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30, 2009

「投訴合唱團」

「唱好」氣候
【明報專訊】以唱歌表達不滿鮋「投訴合唱團」同樂施會合作,噚日鰠銅鑼灣街頭演唱一首以氣候變化為主題鮋歌曲,一於「唱好」氣候,促請富裕國家在12月初於哥本哈根舉行鮋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承諾減排,同時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財政及技術轉讓。

反高鐵

靜坐反高鐵 警凌晨清場
千人遊行 數十圍政府總部抗議
【明報專訊】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將在本周三審議政府提交的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高鐵)的652億元撥款申請。逾1000名受影響的菜園居民及聲援的市民,昨午發起遊行,盡最後努力反對興建高鐵,數十人更在政府總部靜坐抗議,警方至今日凌晨「清場」。政府昨晚則發表聲明,強調會如期提交撥款申請。

政府﹕如期後天申立會撥款

立法會財委會工務小組將於後日開會審批撥款申請,民建聯、工聯會及部分獨立議員已表明支持,民主黨交通政策發言人鄭家富表示,由於政府仍未提交足夠資料,故暫時決定投棄權票。

政府發言人晚上回應,由於高鐵項目由立法會及專業人士經過多年研究討論,社會亦有共識,認為應該盡快興建高鐵,政府會如期向立法會財委會提交撥款申請。文化界亦在今日於報章刊登一份700多人簽名的聲明,反對當局以「文化」之名建高鐵,要求馬上停止立會為高鐵撥款。簽名人士包括著名文化人梁文道等。

民建聯工聯會支持 民主黨暫棄權

石崗菜園村、大角嘴居民、反高鐵行動組及天主教正義和平會等10多個團體組成的「反高鐵、停撥款大聯盟」昨日發起千人遊行,希望盡最後努力阻止興建高鐵。大會在現場派發一份印有財委員工務小組25名議員聯絡方法的單張,呼籲市民在未來數日,每人致電5名議員,要求他們反對有關撥款。

遊行人士先在銅鑼灣集會然後遊行到立法會,他們手持富貴竹及推覑多個稻草人遊行,前者象徵「富貴求心足」,不需花數百億興建一條只供商家用的鐵路,後者則希望「嚇走」高官,放棄興建高鐵。

遊行人士在傍晚6時抵達立法會大樓後,包圍立法會並在外牆貼上反對撥款貼紙,其後有數十人轉到政府總部抗議,部分人則在總部外靜坐,要求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到場接信。期間與警員發生推撞,場面混亂。至深夜11時半過後,警方開始將門外靜坐人士逐一搬離。在總部內的示威者顯得情緒激動,改為手挽覑手臥在地上,顯示不欲離開,至凌晨12時半過後,在警方準備在總部內清場時,突然有示威者暈倒,需送院接受治療,警方行動一度中止,之後繼續清場,將示威者逐一抬走。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

「平安鐘」起家
負債千萬變盈利千萬
【明報專訊】長者安居服務協會是以「一線通平安鐘」起家,現時每年盈利超過千萬,是行政長官曾蔭權口中、本港其中一間最成功社企。總幹事馬錦華憶述,首5年是經營最困難的時間,曾一度負債逾千萬元,他甚至要向有心人借錢出糧交租,但他的堅持,最終帶領協會跨過難關。

首5年慘淡經營 借錢出糧

在1996年初,一股寒流導致逾百名獨居長者凍死,一班有心人為回應社會需求及政府支援不足問題,在同年成立長者安居服務協會及開展「平安鐘」服務,但創業初期礙於資源不足,市民對服務亦不認識,故客戶數目根本未能達到收支平衡之數。

在經營困難下,導致協會負債千萬,後來馬錦華在朋友介紹下,向城中不少名人及有錢人借錢。他表示﹕「曾有一富豪笑言﹕『我借10萬給你,你能否還得起呢?』結果在一年後我連本帶利償還欠款。」

有心人捐數百萬 成轉捩點

馬錦華不論借錢及營運協會皆講原則,例如絕不拖欠僱員薪金,因為「員工已幫你做事,絕不能欠薪」;即使借款人沒有要求,還款時應將利息計算在內。他表示﹕「為償還欠債,當知道有一政圈名人剛退休,即時向他的『退休金』打主意,這名人亦慷慨借出退休金,令我非常難忘。」

由虧轉盈的轉捩點,是在2003年。當時一名有心人看到平安鐘廣告後深受感動,願意捐出數百萬元。馬錦華便利用這筆款項添置大批平安鐘器材及加強宣傳,接受服務長者數目亦在一年內由萬多人倍升至2.5萬人。現時協會每年有逾千萬盈利,上海、澳門、深圳有關機構甚至邀請他們作平安鐘顧問,其工作獲得各方認同。

■我有計﹕(營運社企)首要是有信心,其次是增加透明度,這可減少外界及僱員對公司的猜疑,反而可以團結大家應付困難。

社企攻家傭市場

一站式家居服務
社企攻家傭市場
【明報專訊】一站式家居服務機構近年突然興起,除再培訓局在今年初成立「樂活一站」外,本港第一大社會企業——長者安居服務協會,亦在同一時間開展其「管家易」新服務,接受服務家庭約在半年間增加3倍,當中以長者及二人家庭為主,龐大的家庭傭工市場亦是該會其中一個爭奪目標。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在今年3月開展「管家易」服務,現時已聘用約1000名員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長者照顧、家居清潔、健康護理等不同服務,服務每小時收費由40至90元不等。

「管家易」客量半年增3倍

計劃開始時,約有230個家庭採用該服務,現已增至1000個,提供過1萬次服務;該會總幹事馬錦華預計仍有上升潛力,而該會現時6萬多個平安鐘服務客戶,亦是日後的龐大客源。

再培訓局在今年初亦開展「樂活一站」,提供相關的一站式家居服務,登記的空缺數目,由今年4月近4000個,增加至8月的近4800個,平均每月約4300個,當中約有40%空缺未能安排工人填補,大多數原因涉及薪金水平、地區偏遠或時間不配合問題。

新電腦系統 減時地錯配

「管家易」項目總監徐英賢指出,有別其他機構提供的服務,以及針對出現的地區錯配及時間錯配問題,該會特別設計新電腦系統,為客戶和僱員提供更快及全面的配對服務。

僱員要先在網上系統確定未來數星期可以工作的日期、時間資料,當客戶致電「管家易」或在網頁預約,「管家易」便可即時從資料庫中,尋找時間及地區合適的員工配對。

為縮短配對時間,協會更以手機短訊方式,同時向多名合適的僱員發放短訊,由他們即時回覆是否接下工作,這可大大縮減工作轉介及配對時間。徐英賢表示,這可盡量減少地區錯配問題。協會與僱員是以分帳形式合作,但會為僱員購買保險。

馬錦華表示,整個計劃投資額達七位數字,預計這類服務的需求將愈來愈大,明年有機會再增聘人手。他指出,在金融海嘯下,部分市民遭減薪或失業,未必有能力繼續聘請外傭,故這類本地家居服務可大派用場,他指現時全港約有22萬外傭僱主,若可爭取當中一成僱主,便已有2萬多個新客戶,故有一定發展潛力。

明報記者 梁偉健

環團「清新空氣行動」

環團「清新空氣行動」調查:
七成人願重組巴士線減污染
【明報專訊】環保團體「清新空氣行動」一項調查顯示,九成受訪者認為香港空氣質素惡劣或非常惡劣,有六成受訪者認為政府應把改善空氣質素列為首要工作,團體建議政府可考慮採取措施,包括在灣仔等旺區興建單車徑,以及重組巴士路線。

九成指空氣質素惡劣

政府「空氣質素指標檢討」公眾諮詢今日結束,助理環保署長莫偉全昨出席「清新空氣行動」公眾諮詢會時指出,明年初會把市民提交有關空氣質素指標的意見總結成報告,但他未有透露現已收到的主流意見。

「清新空氣行動」本月以電話隨機訪問了606名市民,近九成受訪者認為香港空氣質素惡劣或非常惡劣。另有近五成半受訪者認為有需要更新目前的空氣質素指標,亦有近七成受訪者贊同重組巴士路線,改善交通安排以改善空氣質素。

「清新空氣行動」建議,新空氣質素指標應加入更多具體應變措施的建議,令市民可以因應不同污染指標作適當行動。政府亦應盡快落實各項空氣質素改善建議,顯示政府改善空氣質素的決心。

「貓朋狗友」

動物團體呼籲
勿隨便棄養貓狗
【明報專訊】愛護動物組織「貓朋狗友」幹事陳慧敏表示,不少貓主和狗主因家裏有小孩,擔心貓狗會傳播新流感病毒給小孩而棄養貓狗,她指其實貓狗傳播新流感病毒的風險很低,呼籲貓主和狗主不要這樣做。

獸醫狗主﹕人傳狗風險更大

獸醫黎昌生亦飼養數頭貓狗,他說家犬並非流浪狗,平常多數留在家中,很少接觸禽鳥和其他動物,感染新流感病毒的風險很低,傳染病毒給人的風險亦很低。黎醫生續稱,反而很多時候是狗主感染流感後傳給狗,他建議狗主和家人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戴口罩等,便可預防新流感。

Saturday, November 28, 2009

愛滋患者出書破隔膜

愛滋患者出書破隔膜
怕連累女友 結束15年感情
【明報專訊】因性濫交或吸毒感染愛滋病,是遺憾;因注射污染了的血製品感染愛滋病,是不幸。有愛滋病人互相訪問集結成書,為社會忌諱打開溝通之門。

30多歲的阿俊(化名)是主角之一,他先天患上血友病,90年代注射了受污染血製品而感染。他原本有個交往了15年的女朋友,最終怕連累對方,在5年前的情人節讓女方應其他男士邀約,「我會等她回頭,要不就自己一個人生活下去。」

