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4, 2012

富德樓包租婆

爽人物:一樓一藝包租婆 
革命基地靠佢摸


這陣子,位於軒尼詩道的富德樓好紅;七一遊行,標語掛滿大樓外牆(小圖),成為另類景點;上周獨立媒體被惡漢搗亂,其辦公室正設於此。這幢60年代落成、外形平平無奇的舊商廈,原來大有來頭,BBC追訪、成為港府改建工廈為藝術村的計劃藍本。60歲的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副校監馮美華,是富德樓包租婆,對於隱世藝術村成為「革命基地」,她有話要說。
記者:呂麗嬋

10年前,喺藝術中心有個論壇,講藝術空間,富德樓大業主係低調文化人,聽完論壇主動聯絡我,話喺富德樓有14個單位,以前做板間房乜嘢都有,𠵱家丟空,問我:『可以點幫啲藝術家?』我有籌辦牛棚藝術村嘅經驗,同佢講,大部份藝術家好窮。平租、適當空間,無為而治就好。

來自民間嘅富德樓藝術村,於是成形。以低價出租單位畀藝術家,500平方呎嘅單位,月租2,000,只及同區市價嘅五分一。入住嘅藝術家,要符合資格,除咗夠窮,仲要有創作計劃。一開始我哋扶佢一把,一旦能夠喺商業社會立足,就終止租約。好好彩,咁多年嚟,冇遇過租霸!

崇尚無為而治

我一直深信,入得嚟嘅創作人,都有團火。就係呢種信任同自由創作嘅氣氛,令富德樓成為示範藝術村。港府之前話改建工廈,都有派人過嚟取經。有人話富德樓嘅創作人,越來越社會性。大廈位處遊行必經之路,七一遊行,不同樓層嘅工作室,喺外牆掛滿標語,成為另類遊行景點。

藝術家關心社會,其實好正常。兩、三年前,一樓嘅指壓中心結業,業主收回。當時,剛好遇上老牌書店曙光大批英文書冇人接管,我建議轉型成為文化書店,又附設茶座。漸漸,成為文化人聚腳嘅空間,加上如獨立媒體一類機構進駐,討論社會議題嘅氣氛,越來越熾熱。

未全職做藝術行政工作前,做咗近廿年公務員,喺培訓處負責培訓中層公務員,體驗到管得太多嘅壞處;簡單如寫一封信,喺政府,都有固定模式,指引多到你唔信。離開公務員體制,協助籌建創意書院,我嘅行政經驗,仍大派用場,牛棚藝術村、富德樓,無為而治,可激發更多火花,信不信由你。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