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4, 2011

港露宿者政策僵化

學者﹕港露宿者政策遜日韓台
指制度僵化 倚賴社福機構

【明報專訊】1997年金融風暴後全球經濟低迷,令部分失業人士成為露宿者。有多年研究亞洲露宿者問題經驗的學者點出,日本早於2002年推出針對露宿者問題的工作框架,反觀香港一直將露宿者問題視為邊緣議題,依據的數字更是脫離現實。而香港露宿者綜援金額遠較其他地區低,綜援人士房租支出的比例卻最高,亦令他們更難走出露宿者困局。

來自比利時的學者Geerhardt Kornatowski(Jay)多年來研究亞洲露宿者問題,他指出,日本於2002年推出協助露宿者自助的法例,詳列政府應採取措施、地方政府角色,以至地方政府可取得的經費等,法例下年將進行10年檢討。另外,日本亦有法例保障不會強行驅逐露宿者。Jay表示,韓國於1個多月前開始制訂相類似框架,台北亦有規劃如何透過勞工網絡和社會網絡協助露宿者,唯獨香港至今仍只倚賴社福機構提供服務。

港綜援房租支出佔四成 日25%

Jay認為,住屋昂貴和社會保障制度僵化對露宿者的影響,在香港尤其嚴重。以去年9月數據為例,香港露宿者可獲3095元綜援及租金津貼、日本露宿者可獲14.05萬日元(約1萬港元),為香港3倍。

若以香港人領取綜援金額,相對人均生產總值,香港綜援人士所得金額比例,相對東京、大阪、首爾、台北仍然最低。Jay同時發現,日本綜援人士花約25%於住屋,餘下75%可花於生活費,但在香港單是用於房租已逾四成。Jay批評,現時香港輪候公屋時間漫長、欠缺廉價單宿,且露宿者須先墊付房租再向社署申請津貼,制度僵化令不少露宿者難以脫離露宿行列。

須先墊房租後申津貼

現時社署只計算願登記的街頭露宿者,官方數字只有414名露宿者登記,但社協及聖雅各福群會去年研究推算出港露宿人數逾千。

Jay指出,在其工作的大阪,學術界常進行露宿者相關研究,不時向政府提建議,「在香港,我從沒見過學術機構得到政府回應。」他認為政府釐訂政策時不能脫離民情,應多向社福機構了解。

全球經濟過去10年有所改善,但低學歷、低工資一群並未受惠,Jay預料宿者只會愈來愈多。而過去10年間,露宿者平均年齡由50歲降至45歲,亦出現了一批20至30歲,低工資、低學歷、出現家庭問題的新興露宿者,Jay認為各地政府必須重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