「世界愛滋病日」前免費派發

這本名為《我與愛同行》的書由香港愛滋病基金會製作。該會高級項目主任李文偉表示,自本港首宗愛滋病在1985年出現至今,社會對此疾病依然有忌諱,但愛滋病人跟大眾一樣,也會面對親情、友情及感情煩惱,故邀請愛滋病患者撰寫他和另外7名患者的故事,有的已為人母,有的是求學少女,有的則是血友病人。該書出版4000本,在12月1日的「世界愛滋病日」前免費派發。

阿俊日前現身份享出書感受。36歲的他外表比實際年齡年輕,語調溫文。天生患有血友病的他自小經常進出醫院,關節及肌肉容易內出血,需定時自行注射凝血因子製劑防止關節出血。由於體弱多病,中一便輟學,朋友不多,90年代,市民對愛滋病認識有限,他沒想過血製品會受污染而感染愛滋病,「那時13歲,醫生確診我感染時,那刻腦海只是想︰要盡快打機,打贏所有遊戲才可以死」。

84年首批註射受污染血製品

「當時還以為自己只有7年命,父母得知消息後很傷心,不停哭。」阿俊坦言,後來才知道自己是1984至85年間首批註射了受污染血製品而感染愛滋病毒的人,「有人會問我如此不幸,會否感到憤怒,我反而沒有這感覺,因家人很支持和愛護我」。

30多歲的他曾談過一場戀愛,與女友交往15年,可惜最後亦決定跟對方分開。他說︰「雖然我初時告訴她我有病,她以為我以此為理由跟她分手,後來她明白我的問題,不時陪我到醫院覆診,其家人也知道我的病,沒有反對我們一起,但我怕連累她,覺得自己不能給她幸福,寧願對方有其他選擇。」

「如此病能治癒 我會重新追求她」

5年前的情人節,女方告訴她有男生邀約,他便說女友想的話便「出外見識一下」,他說︰「她幸福快樂,我便會快樂,這5年大家已很少聯絡,我不會主動找她,怕打搞對方。」阿俊坦言大時大節倍感孤獨,但當上基金會義工後,生活有了寄託。問他知不知道對方結婚了沒,他說︰「我不知道,但如果將來醫學發達,此病能治癒,我會重新追求她。」

明報記者 彭碧珊

香港愛滋病基金會

聖誕佳節高危
基金會籲小心性行為
【明報專訊】根據衛生署資料,自1985年發現首宗愛滋病以來,本港共累積發現1071宗愛滋病個案。愛滋病是指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受損後,產生併發症的後期現象。如沒有接受治療,半數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會於10年內發病為愛滋病患者。香港愛滋病基金會高級項目主任李文偉呼籲,聖誕節將至,市民在佳節狂歡時應保護自己,要注意安全性行為。

伴侶確診離世 曾想過自殺

與撰寫訪問該書的阿康(化名)接受訪問,年約50歲的他在10多年前確診為愛滋病患者,其伴侶離世時也確診患有愛滋病,他說︰「當時得知消息,曾悔恨對方,亦想過在醫院的窗口跳落街,但會帶給家人傷害,故打消念頭。」

「其實女朋友病重時曾叫我驗身,但我沒理會,其實心裏打定輸數。」他說,現在已經沒有進行不安全性行為,但不是為保護對方,「我沒有這樣偉大要保護對方,其實是想保護自己」。透過書本訪問接觸同路人時,他曾試過跟受訪者邊流淚邊訪問,「最感觸的訪問,是關於一位外地求學的女生敏儀(化名)的故事」。

外遊不安全性行為染病

「這位女生在一次外地旅遊,結識新異性朋友,因喝多了酒,進行了一次不安全性行為,後來驚覺感染了愛滋病毒,被外地政府限期離境返回香港,而離境當天,正是她高級文憑的最後一科考試。」患病時獲得親友關心,看似理所當然,但作為愛滋病患者,敏儀連患病原因也不能隨便跟家人透露,書中的敏儀要向父母瞞騙,說是去泰國玩時不小心用了同學的牙刷,因而受感染。

敏儀現在對感情事已看淡,希望別人以正常眼光看待她︰「對,我是一個愛滋病患者,那又怎樣?」

Friday, November 27, 2009

社區藥房開業

社區藥房開業
長者半價買藥
【明報專訊】1970年代國語片女星馮大姐,年輕時因生活顛倒,如今百病纏身。84歲的她靠退休金維生,每月還得掏1500元購藥,有時買了捨不得吃,放過了期也冒險服用。聖雅各福群會的「惠澤社區藥房」昨日正式投入服務,以優惠價錢提供約10個種類的藥物,最多便宜市價約三成,料有500至1000名像馮大姐的病人可受惠。

為慳錢服過期藥

馮大姐一直單身,無兒無女,年輕時曾多次動手術,現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骨質疏鬆及心臟病等,每天服藥逾10種。她說雖然僅3種藥物要自費購買,包括一種胃酸倒流藥,但每月藥費1500元,佔開支四分一,對她來說非常吃力。她說﹕「胃酸倒流好辛苦,像火燒一樣,本來每日食一粒日子便好過得多,但藥太貴,唯有減藥,受不了才食一粒。」馮大姐說,有時連「過期藥」也照服,避免浪費,數月前一名癌症朋友去世,她意外拾得7、8盒胃藥,如獲至寶,即「珍藏」覑捨不得服用。

最廉市價三成 需經濟評估轉介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表示,病人因經濟問題而自我減藥的個案屢見不鮮,或可導致副作用或耽誤病情。惠澤社區藥房首批12個月藥物獲葛蘭素史克藥廠贊助,以優惠價錢提供約10個種類藥物,包括糖尿病藥、乙肝、鼻炎、躁鬱症、哮喘等,目前存貨可服務500至1000名病人,售價最便宜是市價的三成,平均比市價便宜一半。

聖雅各福群會商級經理李玉芝說:「設立社區藥房的原意不是以廉價藥做生意,而是想病人不會因為經濟問題而沒藥吃。」藥房首階段服務對象是65歲以上長者、低收入及待業人士,只要帶同醫管局藥單,經醫務社工作經濟評估後轉介,便可以優惠價購藥。如病人連優惠藥費也負擔不來,機構甚至會代找善長資助。李表示希望日後更多藥廠提供優惠藥物,擴闊種類,下一步將引進昂貴的化療及標靶藥物。藥房內有一名藥劑師駐場教導病人服藥知識,並可即時推介病人至機構內參加社區活動,讓他們投入社群。惠澤社區藥房查詢電話:5131 3638。

Thursday, November 26, 2009

社區非牟利藥房

社區非牟利藥房投入服務 (12:35)
由聖雅各福群會開辦的首間非牟利社區藥房今日投入服務,協助長期病患人士購買自費藥物。

社區藥房首階段將提供哮喘藥及糖尿病藥,受助對象包括領取綜援人士及65歲以上長者。

申請者要提供證明文件及需要通過經濟審查,最長資助12個月。

(即時新聞)

網上外展社工

網上外展社工 全港僅3人
【明報專訊】香港青年協會今年6月成立本港首個網上外展隊,由3名社工搜尋青少年的網上留言,按不同困惑提供輔導,加上20名互聯網大使提供協助,目前已尋出5400個網誌,在其中2500個上留言,得到約300個回應。

沒專門課程 社工邊學邊做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指出,網絡溝通形式轉變很快,雖然各院校沒有提供專門社工課程,但網上社工可以「邊學邊做」,社福界亦必須迎接新趨勢,以嶄新手法迎接新挑戰,故政府除了增加網絡社工名額外,亦要投放資源改進技術配套,增加搜尋高危網誌的效率。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亦於去年6月推出「網蹤人」計劃,由20名義工搜尋提及「自殺」字眼的網誌與討論區,截至今年10月已搜尋到10萬項網誌,當中370多個需跟進。

facebook設權限難追蹤

該會熱線中心主任趙美艷指出,由於facebook存在權限問題,暫未納入計劃。她表示政府能增撥資源聘請「網上外展社工」是好事,但切勿以為有了社工就可解決所有問題,「許多尋死者根本不想接觸專業人士,聽到社工或執法機關會即時失蹤,對義工戒心反而較低」。她表示,最重要是廣大市民能協助留意該類網誌,然後將有關資料以電郵告知該會跟進。

趙說﹕「要別人打消死念,最重要是治本,建立互信關係後,才能對症下藥。」由於許多「死亡網誌」都沒說明尋死地點和時間,警方一般不會受理,義工會先留言聯絡,不會輕言報警,以免對方被嚇怕而「失蹤」。

自殺者求助熱線
生命熱線:2382 0000
社會福利署24小時熱線:2343 2255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電郵:touch@sbhk.org.hk)

Wednesday, November 25, 2009

資助體育計劃監管不力

資助體育計劃被批監管不力 (11:18)
審計署最新報告批評,康文署對各體育總會的資助計劃監管不足,被抽查的體育總會,申報帳目均有誤報漏報。
報告指,本年度有58個體育總會,根據該計劃獲發1.799 億元的經常資助金。

審計署發現,資助金額有兩種不同方法釐定,所批出的金額不同,但康文署的記錄並無明確指出,採用不同方法的原因。康文署在審核各體育總會的體育活動預算時,亦往往由於尚未取得前一年的資料,預算與實際的開支及收入有重大差異。康文署在調整部分預算時亦有計算出錯。

在監察機制方面,審計署發現, 被抽查的六個體育總會,均有逾期提交報告及財務報表,平均逾期2 .8 個月,但康文署並沒有發出催辦通知書。審計署建議,應停止向多次逾期提交的體育總會發放資助金。

