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30, 2010

殖民期婦運口述歷史

口述殖民期婦運出書
25婆婆教徒見證變遷
【明報專訊】把名字蘇杏芳改為蘇丹雲,77歲的蘇婆婆決心與封建社會劃清界線。她雖然生於名門望族,但飽受男尊女卑的傳統剝削,更在內地經歷鬥地主的黑暗時代,一星期內先後親手包裹父親、嬸嬸和癤癤的遺體。在23歲那年,她逃亡來港展開新生活,藉宗教信仰與丈夫胼手胝足度過艱辛歲月。她與25名年長婦女基督徒,透過口描述歷輯錄成書,為殖民地時代華人婦女的影響補上重要一章。

土改捱批鬥 親手連葬三親人

「來到香港,我把原本名字改掉,自己跟丈夫的名字都有一個『丹』字,代表彼此一片丹心,跟封建社會劃清界線。」蘇丹雲娓娓道出年少時的大起大落,「阿爺是六品官,有一串朝珠,一件大蟒袍,家境富裕,但我是父親二房的女兒,又是最細,與姊姊及母親被踢出去住在第二間屋,阿哥就住大屋……」

後來內地展開土地改革,她的父親是大地主,被批鬥至死,當年她只有10多歲,眼前父親眾叛親離,不忍離他而去﹕「老爸臨終前跟我說﹕杏芳,我對你另眼相看,之後有好日子過,不會忘記你……我聽到這句話,即使當時有多苦,心裡也很甜。」然而,老爸最終被虐而死,六嬸和癤癤亦先後在同一星期死去,她咬緊牙關,親手埋葬三人,然後逃到香港。

逃亡來港 攜手經歷艱辛

在香港,她感到社會比較開放,婦女工作機會較多,即使育有4名子女,仍兼顧教學工作直到退休。現時已有6名孫兒的她,丈夫去年以80高齡離世,她興幸另一半不是大男人,一起共度許多困難時刻,「年輕時我向父親多番爭取讀書機會,丈夫是我在內地認識的學校同學,做事尊重我的意見,有商有量,在當年來說非常難得」。

蘇丹雲的口述歷史被載於《華人婦女與香港基督教》新書,作者為中大文化研究系副教授黃慧貞與中大教育行政及政策系副教授蔡寶瓊。黃慧貞表示,新書花兩年時間籌備,受訪者年紀最輕為68歲,最年長為92歲,她們突破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為香港發展貢獻大半生黃金時間,成為香港基督教和殖民地時代的婦女歷史內容,然而以往本港婦女運動史記載不多,藉此作補足。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