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7, 2010

灣仔區經濟互助公所

藍屋租客首選有手藝懂管理
引計分制 對象專業人士藝術文化人
【明報專訊】三幢歷史建築物的活化計劃日前獲發展局「開綠燈」,讓它們再次發揮功用。灣仔藍屋首次採用「留屋留人」方式,其中11個公開招租的單位,以計分制引入新住戶,其參與管理程度、可貢獻才能或手藝都可計分,對象包括工藝匠、藝術及文化工作者,以及專業人士如律師、會計師等。

設經濟互助公所 二手貨交易平台

聖雅各福群會社工周希旋表示,「We嘩藍屋」計劃除設有故事館、工作坊、甜品店及素食店,讓公眾可參與外,也會成立灣仔區經濟互助公所,作為居民交易二手物品的平台,甜品店將提供傳統糖水,素食店則會採用有機食品。她稱引入新租客可提供穩定的租金收入,又會設計分制度挑選新租客,考慮因素包括租客能否參與藍屋的管理、有沒有才能或手藝可貢獻、其住屋需求等,首年將為試租,租金按市值而定。

地舖醫館乃林世榮侄開辦

藍屋建築群臥虎藏龍,地舖「林鎮顯醫館」的前身是華陀醫院及華陀廟,1950年代由黃飛鴻徒弟、外號「豬肉榮」的林世榮的侄兒林祖開辦武館至今。現時打理跌打館的是林祖的媳婦林太。林太已60多歲,中學畢業後跟隨林祖學藝,其後更嫁入林家,因為跌打館是「老爺留低」,故會留在原址不遷走。

小時候居於藍屋旁邊大廈的秀屏,見到「日日打開門教人功夫」的武打館。由於林祖師父是天主教徒,她笑說「60年代在武館開聖誕派對」是當年少見的事。

原居民:鄰里關係「過癮」

自婚後搬進藍屋的華姐,昨帶記者到家中參觀,她的住所面積約800呎,已居住約25年,她指住所「住過5代人」,知道可繼續住在藍屋開心得大叫「得囉」。她形容鄰里關係十分「過癮」,「晾衫會傾下偈」,當家中缺調味料,便會從露台問鄰居相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