同時,該六個體育總會提交的資料,亦有不足之處及不符規定的情況,例如沒有匯報取消的體育活動。

該六個體育總會的周年帳目中, 亦有申報錯誤。舉例來說,部分帳目包含了不合資格申領資助,又或者超逾支出上限的開支申領。部分體育總會漏報收入。此外,他們沒有就資助金及本身的資金,開立獨立的銀行帳戶, 因此難以在帳目內申報銀行利息收入。

此外,各體育總會在內部管制方面有常見的不足之處,但康文署高層管理人員,並無參與監察落實服務質素。再者, 康文署已超逾兩年, 並無為各體育總會提供培訓,以協助他們改善內部管制。

報告指, 康文署署長接納審計署的建議。

(即時新聞)

唐英年落區諮詢工聯會

唐英年落區諮詢團體
工聯籲屬會支持方案
【明報專訊】政改諮詢文件上周公布後,政務司長唐英年領軍到工聯會作首個團體諮詢,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透露,在會上曾追問民主派5區總辭會否影響政改時間表,他引述政府回應稱,5區總辭在預計之內,不會影響政府工作,當局將如期於明年第四季向立法會提交決議案,亦會有足夠時間舉行補選。

工聯會的座談會有逾200名會員出席,工聯會會長鄭耀棠說,該會理事會曾就政改開會,決定會向屬會推薦政府諮詢文件。至於工聯會會否派員參加5區總辭補選,鄭耀棠稱需待民主派真的辭職後再考慮。他指政府提出的方案比05方案「有很大進步」,又認為政府已盡力真誠地推出政改。

據了解,在諮詢會中,工聯會會員提出各項意見,包括要求特首選舉中應設提名上限,確保選舉有競爭,又認為功能組別應擴至各大行業,亦有意見指功能組別有作用,但應逐步減少議席。

多名官員一同出席工聯會的諮詢會,包括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及副局長黃靜文、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等。唐英年在開場發言時即向各工會會員示好,說他07年上任政務司長11天後,政府便推出政改諮詢,他需「惡補」課題,當時第一個政改活動便是出席工聯會諮詢。

記者會後問及5區總辭,唐英年說期望議員慎重考慮行動,包括如何向選民交代等。

環團促飲食業納入徵費

飲食業年耗6億膠袋
環團促納入徵費
【明報專訊】環保署首次披露半年前完成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中實施膠袋徵費前,超市等代收徵稅的零售業派發膠袋量,原來已較2005年減少近七成;而不用徵費的「餐廳和熟食店」,09年上半年已耗用3.3億個膠袋,全年料達6億個,成為用膠袋第二多的商舖類別,「麵包和西餅店」則排第3(見表)。綠領行動促請政府盡快擴大收費計劃,向派發大量膠袋的業界徵費,進一步減少濫用膠袋。

政府消息表示,政府會在政策實施一年後,檢討是否擴大徵費範圍,暫未有時間表。綠領行動項目主任郭盈盈指出,目前數字已足以反映,收費有效大幅削減膠袋用量,政府無藉口拖延擴大收費範圍。

但消息人士說,根據外國經驗,徵費初期即使成效理想,使用膠袋量可能會反彈,因此需要較長時間觀察,政府亦會於年底及明年中再調查堆填區膠袋棄置量,包括購物膠袋、環保袋及垃圾袋等。

舊數據立法 零售協會指誤導

對於政府昨日才披露半年前調查結果,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垰指出,政府一直以05年的舊數據為立法基礎,以便取得公眾支持,有誤導立法會及市民之嫌,批評立法基礎薄弱。

她引述政府建議立法徵費時,指超市及便利店等店舖每年派發18億個膠袋,希望透過收費減少一半膠袋用量,但環保署今年6月的調查發現,這些店舖每年僅派發6.57億個膠袋,顯示自願減用膠袋計劃收效,認為毋須立法亦可達到減少使用膠袋目的。業界稍後會向政府提出,要求取消收費,或將收費計劃擴大至所有零售業。政府消息承認,今年6月前已完成調查堆填區棄置膠袋量,但當時每日人均用膠袋量為1.8個,仍高於愛爾蘭的0.9個及澳洲的1個,有必要透過經濟誘因,進一步減少膠袋用量。

Monday, November 23, 2009

黃琦囚3年妻稱豆腐渣惹禍

黃琦囚3年妻稱豆腐渣惹禍 (13:09)
內地維權人士黃琦今天被判處入獄3年,其妻指責這是為了報復他調查四川地震豆腐渣工程,並表明會上訴。

今早出席旁聽宣判的黃琦妻子曾麗表示,法院判處黃琦「非法持有國家秘密罪」的最高刑罰,即入獄3年。但法院卻連黃琦究竟持有甚麼機密,都沒有說明,只稱黃琦持有「與某件事的相關文件」。

曾麗又指,「他們甚至連一張判決書都沒有給我。」她說:「我相信這是為了報復他調查四川地震豆腐渣工程和其他維權工作。」

曾麗說:「我在庭上叫高叫,我們要上訴,但他們不讓他說一句話,就把他拖走了。」

四川成都市武侯區法院在今年8月5日閉門審訊黃琦,當時法院以「涉及國家機密」為由,不准包括黃琦妻子曾麗、母親浦文清在內的任何人士旁聽。

當日審訊歷時僅3小時就結束,但沒即時宣判。直至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訪華於上周圓滿結束後,法院才於今天對黃琦一案宣判。

現年45歲黃琦是維權網站「天網」創辦人,於去年6月被捕,被當局以「非法持有國家機密」罪起訴。

四川汶川去年5月12日發生8級大地震,大量校舍倒塌,有5335名學生死亡或失蹤,學生家長質疑校舍建築質量存在問題。

曾麗相信,黃琦是因協助四川大地震死難學生的家長申訴,而遭當局算帳。

黃琦身體目前比以前更差,腹部有兩個硬塊瘤,律師正為他申請保外就醫。

(即時新聞)

「香港過渡期研究計劃」

民調﹕47%市民反對總辭
學者促政黨三思
【明報專訊】民間組織「香港過渡期研究計劃」(下稱研究計劃)就泛民提出以5區總辭作公投做民意調查,結果發現,有47%受訪者反對,支持總辭者僅26%。據了解,負責是項調查的研究計劃主任戴高禮(Michael DeGolyer)曾在上周呼籲支持總辭的政黨三思。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卻表示,現在是關鍵時刻,總辭是可量化及直接讓市民表態的行動。

明報民調:四成人不支持政改方案

另外,明報以音頻電話於本月20至22日訪問了480人,結果顯示不支持總辭的市民佔42.9%,支持者有33.3%,23.8%受訪者沒意見;至於政府上周三公布的政制諮詢方案,不支持的市民有40.9%,支持者佔30.9%,但仍有近三成人沒意見。

另一方面,社民連及公民黨昨趁泛民分批上政府總部遊行時,向未表態是否參加總辭的民主黨施壓,公民黨余若薇促泛民團結,若市民希望議員辭職,即使議員選擇不辭職而最終留低,下次選舉亦未必可當選。

社民連則高呼「民主黨我等埋你」、「何俊仁站出來」等口號。

何秀蘭倡允個人身分參選

泛民議員何秀蘭建議即使有黨派不支持總辭,亦可容許黨員以個人身分辭職及參加補選。何俊仁表明反對這做法,指黨有紀律,不能有個人行動。

曾任民主黨副主席的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不贊成5區總辭,指這做法不能改變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但他認同中央應就取消功能界別作清晰表態。他說﹕「我和內地一些朋友溝通時都說,中央既然作出這個普選時間表……要講得好清楚,例如2020年沒有功能組別。」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言人回應泛民遊行,稱理解遊行者的普選訴求,但期望各界抱開放和包容態度,為香港政制發展凝聚共識,不再原地踏步。

社協倡貧窮家庭派醫療

社協倡貧窮家庭派醫療
【明報專訊】政府承諾「不容有市民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的醫療服務」,但社區組織協會調查發現,不少貧窮兒童因沒錢到私家診所求醫而選擇公營醫院,往往面對輪候時間長、減免醫療費用手續繁複等問題,致延誤治療或寧願不求醫。

七成貧童求診等一小時

政府於90年12月將健康與醫療並重的「學童保健計劃」,轉為以健康服務為主的「學生健康服務」,兒童不可再以低價到私家診所求醫。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施麗珊表示,該會今年8月至11月以問卷及個案研究形式訪問104名來自貧窮家庭的兒童,發現近六成兒童最常到公立醫院普通科門診求醫,當中逾七成人要等一個小時以上才能接受治療;而低收入家庭申請公立醫院醫療收費減免計劃,每次皆要經過入息審查等手續,但豁免時間太短,每次求診均要重新申請。

施麗珊表示,期望政府改善貧窮兒童醫療服務,例如向貧窮家庭提供醫療以便到私家診所求醫、把現行學童牙科保健計劃擴展至幼稚園及中學生,以及簡化醫療收費減免計劃。

小童群益會成立物資庫

「庫」收集學額助窮童
山度士資助足球班
【明報專訊】全港14歲以下兒童每四人就有一人來自貧窮家庭,小童群益會正籌備明年初成立物資庫,收集各類物資或服務如洗衣粉、沙甸魚、小提琴樂譜、足球訓練班名額等,然後分配予有需要的兒童,期望打破跨代貧窮,讓基層兒童有多元發展機會,長大後脫貧。

同時接受食物家具等

物資庫名為「群益寶庫」,將於明年1月1日起接受有需要兒童申請,小童群益會現呼籲各界人士捐出食物、家具、學習用品等實物物資,以及課外學習學額等「非物質物資」。

該會於過去一個月訪問849名小三至中五的基層兒童,發現許多兒童缺乏學習資源,例如三分之一人沒專用書桌,缺乏有助學習的固定學習環境,亦有23%人曾因沒錢而被迫放棄參加課外活動。

