,過去4年除在工人陪同下每年離家4次覆診,其餘時間都困在家中。即使有工人陪同走樓梯,他每次亦要花25分鐘方可回到3樓的家,回家後亦隨即體力透支。

申訴大會召集人黃伯仁指出,絕大部分公務員合作社房屋於50至60年代建成,故即使4至5層高亦無升降機,對大部分長者住戶而言非常不便。但他指出,當年解散合作社分契時,與政府簽訂新樓契,限制出售合作社房屋前要補地價(50%),令發展商無意收購重建。以一個在大坑道的1200呎單位為例,如業主想出售單位,補地價金額達1300萬元。

社聯研究: 窮長者破30萬

窮長者破30萬 10年最多
四成貧戶在職貧窮

【明報專訊】本港的貧窮問題惹人關注,社聯研究發現去年首半年有約119萬貧窮人口,貧窮率達17.6%,較前年輕微增加,尤其是長者貧窮人口10年來首破30萬,每3名長者有1人貧窮;另有20萬戶基層家庭屬在職貧窮,佔整體逾四成。社聯估計,長者貧窮勢趨嚴重,建議盡快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增加低收入家庭補貼,收窄貧富懸殊差距。

扶貧委員會明日會開首次會議,據悉將集中討論貧窮線制訂方法,包括是否參考社聯沿用的入息中位數一半水平(見另稿)。

社聯促推全民退保

社聯昨日公布研究,以全港住戶月入中位數一半作貧窮線,去年上半年1至4人或以上家庭,收入少於3600元至14,525元即屬貧窮戶,水平較2011年調高約3%至10%。分析發現,去年上半年貧窮人口達118.7萬,較2011年全年115.1萬增3.6萬人,貧窮率達17.6%。

在貧窮人口當中,33.4%屬於65歲或以上長者,平均每3人有1人貧窮,較2011年全年32.7%增加0.7個百分點,人口達到30.5萬人,突破過去10年的長者貧窮人口數字。其次,中年貧窮人口增1.7萬人,貧窮率增0.6百分點;而女性貧窮率較男性高1.1百分點,相信與女性較長壽有關。

另外,本港有20萬在職貧窮住戶,佔整體貧窮戶逾四成,也較2011年多1.5萬戶。而低收入住戶入息中位數為10,350元,與高收入住戶的37,500元相差達3.6倍;相對2011年,低收入住戶入息增長3.5%,高收入者卻有7%,可見貧富懸殊更嚴重。

低收入入息增長放緩 拉闊貧富差距

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稱,本港人口趨向高齡化,不少中高年人口將跌入貧窮長者之列,故有必要盡快推行全民退保及落實「養老基金」。業務總監蔡海偉則認為,最低工資早在2011年實施,卻未能追上通脹調整,令低收入人士工資增長放緩,貧富懸殊差距亦愈見明顯。兩人建議,最低工資水平應一年一檢,財政預算案中亦需提高低收入家庭補貼,包括將關愛基金的學童午膳津貼、私樓租金津貼等恒常化,助學童向上流動以脫貧。

Thursday, January 17, 2013

香港沃土發展社

香港沃土發展社

我們的信念

我們致力改善中國內地及世界落後農村的人民,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空間和能力。 我們同時致力向所有人推廣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觀念。
我們的發展工作,建基於對人的價值和潛能的信任。我們深信發展支援的工作,並不是施予和贈送, 而是傳遞一份更重要的信息 — 尊重與關懷。我們相信通過參與我們的工作, 可以更體會到美好的理想和善良的願望是不受客觀環境所限制,是人與生俱來的價值, 令我們自己也深受鼓舞和激勵。
我們深信免於貧困、接受教育、享用醫療衛生服務、發展自我與土地的能力,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 只有相互肯定和支持所有人的這些權利,人類才能夠共同締造一個持續發展的更美好的世界。
我們的信念包括
  • 助人的同時,我們也在肯定和鼓勵自己美好理想和善良的願望。這是世界每一處都最需要的進步。
  • 每一個人的潛能和價值都應該得到重視和尊重。
  • 助人發揮潛能和價值,是對他們最大的重視和尊重。
  • 互助互愛的力量才能補充和制約私利的不足。
  • 我們相信、倡導,並致力使自己和他人有一個可信任和有效率的平台,去實踐這些信念。

香港政治經濟文化學會

香港政治經濟文化學會


簡介

香港政治經濟文化學會於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正式宣佈成立。本會既是由志同道合的愛國愛港知識份子自願組成的民間論政社團,又是具有學術研究性質及文藝創作活力的非牟利文化團體。

十多年來,學會致力於研究在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落實<<基本法>>的社會實踐中香港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諸多範疇上的問題。包括海峽兩岸關係、祖國和平統一、內地改革開放與經濟建設,以及爭取良好的和平建設國際環境的諸項現實課題。本會的學者及評論員每年發表逾千篇政經評論文章,其中不乏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論文,為香港回歸實現平穩過渡以及回歸後推動特區依法治港作出了貢獻。學會的作家會員則積極參加港內外文學藝術創作活動,並在香港、內地及其他國家獲得多項文學藝術獎項。