小童群益會總幹事羅淑君表示,基層兒童因缺乏學習資源,站於「不平等起點」上,競爭力遜於同齡兒童,期望計劃讓他們有公平發展機會。故寶庫有別於其他團體的「食物銀行」等短期食物援助計劃,除關注健康,亦重兒童「身、心、靈、社」各方面全人教育。

前香港足球先生山度士過去兩年於寶庫試驗階段,已資助足球訓練班學額,讓60名基層兒童免費到其足球訓練學校上課,全部教練為前甲組球員,連球衣也免費提供。他表示,很多兒童因沒錢而不能參加課外活動,「我喜歡踢足球,所以我用足球來幫助他們」,歡迎更多兒童參加訓練班。

香港律師會社區關係委員會主席彭韻僖亦表示,該會十分支持寶庫計劃,將呼籲其七千多名會員捐助物資。

窮女生獲資助 挑戰八級小提琴

來自低收入家庭的中三女生黃馨瑩去年參加寶庫先導計劃,獲陌生人資助,得以重拾小提琴一圓學琴夢。馨瑩小五時獲學校津貼學習小提琴,一年後便考至三級。惟家庭月入6000元,小提琴考試費已佔六分之一,母親得向朋友借錢才能讓她考升級試。到中一,她因付不起學費而放棄小提琴。

她說夢想是當小提琴老師,然那時卻一下子沒法實現了,很是灰心。可幸中二時透過寶庫的先導計劃獲一名「哥哥」資助她上小提琴課,學了三個月便考五級,計劃未來18個月內考八級。

馨瑩從計劃中獲益,亦準備回饋社會,計劃以每月50到100元學費,教基層兒童拉小提琴。

東亞運動會籌款逾億

籌款逾億
林大輝捐600萬最豪
【明報專訊】香港籌辦東亞運動會時,正值金融海嘯,一度傳出「撲水」困難的消息,但最終能籌款逾1億元。東亞運公司行政總裁胡偉民透露,除了大公司贊助,亦有不少熱心人士支持,其中立法會議員林大輝便以個人名義,捐助600萬元,成為個人名義中,最大捐助者。

李寧牌港鐵贊助實物

胡偉民說,1.1億元的贊助尚未包括實物贊助,如李寧牌便贊助了6000名義工的制服、港鐵亦提供許多廣告位等,甚至是比賽用的桌球、羽毛球等,令東亞運公司節省許多開支。根據東亞運網頁資料,共有12個鑽石伙伴,即每間公司贊助額達500萬元。

至於個人贊助中,除贊助最多的林大輝外,其餘包括賭王何鴻燊、體育舞蹈聯盟副會長梁昌明及仁濟醫院董事局主席吳守基等亦各捐500萬元。

Sunday, November 22, 2009

「抗河蟹大聯盟」調查

46%社工稱曾受壓或干預
實行一筆過撥款後
【明報專訊】「抗河蟹大聯盟」一項調查發現,46%受訪社工稱聲曾受官方及其他撥款機構的壓力或干預,其中社區、青年及長者服務受到較多干擾,如社工以往多鼓勵青少年要關注社會多發聲,現在或被視為「反社會」,改為集中教導青少年如何在逆境下「自我增值」。

籲多發聲或被視為反社會

聯盟9月以手填及網上問卷方式,訪問了378名來自不同服務範疇的社工,當中約46%受訪者表示實行整筆撥款後至今,曾受到官方及其他撥款機構的壓力或干預,以社區及青年服務受壓比例較嚴重,分別有56.7%及52%社工指曾受壓;其次為長者服務,佔43.3%,並因此令服務的內容及工作手法受到影響。

該會指出,調查反映女青年會的「大澳和諧事件」並不是個別事件。聯盟成員謝世傑表示,部分社工受制於撥款機構,被要求不要發出反對聲音,亦減少倡議權益政策,變為「純福利服務」。他舉例,以往社工會教青年關心社會,理解貧苦懸殊、在職貧窮等問題,但現在若有青少年找不到工作,社工多數會以青少年可能技能不足為由,提供培訓並鼓勵他們要自我增值及成長,較少提及社會影響。

少數族裔中心

少數族裔中心
傳譯需求高請人難
【明報專訊】本港4間少數族裔支援中心已全數投入服務,其中只得基督教服務處融匯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提供傳譯服務,中心試行兩個多月已為200多人次傳譯,主要涉及政府部門如社會福利署及房屋署的查詢。不過,由於中心對傳譯員的要求甚高,故21個空缺只聘了18人。

試行兩月 仍缺3人

中心由9月初至11月中共有568人次使用,除了中文及英文班等服務較受歡迎,一半人次使用傳譯服務,以電話傳譯為主,主要與公共服務有關。中心主任陳玉碧表示,他們8月尾開始與10個政府部門合作試行,透過3人會議提供電話傳譯服務或上門傳譯,其中以社署、房屋署及勞工處的查詢最多,上月31日起正式投入服務,對象包括全港少數族裔、政府及非政府機構。

該中心共提供7種語言翻譯,以旁遮普語及烏爾都語最多人使用,求助者主要是巴基斯坦及印度裔,10月傳譯服務使用人次亦較9月上升約四成。陳表示,辦公時間為朝八晚十,但10時後亦會有人候命。

少數族裔服務總協調主任陳頌皓表示,他們對傳譯人員的要求甚高,現時九成傳譯員有大學學位,中心更找來少數族裔團體任考試官,要求傳譯員通過口試及筆試。傳譯員亦要接受道德訓練,例如保密和如實及準確傳譯,中心預計每年可提供2000多次電話傳譯。她指現時中心服務使用者只有兩成是男性,會更積極舉辦歷奇活動等來吸引他們。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稱,至今共有約3000名少數族裔人士使用4間中心的服務,會留意傳譯需求,評估資源需要。

明報記者 賴月玲

Saturday, November 21, 2009

「樂施毅行者2009」

首戰毅行 解放軍12小時奪冠
【明報專訊】天文台昨午再次發出寒冷天氣警告,4400名「樂施毅行者2009」參加者無懼風寒,昨早在西貢北潭涌出發,結果由首次參賽的解放軍駐港部隊以12小時17分跑畢全程100公里首名衝線。天文台預計今日市區最低氣溫約12℃,下周起將回暖。

4000人參加 紀律部隊到齊

4000多名毅行者昨早由西貢北潭涌出發,務求於48小時內完成約100公里的路程,到達元朗大棠,沿途有6000名義工、工作人員支援。今年活動首次邀得本港所有紀律部隊參加,包括警隊、消防處、懲教署、海關等人員,並首次有解放軍駐港部隊參加。

本港天氣曾一度回暖,但天文台昨午4時多再次發出寒冷天氣警告,仍無損毅行者熱情,最終兩隊解放軍以12小時17分及12分35分,分別奪得第一及第二名,雖然時間較去年的11小時52分慢,但因今年終點由屯門改為元朗,路程較長,且崎嶇不平,故時間已相當不俗。

再發寒冷警告 下周回暖

天文台預測今日本港天氣仍寒冷,最低氣溫約12℃,新界會再低兩三度,但下周會回暖,周一最低氣溫升至17℃,周三起更會升至20℃至23℃。

女青﹕會長不能再連任

女青﹕會長不能再連任
【明報專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昨日宣布,現任會長梁黃文璿不可再競逐連任。根據女青的規定,所有會職最多連任6年,而自1996年即擔任會長的梁黃文璿,早前被批評過去兩年均提出有「特殊情」,以此為由逾期連任。

女青董事會昨日開會,決定今年再無任何特殊情考慮,梁黃文璿將結束13年會長生涯。社福界抗河蟹大聯盟早前批評,梁黃文璿96年已出任會長,惟女青01年曾規定,會長不可連任超過6屆,按理她在07年即要卸任,但卻巧立名目,令自己得以逾期連任。

董事會決定 再沒特殊情

女青發表聲明承認,07年董事會曾通過決議,規定各執行委員包括會長職位,任期1年,最多連任不多於6屆,但在特殊情形下,可選舉適合人選擔任,而昨日董事會亦已決定,今年再無特殊考慮。

昨早8時許,逾30名女青工會及社福界抗河蟹大聯盟成員到女青總部外抗議,女青董事總部內開會逾兩小時。聯盟召集人謝世傑表示,女青事後向工會透露,董事會討論了具爭議的6年連任規定。據知,會上梁黃文璿堅持仍可參選,但受壓放棄。女青發言人說,將於下周二(24日)公布新選舉結果。

尖碼之聲

拆總站發展旅遊,市民何「去」何從?
街頭論壇
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不單是一個具有逾120年歷史的交通樞紐地標,同時也見證香港的發展。而且至今仍為九龍半島逾200萬人口提供交通服務和便利的小輪轉乘配套。可是特區政府自2003年宣佈計劃拆卸現有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以改建為露天廣場,直至今天,不單市民對這計劃認識不多,甚至特區政府在整項計劃進行過程中拒絕市民參與和了解。

到底整個計劃對市民的日常生活有多大影響?政府宣稱計劃能有助旅遊業發展,市民有何看法?到底一直以來,政府做了些甚麼事情?到底「尖碼之聲」或其他爭取保留巴士總站的人士或團體作出行動是基於甚麼?既然巴士總站仍服務著大量市民,一切著實也該讓市民作出了解。

我們將舉行街頭論壇,現誠邀閣下出席,共同討論有關事件。

日期:2009年11月22日(日)
時間:下午3:00–5:00
地點: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
電郵:hkstarbus@gmail.com

更多資料請登入網址
http://www.ourbusterminal.org

Facebook 討論區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76924146794&index=1