香港政治經濟文化學會本着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香港的承擔,多年來默默耕耘,開拓進取,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會從二00二年至二00九年,編纂出版了四百多萬字共八卷學會文選:《五載風雨紫荊艷》(三卷本) 、《安得猛士守四方》(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面面觀) 、《中國统一的道路》(中聯辦主任高祀仁題寫書名、中聯辦副主任鄒哲開作序) 、《海峽情》、《龍騰頌》(會員訪問祖國內地旅遊文學作品選) 、《網上論壇(集) 》,一步一個脚印地寫下了十五年的奮鬥歴程,成為本會十五年不同階段成長與發展的實錄和寫照。

二00九年,迎來了共和國的六十華誕,也迎來了香港政治經濟文化學會十五周年會慶。無論是二00四年成立十周年誌慶,還是二00九年成立十五周年誌慶,本會都非常榮幸地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首長、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領導和香港社會賢達惠賜賀辭,深受鼓舞。
香港政治經濟文化學會於二00九年十二月十二日正式成立了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青年組織《星火網絡協進會》,在加強自身建設和推進隊伍年輕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正在為實現未來發展目標,不斷開拓新視野,迎接新挑戰。

香港星火網絡協進會

香港星火網絡協進會 

簡介

「香港星火網絡協進會」(Hong Kong Starfire Network Association)
簡稱「星火網絡」,成立於2009年12月12日,是本港註冊的非牟利青年社團組織,
網站www.starfireweb.org
「星」 ,代表青年是本會今日之「星」,更是香港和國家的明日之「星」; 
「火」 ,寓意青年熱情、激情、創新、向上的旺盛生命力; 
「星火」,喻意本會作為青年社團,其發展有「星火燎原」之勢,諧音「薪火」相傳; 
「網絡」,顯示本會會務發展的主要特點; 
「協進」,要求本會成員齊心協力、共同進步。
宗旨:
1. 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方針,維護香港繁榮穩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2.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對香港青年的國家和民族觀念的培養與教育;
3. 通過舉辦豐富多彩和生動活潑的活動,增進青年大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4. 促進本地愛國愛港青年有更多機會去親身體驗和認識國家的經濟、民生、政治和文化等發展,促進與內地青年的交流;
5. 引導青年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強大作用,更好地借助網絡平台開展各項有益的活動;
6. 推動和鼓勵青年大學生熱心參與社會事務,並通過活動的籌備和參與去鍛煉青年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和執行能力,培養出青年人才和精幹的青年人隊伍,為自身、為本會、為香港以至為祖國的未來發展作出貢獻。

Tuesday, January 15, 2013

微碳行動

微碳行動
http://www.microcarbon.org.hk/index.html?page=main&lang=cn

微碳行動為期一年,旨在透過不同類型的互動項目,於香港推廣及開展微碳社區,凝聚大眾力量以對抗全球氣候變化。是次活動計劃由氣候組織舉辦、香港國際機場環保基金贊助,目的是為香港建立微碳生活文化,鼓勵大眾持久地投入微碳生活。

「微碳行動」啟動禮及「活出微碳工作坊1」
參加由氣候組織舉辦的「微碳行動」啟動禮及「活出微碳工作坊1」,啟動禮將公佈一系列好玩創新微碳行動詳情及個人參與的方法。在緊接的「活出微碳工作坊1」上,殿堂級簡樸生活者區紀復先生、素食星期一創辦人魏華星先生、綠色媽媽林麗珊、大澳時裝設計師袁俊偉先生這一眾來各不同背景的微碳達人將從「衣、食、住、行」各方面啟發大家的微碳思維。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立即登記!

日期:2013年1月20日
時間:下午 2:00 - 3:30 (會後可以免費由專人帶領參觀零碳天地)
地點:九龍灣零碳天地 (MegaBox 對面)

網上登記:
http://www.microcarbon.org.hk/opening_registration/

Sunday, January 13, 2013

彭礪青:社區經濟的機遇和困境

社區經濟的 機遇和困境 [明報]
2013-01-13 P07 讀書 彭礪青

在大集團壟斷市場、取代社區經濟的年代,向一個人問「如何可以自主?」似乎是很愚蠢的問題,因為壟斷型經濟已是日常生活的邏輯,為了生活,就不容任何質詢,甚至思考。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已有了固定的方法,比如怎樣將一粒咖啡豆變成一杯咖啡,其實大財團早已用快捷而剝削性的方法為一般人安排好。香港普羅百姓也接受了必須透過招聘廣告尋找工作,必須向業主(或商場)租用舖位開門做生意。如果有其他的方法,那不過是異想天開。