聯合主辦:尖碼之聲、公共交通關注聯盟、社區發展動力培育

Friday, November 20, 2009

團體反對港台維持政府部門

團體反對港台維持政府部門
【明報專訊】政府就香港電台未來路向的諮詢下月截止,立法會昨邀請多個團體表達意見,不少代表和議員炮轟政府無視早前專家向政府提交的報告書,他們反對港台維持政府部門的地位,亦擔心獨立顧問委員會干預編輯自主,批評當局是「假諮詢」。

工會:毋須設顧委會

約30名市民和團體代表昨到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委員會反映意見,不少人以失望、憤怒形容政府上月初拋出的港台諮詢方案。港台製作人員工會代表表示,港台早已設有高透明度的自發顧問團,開會網上直播,無必要由特首成立顧問委員會,擔心自我審查。

民主黨劉慧卿表示,當局沒有參照由黃應士所做的公營廣播政策檢討,把港台獨立,是不守信用,要求立法會修改文件再作討論。公民黨湯家驊認為,諮詢內容與民意相反,延長諮詢沒有意義。民建聯劉江華支持成立顧問委員會,但不要把事情弄得政治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蘇錦樑重申,社會主流意見認為港台與公營廣播服務不可分割,這亦是港台新使命,因不希望不明朗因素持續,才不作拖延,形容今次是真誠諮詢,會繼續聆聽各方意見。

Thursday, November 19, 2009

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

印度6億人無廁可用 (16:23)
根據聯合國統計,印度至今仍有6 億人無廁所可用。世界廁所組織呼籲,吸引民間投資,提升廁所質素。

享譽國際的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創始人新加坡企業家沈瑞華,在印度大城孟買主持「世界廁所日」活動時表示,要提升廁所的品質和改善環境衛生,吸引民間企業投資是最佳解決之道。

沈瑞華舉例說,印度德里直轄區政府已計劃明年10月大英國協運動會之前,優先興建約1000到1200間公廁應急;此外,孟買貧民窟需要再興建6 萬4157間公廁,都是頗具前景的市場。

德里地區是印度全國首善之區,居民人口約1500萬,但目前僅有公廁1950所,且長期缺乏維護與清潔,殘破髒亂,惡臭四溢,絕大多數已不堪使用,也導致市民隨處便溺,成為德里市景之一。

沈瑞華表示,印度經濟迅速成長,民眾生活水準提高,廁所衛生也應相對提升。他指出,印度公廁雖由政府管理,但卻缺乏適當的管理與服務,原因在於印度種姓觀念作祟,認為管理廁所是社會最低賤的工作。

他呼籲印度政府與民眾,拋棄這種不當的污名化觀念,並將公廁交由民營企業管理,興建高品質的公廁和提供良好的服務,同時訓練及提高管理與清潔人員的地位。

沈瑞華強調,唯有民營化才能徹底改善印度公廁的衛生和整潔。

因積極從事環境衛生運動而獲得「時代雜誌」(Time)評選為去年「環保英雄」的沈瑞華,原是新加坡建築商,因感於國際社會對廁所衛生仍未養成應有的正確習慣,毅然放下自己的工作,在2001年成立世界廁所組織,目前已擁有53國約151名會員組織。

(中央社)

Wednesday, November 18, 2009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香港清廉度全球排十二 (09:55)
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布全球廉政榜,大陸的廉政度排行第79,香港則排第12,是亞洲第二清廉地。

關注全球反腐的「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發表2009年全球腐敗指數報告,根據各種國際機構收集的數據和分析,評定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政治家及公務員的廉政度,以10分為滿分制作出評分。

今年列首位的是新西蘭,獲9.4分,第二位的是丹麥獲9.3分;第三為新加坡和瑞典,同得9.2分。

香港以8.2分排行第12,在亞洲區的廉政度僅次於新加坡。台灣得5.6分,排行第37位;澳門得5.3分,排第43位;中國大陸以3.6分,位列第79。

另外,日本排行第17,為7.7分。美國名列第19位,得7.5分。

最後一名索馬里的得分為1.1,倒數第2位為阿富汗1.3分,倒數第3位為緬甸,1.4分。

「透明國際」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促使各國建立防腐反貪的監督機構。(透明國際網站)

近半學校未有法團校董會

近半學校未有法團校董會
【明報專訊】《校本條例》規定,全港資助學校必須於2011年7月1日之前成立法團校董會。教育局數據顯示,截至本月16日,全港共有421所資助學校(49.5%)尚未成立法團校董會,當中絕大部分屬三大反校本的宗教團體轄下,包括天主教區、聖公會、循道衛理會。教育局表示,未成立法團校董會的學校之中,26所資助學校已提交法團校董會章程草稿。三大宗教辦學團體反對《校本條例》,主要是擔心加入教師、家長校董後,教會辦學管治權被削,由政府中央集權。

天主教區上訴 續指校本例違憲
基本法訂明辦學50年不變
【明報專訊】轄下有200間學校的本港最大辦學團體天主教香港教區,認為政府於2004年通過的《校本條例》削弱宗教團體辦學的自主權,違反《基本法》,提出司法覆核,高院於06年判教區敗訴,事隔數年,教區及教育局仍未能就政策達成協議,教區決定繼續上訴,案件昨於上訴庭開審。

指削宗教辦學團體高度自主權

代表教區的資深大律師李柱銘昨日陳辭時指出,《基本法》源於中英聯合聲明,聲明訂明本港「50年不變」,基於過往歷史及政治背景,《基本法》第 136、137、141條亦訂明宗教辦學團體可50年不變地繼續辦學,以鼓勵該些宗教團體繼續留港。《基本法》第136條指政府可在「原有教育制度基礎上發展及改進」,但李柱銘認為,2004年通過的《校本條例》實質是削弱宗教辦學團體的高度自主權,雖說政策是循序漸進發展,但若照這邏輯,教區在校董會的代表比率可能會在日復日「循序漸進」被削減,最終將這「原有教育制度」徹底改變。

政府﹕「50年不變」只是大方向

李柱銘又稱,教區在校董的代表比例由百分百減至六成,會將校內的整個氣氛及文化改變,而且教區意見不再如以往的校董會享優先權,這根本不是1997年前宗教辦學團體原有的辦學方法。

不過,代表政府的資深大律師霍兆剛指出,《基本法》有不同條文確保本港各方面在1997年後維持不變以順利過渡,但第136條確是給予政府權力在「原有教育制度基礎上發展及改進」,政府只是履行有關責任;他又指教育事業必須跟上時代步伐,現在的教育制度相比起50年前已有很大轉變,所以聯合聲明中的「50年不變」只是一個大方向,不能因此被誤導而一成不變。案件今續。

【案件編號﹕CACV18/07】

明報記者

茁壯行動餘款 捐512關愛行動

Is it legal to effect the donation transfer?

茁壯行動餘款 捐512關愛行動
【明報專訊】茁壯行動過去5年共籌得超過2500萬元,支援SARS病患、康復者及不幸病故者的下一代作為教育經費。今年3月底行動已到達尾聲,扣除出版茁壯行動紀念冊的一切成本,剩餘的捐款,由茁壯行動委員會根據茁壯行動訂立的教育援助撥款指引,全數撥捐「演藝界512關愛行動」,並委託鄭鄭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作最後核數。

Monday, November 16, 2009

「天使投資者」助推創意企業

「天使投資者」助推創意企業
【明報專訊】企業剛起步時,在開發產品、服務上需投放大量資源,首筆資金耗盡後,再籌集資金往往甚難。對於有前景、有好意念的小型創意企業,「天使投資者」(Angel Investor)確是他們的天使,著名網站YouTube及Twitter開展初期亦有「天使」幫助。天使投資者近年在香港不斷增加,相信有助推動創意企業發展。

願承擔風險 充當企業導師

所謂「天使投資者」,是指提供創業資金以換取可轉換債券或所有權權益的投資者。數碼港行政總裁楊偉雄說,「風險資本」(Venture capital)公司以前在市場上比較活躍,自金融海嘯爆發後卻變得保守,「天使」開始紛紛出來投資。他認為,港府銳意發展創意產業,「天使」地位更顯重要,因它甘願承擔風險,「天使」對所投資的項目通常有認識、經驗,故在初期進入公司投資,亦會充當「導師」,在營商方向上作出提點,「他們會易接受全新、前無古人的意念」。

對於如何找投資對象,他指由於「天使」一般屬個人或小圍投資,以往找對象主要靠人際關係,但現在有更多途徑給企業與投資者互相交流,如數碼港明天舉辦的「創業投資論壇」,可為他們造就機會,促成合作。

主要考慮意念發展潛力

作為密豐的「天使」,伯樂創建投資有限公司合伙人陳志邦過去一年看了20多個項目,最終投資了3個,主要考慮是其市場和發展潛力,以及意念是否可行,最少要等4至6年,是長線投資,「預計有100倍左右的高回報,才會作出投資」。

做了「天使」約10年的立法會議員譚偉豪表示,近年多得數碼港及科學園等,讓他們多了機會認識私人小企業,「也令有創意、技術的公司,有了集資平台」。

網民「游擊」突襲禮賓府

禮賓府開放日
穿示威T恤網民被抬走
【明報專訊】禮賓府開放日遭網民「游擊」突襲。近30名網民響應早前facebook反曾群組號召,昨早到禮賓府「走一走」,其間身穿寫中文單字的T恤,在特首後花園內拼合出「當奴下臺」、「爭普選」及「平反六四」等標語,一名網民被警方以阻路為名抬離禮賓府,雙方爆發爭執延續至晚上。

警稱阻路 眾人晚上方散去

特首曾蔭權昨日身處新加坡出席亞太經合會議,而禮賓府昨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向公眾開放,政府新聞處指出,全日共3001名市民入場。其中30名網民昨早9時許排隊入場後,即躲入廁所,換上標語T恤,然後穿上外套到禮賓府花園區旗下拍照,但眾人突然脫去外套,拼出「不驗毒」、「當奴下臺」等標語,其後又變化出「當奴驗毒」及「上普選」等組合。其間,警方和工作人員一直在旁監視。網民在花園內到處合照,前往錦鯉池時被拒,眾人其後以「不想阻市民遊園」為由離開。

「女長毛」雷玉蓮下午3時許藏一張曾蔭權「狗身人面」紙牌入場,雷其後被警方以阻路為由要求離開,雙方爭執後,雷被六七名女警抬出後門,無人受傷。陳巧文等10多人聞訊先後趕至聲援,要求循禮賓府旁的公眾小道前往正門,被20多名警員架起鐵馬及人牆阻截,直至晚上7時15分自行散去。

Saturday, November 14, 2009

台「喜憨兒」

智障基金自強自助
台「喜憨兒」每月生意額600萬
【明報專訊】不少本地社企主要營運資金離不開捐款及政府補助,經濟不景時往往出現營運困難;服務智障人士的台灣社企「喜憨兒基金會」卻逆市而行,今年營業額增長率預計達18%,每月平均收入約2500萬元台幣(約600萬港元)。該基金會執行董事蘇國禎表示,社企應當自立自強,「基金會五成半的收入來自營業收益,智障人士從被服務者變成服務者,從而創造經濟價值」。

「憨兒」台解智障人士

「憨兒」在台灣解作智障人士。該基金會創辦人蘇國禎及蕭淑珍原是對快樂幸福的夫妻,婚後生下大兒子是個資優生,後來生了女兒怡佳,卻因早產罹患重度腦麻痺,花了9年時間訓練才學會踏出第一步。夫婦從自身經歷出發,希望社會上的憨兒可以活得歡喜快樂,於1995年成立喜憨兒基金會,讓智障者獲得終身教育及妥善照顧。二人昨日來港參與第2屆社企民間高峰會會議分享營運心得。

蘇國禎表示,基金會的發展策略覑重自立自強,培訓輕度智障的憨兒取得烘焙、中餐、調酒等技術證書,讓他們從被服務者變成服務者,創造經濟價值,扭轉他們從資源消耗者為資源創造者,使他們得到社會肯定。

基金會長年以來的收入比例,有50至55%是事業收入,25至30%來自捐款,政府補助僅佔約25%。蘇表示﹕「喜憨兒在烘焙屋、烘焙工場及餐廳共 23個工作站工作外,亦有3個社區家園(Group Homes)、社區大學與植栽工作隊等服務項目,每天照顧超過400名憨兒」。

每天照顧400人

去年基金會收入為3億台幣(約7200萬港元),今年至10月營業收入已超過此數,估計營業額增長率達15至18%。針對年紀大的老憨兒,基金會再規劃「憨喜農場」與「天鵝園」,前者為憨兒提供園藝治療與陶冶性情,今年3月啟用,並獲教育部選為各級學校戶外教學重點環境之一,後者用作給老憨兒照顧及復健,預計容納100名老憨兒。

蘇國禎說︰「基金會就像蝴蝶效應中的小蝴蝶,在台灣鼓動小翅膀,現在有許許多多的蝴蝶一起舞動翅膀,我們期待幾年之後,在世界掀起一陣旋風造成之影響,能更快速及更廣範的照顧憨兒。」

社會創業論壇主席謝家駒博士表示,只懂依賴政府或企業的社企會削弱創新前進的推動力,即使沒有金融海嘯發生,也難以在財政上自給自足,「希望喜憨兒的例子能啟發本港社企。真正的社企是靠自我創富維持營運,推出的產品和服務必須實在地滿足社會需要,單靠扶弱是不能壯大的」。

明報記者 彭碧珊

Friday, November 13, 2009

慈善組織 FoodWorks

「助年輕人發揮」
父子各自辦社企
【明報專訊】「我的銀行」設有義務見習行政人員(Management Trainee)職位,吸引不同背景的年輕人參加,港人張凌翰(Kelvin)曾是其中一員,他當義工期間明白年輕人的社區影響力,離開該組織後創立慈善組織 FoodWorks,招募年輕人當義工及善用超市賣剩的新鮮蔬菜,為弱勢社群提供食物。他的父親是香港社企「黑暗中對話」(簡稱DiD)總裁張瑞霖,張瑞霖稱從沒過問兒子的決定,認為社企服務可啟發年輕一代發展個人潛能。

「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及分析能力是職場重要技能,但現在的填鴨式教育制度令年輕人難以學到,不少人相信不斷考試獲得各類證書,便可找到一份較好的工作。金融海嘯打擊下,年輕人畢業後,一張證書也不能代表什麼,透過參與社會企業,多接觸不同階層的需要,可以幫他們發展創意思維,打破舊有框框。」張瑞霖說。

社會企業「我的銀行」

青年辦社企銀行
教學生營商
【明報專訊】年輕人失業率高企問題困擾不同地區,香港亦不例外。在英國,青年利莉(Lily Lapenna)兩年前創辦社會企業「我的銀行」(MyBnk),客戶人數急速增長至兩萬,客戶小至9歲大至24歲,可以一邊儲錢一邊學理財,更可申請免息貸款一嘗當老闆滋味。其理念來自「做生意不是讀完書後才開始想的事」,讓年輕人及早計劃將來。

打開「我的銀行」網頁,草稿紙似的背景配上手寫字筆觸,名字下有一句「My Money, our future(我的金錢,我們的未來)」,鮮明活潑。利莉說,那是由當地一名修讀設計的學生創作,故跟一般銀行網頁大有不同。年僅29歲的她,兩年多前決心創辦銀行,原來深受孟加拉鄉村銀行啟發。

受孟加拉鄉村銀行啟發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在孟加拉,婦女未能上學,被丈夫拋棄後終日行乞,又得不到傳統銀行貸款做小生意。我曾到當地鄉村銀行當義工一年,跟婦女同住,深深明白她們接受微額貸款的重要。尤納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開創和發展微額貸款,讓婦女得以憑小手藝自力更生,最後小孩也能吃飽。」她續說,回到倫敦後,嘗試將微額貸款的概念帶到社區,「經過資料分析,有九成倫敦成年人未接受過理財教育,何是年輕人?」

因此,她鎖定以年輕人為服務對象,2007年創辦「我的銀行」,當時與團隊及顧問合作設計理財活動教學課程,到中小學、院校及青年組織推廣理財觀念服務。

她說,接受服務的學校,學生可以開設戶口存款,養成定期儲蓄習慣可獲獎品的鼓勵,同時也可免息貸款做生意。她說﹕「我們會派義工跟學生分享營商心得,讓他們明白風險。」

貸款額5至500鎊 12周還款

貸款額則由學校設定,一般為5鎊至20鎊(64至256港元),最高可達500鎊(6400港元),但要在6至12星期內還款。若學生拖欠貸款,他們需與負責教師一同檢討,並以社區服務代替還款。利莉說﹕「每個成功的生意人總會嘗到失敗滋味,這裏就是讓他們早些從中汲取教訓,發掘自己創業的可能。」此外,營商團隊的互相支持亦可令學生明白創業的成敗是每個人的責任,從而培養責任感。

利莉說,「我的銀行」創立之初,最大挑戰是面對外界質疑,「有學校老師對我的建議感到不可思議,又會跟我說﹕你這麼年輕,如何教導一個11歲小孩理財?有人會潑冷水說﹕你瘋了嗎?大學畢業就應該好好找份穩定工作,這才是對你最好的。」

「改善社會 滿足感大」

她笑說﹕「我明白自己需要什麼,對我來說,社企比一般生意不同之處,是看到社會的需要,然後改善當中問題,滿足感是其他職業沒有的。」現時該社企的主要收入來自機構資助及捐款,還有提供理財課程的收益,一年營業額可達40萬鎊(512萬港元)。

英國現時有兩萬名年輕人成為「我的銀行」客戶,組織由8名全職員工、兩名顧問及一隊義工隊組成,不乏牛津及劍橋大學畢業生,年齡全部小於30歲。2008年,利莉獲頒英國「青年社會企業家獎」,她指出,年輕人與其擔憂失業率高企難找工作,不如多發掘自己的興趣。

第二屆社企民間高峰會今天在港舉行,她獲邀來港,將於活動第二日(明日)分享經驗。

明報記者 彭碧珊

Thursday, November 12, 2009

In Memory of Prof Mark Lyons

MARK LYONS – TEACHER, RESEARCHER, MENTOR, COLLEAGUE, FRIEND
Professor Mark Lyons, the Director of Research at the Centre for Social Impact, died on 4th November 2009.

Mark was known among those who worked with him as an extraordinary person: generous with his time, his ideas and his encouragement. Patient and interested in the work of new scholars or third sector workers, Mark was always able to suggest a text or paper to read. He devoted himself unstinting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nonprofit studies in Australia and abroad. Australian nonprofit sector study has been deeply enriched by Mark’s work. Although he will be greatly missed,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will live on.

Schola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sent their tributes as news of Mark’s illness spread. They told a consistent story of warmth and openness. Here a just a few of the comments: ‘…your contribution to our sturdy band of researchers and scholars was made with great intelligence, the best of will, and a persisting goodness of spirit and good humour’; ‘your personal contributions and the students you mentored paved the road for legitimising the field of nonprofit studies in Australia’; ‘you have been a teacher and mentor to many and a true friend to the lucky ones’; ‘you were a thoughtful colleague whose contributions have benefited all of us in this field’.

Mark was a pioneer in the study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third sector movement, Mark was dubbed “Mr Australia” by his colleagues around the world. Certainly he represented the sector almost single-handedly in the 1980s when the first Centres for non-profit study emerged. A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aspects of the sector increased, Mark remained a strong proponent of the Australian presence. He was the Foundation Chair of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Third Sector Research (ANZTSR) organisation, a Foundation Direc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ird-Sector Research (ISTR), and made a strong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rd sector research in Asia.