不倚賴大集團,其實不一定沒路走,只是那可能是一道曲高和寡的「窄門」,然而卻是社區的救贖之路。在全球化已經把社區經濟連同社區意識一同扼殺的年代,社區的在地特色不復出現,琳琅滿目的只是千篇一律的商場化空間,領匯只是眾多例子之一。對於各種指摘,商場方面的理由是將自由競爭引入每個社區。正如2004 年領匯上市時盧婆婆的訴訟案中,房委會提出讓領匯上市的理由一樣。然而,這種資本化空間衍生出新的市場,它會漸漸淘汰以其他形式存在的社區市場。正因為這種壟斷形式的禍害,人類學家波蘭尼(Karl Polanyi) 在《大轉變》中, 提出了互惠(reciprocity)、再分配(redistribution)及交換(exchange)三種概念,指出市場在交換以外的可能性。

平民與富商對比

在市場及其意識形態以外尋求其他可能性,正是本書的要旨,不管是尋求薪資制度以外的工作性質,還是探索社區合作經濟的潛力。正如本書名中的「墟」字,本來就不是現代資本主義的市場,而是中國古代的墟市,是鄉親父老交換作物、聯絡感情的公共空間,他們交易時不一定根據經濟理性考量,更多時候是基於互惠的需要,甚至也與宗教活動緊密結合。至於「冚」字, 本書則指出是「富貴的醜態」。我們習慣以廣州話中的「墟冚」指稱人山人海的街巷,這當然源自集市的熱鬧情景,但如果我們將「墟」和「冚」視作一種平民(市集)和富商(商場)的對比,那麼就比較容易明白編者們的用意。雖然本書所探討的未必是香港從現代經濟回歸傳統社區的可能,《墟.冚城市》卻提出許多從傳統社區合作借鑑的例子, 足以顯示人們怎樣透過社區經濟形式減緩資本主義市場對社區及個人的戕害。

本書討論公平貿易、良心消費、社區經濟、綠色消費、社企、公共空間、小店、合作互助、活化等論題,看來包羅萬有,令讀者不懂如何梳理箇中理路,那麼便應該讀由編者們執筆的導論。其中鄒崇銘寫的序〈用消費改變世界——問題是,如何啟動改變?〉重新思考了「佔領運動」的反市場邏輯,鄒崇銘質疑「佔領運動」這種「反市場」態度背後是否「自我感覺良好」,繼而指出書中倡導的「自主經濟」是希望找出一種替代現今資本主義市場,又能持續運作的模式。

替代資本主義

阮耀啟則認為這種社區經濟不單可以替代香港現存的「剝奪式資本累積」(accumulation by dispossession),實現馬克思主義地理學家哈維(David Harvey)的「空間公義」,更可建立哈維的「城市烏托邦」。所謂「城市烏托邦」,即哈維承襲自法國哲學家勒斐伏爾而創立的概念,哈維認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城市世界是「經驗空間」(experienced space),但其實還有「構想空間」(conceived space)和「實踐空間」(lived space)。阮耀啟指出「佔領運動」只提供了一種「構想空間」,但社區經濟卻將「實踐空間」變成可能。

雖然社區(或地區)經濟以一種「空間實踐」而非單純以「想像」對抗「主流市場」,可是這種自主經濟僅能分散於各自不連貫的社區之中,而且處於主流市場經濟及行政管理的控制下,正如香港諸多社企及合作社的營運僅能維持在生存線上,且仰賴政府資助的鼻息,而地產壟斷經濟甚至令大部分小商戶經營雪上加霜,要堅持「永續」的「實踐」又談何容易?

社企支援有限

以私人社企為例,根據王曉瀅的〈私人社企:資助以外的支持〉,香港社企失敗率逾五成,而政府對這些社企的支持僅限於資助,社企亦需像其他私人公司般作商業登記,政府對這些社企的規管仍聊勝於無,以致出現帳目混亂、低效率等問題。作者認為商界應與社企合作,政府與商界亦應介入更多;不過,社企理念與官商意識形態之間亦隱然存在一道鴻溝,如果政府與商界介入的話,社企「私營化」或「領匯化」可能是另一個令人憂慮的結果。而鄒崇銘的〈社會企業:經營與倡導〉就借用經濟學家熊彼德的觀點,將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視為社企成長的重要因素,但亦藉熊氏的理論指出社會變化與個人創業才能兩者皆不可偏廢其一。

令人驚訝的是,像香港這樣的資本主義城市,出於冷戰時代的戰略需要,竟曾經出現了各樣的合作社,它們大部分存在至今。雖然在市場化的今日,它們的角色沒有消失,但卻漸漸淡化,其中最顯著的莫過於儲蓄合作社,尤其警察儲社資金最龐大。我們從各種各樣的合作社例子中,亦可察覺出類似的困難,這些困難背後都可歸結於書中沒提及的問題:畢竟香港是一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的城市,它依賴大商團主導的經濟形態必須徹底向國際開放,如此一來,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社區經濟和無法適應的個人。雖然如此,本書卻提出保護社區經濟作市場的另一種可能,因而對短視的香港來說,像支持地區經濟及小店經營這種溫和的建議亦充滿對現存制度的挑戰。

《墟.冚城市——本土自主經濟與良心消費》鄒崇銘、王慧麟、周嘉慧主編(在地生活、印象文字等:2012 年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