Mark’s research and teaching career began in 1972. He became the inaugural Director of the Centre for Community Organisations and Manage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UTS) established in 1990, and later Professor of Social Economy, also at UTS. Mark was a major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rd sector studies in Australia, producing the definitive text on the sector, The Third Sector: The Contribution of Nonprofit and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in Australia published in 2001. His extensive series of articles explored most aspects of the sector. For most Australian researchers he was the first and last person to talk to about non-profit enterprise.

Mark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soon after he joined the Centre for Social Impact. He was extraordinarily brave as he fought his illness and continued to work productively at CSI until he was forced to retire in October. His final paper on measuring social impact in the third sector, written with Gianni Zappala, has just been published by the Centre.

At CSI we remember Mark with great warmth and affection. We learned a great deal from Mark’s willingness to share openly his experience and deep understanding of not-for-profit organisations. All of us at the Centre are filled with sadness.

Mark is survived by his wife, Carolyn, and sons Bede and Benedict.

Wednesday, November 11, 2009

男性權益關注組

男性權益組要求支援男士 (11:58)
男性權益關注組數十名代表今早趁立法會大會,要求政府提供男士支援服務。

該批代表稱,本港男性失業率較女性為高,男士為弱勢社群,政府需提供支援服務。代表們手持苦瓜,向議員及官員請願。

(即時新聞)

Sunday, November 08, 2009

內地愛滋病人明年達1000萬

內地愛滋病人明年達1000萬
2009年11月08日
廣東省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會長、廣東省疾控中心專家顧問許銳恒表示,根據聯合國相關報告,預計到明年中國愛滋病人將達 1,000萬人。而廣東估計感染愛滋病人數也高達 56,000人,但其中 3,000人還不知道自己已感染,他建議普通民眾也應主動做 HIV抗體檢測,有助降低愛滋病傳播。

開始向普通人群傳播

許銳恒近日出席廣東省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召開的換屆會議時表示,異性傳播去年已排在愛滋病傳播途徑第一位,這意味着愛滋病已開始從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傳播。據悉,在去年全國報告愛滋病傳播途徑構成中,異性傳播已升至第一位,佔 40.3%;注射毒品排第二,為 27.9%。

他又指出,愛滋病在中國經歷了「登陸」、「散佈」兩個過程後,目前已發展到第三階段「擴張」。聯合國估計,明年大約會有 1,000萬中國人感染愛滋病,而廣東目前感染愛滋病的達 56,000人,但其中 3,000人還不知道自己已感染。

廣東《新快報》

青少年組織發起遊行

約百學生遊行反對校園驗毒 (13:27)
有青少年組織發起在中環遊行,要求政府撤銷校園驗毒計劃,大約一百人參加,大多數是中學生。

遊行由香港中學生聯會、青年聯社等組織發起,從遮打花園出發,到政府總部外。

遊行人士認為,校園驗毒計劃治標不治本,會損害學生與學校的互信。他們將公開信摺成紙飛機,丟入政府總部,又將政府向學生派發、代表支持驗毒計劃的同心結,綁在政府總部的大閘上。

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說,會聆聽各界對驗毒計劃的意見。他又強調,計劃屬自願性質。

(即時新聞)

詠春聯會

754人耍詠春創世績
【明報專訊】世界詠春聯會及香港詠春聯會昨日舉行千人詠春大匯演,號召本港及多國詠春愛好者,齊集尖沙嘴星光大道耍詠春拳,創造健力士世界紀錄,經點算後最終有754人參與,他們來自俄羅斯、波蘭、越南等約10個國家,亦有本地學生及失明人士參與,創出最多人在戶外集體表演詠春的世界紀錄,並籌得30萬元善款捐予世界宣明會。

財政司長曾俊華、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消防處長盧振雄等主持開幕儀式,雖然曾俊華是詠春好手,但昨日西裝骨骨的他沒有即場獻技。

環保觸覺主席

環團主席量溫度 投訴太冷
【明報專訊】中大2002年畢業的校友兼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昨日現身校長候選人會面活動,隨身帶備溫度計,錄得會議室溫度只有21℃,即向沈祖堯投訴課室太冷不環保,「由我當年讀書已開始爭取,到現在中大仍無改善,把冷氣開得超級冷」。他要求工作人員調高溫度後,又向沈教授反映中大應培育學生的低碳文化。

譚凱邦在會面尾聲仍不獲主持點名發言,一度大聲提出不滿,又質疑主持能隨口說出發問學生名字,人選早已「內定」。主持強調無內定發問人選,沈教授亦指已記下譚對中大實行低碳文化的建議,強調中大重視環保教育。

環團倡電視機頂盒貼能源標籤

環團倡電視機頂盒貼能源標籤
【明報專訊】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明天全面實施,規定本港銷售的冷氣機、雪櫃和慳電膽必須貼有能源效益標籤,但昨日推出低碳電器選購更新指南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認為,政府應考慮把耗電量甚大的電視和機頂盒一併納入規管之列。

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項目主管余遠騁預計,強制能源效益標籤計劃實施後,本港每年可因此節省1.5億度電,減少排放1.5萬噸二氧化碳。但他指出,近年機頂盒銷量增加,但用家經常將之置於備用狀態,耗電量大;電視機則是本港住宅耗電量排第四的電器,兩者均應加入標籤計劃。

基金昨日推出低碳電器選購更新指南,當中包括逾百品牌、1300多個型號的12種電器,提供每年耗電量、排碳量和電費等資料。當中亦新增了抽濕機、洗衣機和機頂盒3種電器,協助消費者選購高效益的低碳電器。

西醫工會批踐踏專業

西醫工會批踐踏專業
新協議強制進修
【明報專訊】西醫工會昨日發表聲明指出,早前香港醫學會與領匯就租用旗下舖位達成的協議與他們無關,又批評領匯在協議中強制要求續租醫生持續進修,是踐踏醫生的專業自主,200名醫生本周四(12日)將會如期罷診抗議。

不接受醫學會領匯協議

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表示,有關協議根本「得啖笑」及「無料到」,他身為醫學會的會董,事前亦不知道有關協議,而協議強制醫生要持續進修及將每日應診6小時的日數由每周5日增至6日,是不能接受的。

他重申,反對領匯以公開投標方式出租舖位,因為會拉高租金造成醫療集團壟斷,要求領匯先評估租金,再以抽籤形式出租,該會3個月內會再與領匯會面商討。

領匯回應說,相信旗下物業經營的西醫及牙醫均希望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有關共識將有助鞏固領匯與業界的合作關係,一起為公眾提供更佳的服務。

網誌年會推網絡到鄉村

網誌年會推網絡到鄉村
粵北小城舉行 今與港視訊連線
【明報專訊】一連兩日的中文網誌年會昨日在粵北小城連州市舉行,由於有眾多內地互聯網活躍分子及維權人士參與,年會引起國安方面關注。有與會者稱,今次年會到偏僻小城舉行,主要是希望將互聯網的影響力由城市帶到鄉村。年會今天將與本港舉行的亞洲博客節連線,探討「網絡是否真能成為理性對話的空間」的議題。

中文網誌年會於2005年開始舉辦,今年年會的口號是「微動力,廣天地」,旨在展望愈來愈微觀的信息分享手段和管道,促進社會進步與協作。

以微小動力促進社會進步

會議昨日在連州地下河洞口的露天平台舉行,有超過150人參與。北京大學傳播學系學者胡詠、網誌專家毛向輝等多名嘉賓發表演講,分享作家故事、網絡對社會的影響等多個議題。毛更現場派發明信片,有人即場將明信片寄給在囚的異見人士譚作人等人,以示聲援。率先報道北京央視大火的內地著名「公民記者」周曙光則介紹「使用twitter的10種方法」。

獨立媒體人北風對本報表示,今次會議移師到廣東毗鄰湖南的連州,主要是希望「將觸角伸延到鄉村,看互聯網在改變鄉村社會方面能扮演什麼角色」。年會除了傳遞「微行動」可帶來無限可能的信息,網絡在公義、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微型網誌twitter的發展也是關注重點之一。

過去數年,互聯網被視為中國言論自由的重大突破點,隨多個微型網誌、網站相繼被封,具開放式網絡接口的twitter成為內地維權人士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北風說,twitter的出現對改變當局言論控制的思路有重大的影響,未來在推動社會發展方面亦具有深遠作用。

twitter影響力深遠

年會昨日也公布由用戶投票選出的「推斯卡」(Twiscar)名單。對於自己獲選為年度「傑出推友」,北風認為,「這是很悲哀的事,在正常的情下根本不用這樣的信息架構建設,而現在有志於推動中國進步的人士卻需要特別建立系統來傳遞信息。」

今日下午3時半,連州講座第5環節將與正在本港舉行的亞洲博客節視訊連線。本港的會場設於梁顯利油麻地社區服務中心,網民可透過twitter參與現場討論。

明報記者報道

首屆「香港網誌年會」

老幼博客走進現實
辦年會談網民力量
【明報專訊】首屆「香港網誌年會」昨日舉行,參加活動的逾百名博客包括學生、長者和在職人士,一起討論新興媒體對社會文化衝擊。博客活動近年漸漸由虛擬世界走到現實,台灣博客界去年流行的Punch Party亦傳到香港,即博客相約在指定地點就特定主題,在限時7分鐘內用至少20張圖片發表意見,重快速、無廢話和娛樂性。

榕樹頭延續講古分享精神

首屆香港網誌年會與亞洲博客暴樂祭由周五起一連3日在油麻地梁顯利社區會堂舉行,主辦單位DotAsia及老有網指出,活動地點位於油麻地榕樹頭,早在幾十年前已是叔伯們聚集講古之地,選擇在該處舉辦活動,是想發揚人文分享精神。

來自台灣的DotAsia組織社群關係副總裁喬敬表示,網民影響力不容忽視,由奧巴馬競選網誌以至伊朗反政府示威都可見一斑。隨facebook及Twitter興起,博客更重即時和快速交流,早前台灣八八風災,10名博客便在風災後第二晚即自發建立信息平台,加強協調政府救援中心和非政府組織的救援合作。

喬解釋︰「博客們是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的成員,他們以『taiwanfloods』為名開設Twitter帳戶,匯集所有需要協助的資訊,如災區應變中心聯絡、屍袋數目和運送時間等,後來台灣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直接發消息到『taiwanfloods』,跟協助救援的志願組織緊密合作,以便更準確預算救援時間及防止資源重疊。」

引入Punch Party 7分鐘激辯

台灣去年亦興起的Punch Party,以定期聚會廣邀博客面對面分享各種主題,如旅遊、職業和上網習慣等。香港博客Jonathan 2月起把活動引進香港,名為「Punch Party Hong Kong」,至今舉辦了3次聚會,每次有7名參加者,費用全免。他指出,每次都會就特定主題邀請相關博客分享,不時會與不同界別和年齡層人士一起討論本地網絡熱話,由於限時7分鐘,表達形式以輕、快、短、小為準則,營造出緊張激烈的討論氣氛。

DotAsia行政總裁鍾宏安表示,首屆香港網誌年會花了兩年籌備,出席者今年亦可到場參加「亞洲博客暴樂祭」的中國、台灣、緬甸和柬埔寨等網民交流。有興趣市民可瀏覽網址︰http://www.hkbloggercon.asia

「我開網」(wokai.org)

兩個美女留學生放貸新招扶貧
辦網站募集小額捐款
【明報專訊】錢要花在最需要的地方,金額不用很多也可以幫到人,兩名在中國的美國留學生孟康妮(Courtney McColgan)和魏可欣(Casey Wilson)就最明白這一點。她倆2006年相識於清華大學,同年開辦小額貸款網站「我開網」,收集到600多名網友10元、20元(美元)的捐款,匯集起來借給來自內蒙、四川等地農民,償還後再借給其他人,「循環」做善事,「我開網」本月20日還將來港在銅鑼灣時代廣場舉辦籌款活動。

本月來港辦籌款活動

「我生在一個能給我很多機會的世界中,我可以上大學、做任何我想做的工作。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呢?所以我得付出,幫助那些沒有這種機會的人。」魏可欣和孟康妮在清華大學相識,一個讀中文,一個研究小額貸款。「我們需要做一些事情去改善貧窮。」魏可欣說,「中國2億貧窮人口平均每天生活費都不足1.25美元,中國的城市富裕、發展非常快,但是農村落後太多。小額的信貸對於農村來說太重要了,這可能是能是改善貧困農民生存狀的有效方法。」

魏可欣的父親出身貧窮家庭,也一直都在幫助社區低收入者,而她自己從中學開始就在做各種公益事業,曾經幫助有精神問題的孩子。

孟康妮曾在一間經營小額信貸機構工作,有營運貸款的經驗,兩人於是創辦「我開網」(wokai.org)。由於在中國從事金融業務要經央行批准,她們把「我開網」註冊在美國,所有的投資都必須是美元,再轉回中國境內,貸款由當地的合作機構發放,並有嚴格的審核系統。

盼3年後受惠者達5000

魏可欣曾到受助農民家中探訪,「他們見到我是外國人,覺得特別好奇。」現在,魏可欣每認識一個新朋友,都會說「你也加入『我開網』吧!」至今,「我開網」上的600位捐資人已為20多位貧困農民捐了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她希望,3年之後能籌到更多款項,受惠人數可達到5000。

「我開網」在香港亦有義工,本月20日將舉辦音樂餐會,魏可欣將到港宣傳網站理念,並現場籌集款項。

明報記者 林迎
善款循環放貸
還款率達99.9%
【明報專訊】「我開網」的投資者包括各地華人及關注中國的外國人,最低「投資額」僅需10美元(約78港元)。「投資」其實也是善款,因「借出」的貸款在幫助了一個人、得到償還之後,又會借給另一個人。

「我開網」上貼有多條求助者信息,如46歲的張瓊華想借2000元(人民幣,下同)買2隻豬仔,格日勒想借4000元買奶牛的飼料。數百名內蒙古和四川的貧困農民正在網上等候小額貸款,最高限借4000元,一年期,分25期還清,息口為8%,利息用作機構的營運成本。

1年還款期 利息撥作營運成本

魏可欣解釋,網友透過互聯網把款項轉到「我開網」的帳戶上,再由網站轉給在當地的合作機構,最終由合作者負責派錢、收錢,而收回貸款後,投資者再繼續選擇下一個需要錢的農民,周而復始。

魏可欣還說,她們對合作機構有嚴格的管理,要看近3年的財務數據及透明度等。現時農民的還款率達99.9%,「銀行覺得窮人還不了貸款,但是我們的經驗卻正好說明,只要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每個人都能還錢。」

明報記者

Saturday, November 07, 2009

公私營合作保育計劃

保育責任由發展商承擔
豐樂圍未獲許可證有因
【明報專訊】長實位於米埔濕地的豐樂圍項目波折重重,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早於去年9月已獲有條件通過,但至今仍未獲環保署長發出環境許可證。環保署昨日終披露原因,原來豐樂圍是罕有的公私營合作保育計劃,保育濕地責任由私人發展商承擔,環保署諮詢律政司後認為,現有環評條例不適用於這種情,這令政府欲推廣同類公私營合作保育生態的計劃平添變數。

環署稱環評例不適用

去年9月,長實代表出席環諮會的環評小組會議,指豐樂圍項目的環評報告一旦獲批,便會向城規會提出申請及補地價,若一切順利便可動工,預料2016年落成。

但環評報告獲批准後,環保署長至今仍未發出環境許可證。被問及豐樂圍項目會否因環保署遲遲未完成審批程序而延遲落成,長實昨只回應稱「豐樂圍項目正按正常程序進行中」。

環諮會下周一會討論上述事件,環保署向環諮會提交的文件顯示,環諮會環評小組及大會分別於去年9月先後有條件通過豐樂圍項目的環評報告。環保署後來最少兩次諮詢律政司意見,認為環諮會在通過環評報告加入的條款之中,有關確保發展商必須負起保育濕地責任的條款,不適用於環評條例,環保署應要求發展商先向城規會申請,並獲通過,以確定該項目符合分區計劃大綱圖內對濕地長遠管理的要求,環保署才會發出環境許可證。

有環諮會委員表示,豐樂圍項目是發展商與環團合作的地產項目,但相信事件不會影響自然保育計劃的公私營合作發展項目,因為在政府推動的政策下,發展項目很大機會在提交環評報告前,已率先成立基金保育具生態價值土地,但不排除日後若有類似豐樂圍的項目闖關,會遇到同樣問題,環保署應探討解決辦法,以免令工程無故延誤。

「企業社會責任香港論壇2009」

企業社會責任香港論壇2009
http://csrconference2009.caringcompany.org.hk/edm/csr-conference-2009-edm-chi.html

Friday, November 06, 2009

《慈善法》已送達國務院

民政部司長王振耀透露《慈善法》已送達國務院
http://www.gongyishibao.com 2009-11-3
http://www.gongyishibao.com/news/newsshow.asp?id=1854

來源: 大洋網-廣州日報
11月1日,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王振耀做客深圳文化大講堂闡述中國未來慈善事業發展的方向。他表示,中國的慈善事業面臨的問題已不再是「不願做」,而是「不會做」,這需要在社會理念、機構建設等方面做多方面努力。他透露,《慈善法》已通過民政部送達國務院,法律的起草工作進入重要階段。

中國慈善事業進入高潮

王振耀說,汶川大地震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慈善意識,使得慈善事業至少提升了10年以上的水平。他表示,除了企業家參與慈善更加熱情外,草根組織在慈善事業中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他尤其讚賞活躍在深圳的草根組織,並認為這些組織是深圳成為中國新慈善事業火車頭的條件。

王振耀表示,中國已經進入全民慈善的階段,市民與政府已經形成良好的互動,熱情高漲但是方法缺乏,這是慈善事業非常突出的問題。

捐善款被誤會還很普遍

「中國人現在不是不願做慈善,而是不會做。」他發現,在中國做慈善還被人誤會的情況非常普遍。「有個企業家捐了10億元出去,馬上變成一場道德爭論,人們會懷疑他是不是要逃稅。」王振耀說,社會這樣的反應是非常古怪的。比爾·蓋茨同樣捐了很多錢,但他背後有一個團隊為其策劃新聞、跟蹤善款使用等,這才在社會上起到了良性反應。

「慈善是需要有專門團隊來協調整個過程,需要在項目上進行好的設計,才能擴大影響力。」

政府與民間需「並肩學習」

除了方法方式,慈善項目在設立上也需要動腦筋。王振耀表示,現在公益慈善組織的公信力不夠,還是因為設立的項目不貼近人的需求,只是一味地捐錢。

王振耀稱,目前中國的慈善事業要成為龐大的行業,正規組織與草根組織之間要作進一步溝通,因為慈善資源和渴望受助人員要實現對接。他還鼓勵慈善組織在具備一定經濟實力後,也設立醫院和老人院,形成經濟實體。同時信息系統建議也需要提升,讓慈善組織知道哪些人有困難,幫助的效果如何等等。(龍錕)

2009香港同志遊行

驕傲做自己,同志愛出來——2009香港同志遊行後的訪談及省思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5045

Thursday, November 05, 2009

NGO 2.0 Forum


http://itrc.hkcss.org.hk/ngo2.0/intro.html

NGO如何能有效地運用網絡力量?

NGO如何能有效地運用網絡力量?

為了讓非牟利機構有效地運用網絡力量DotAsia Organization將於118(星期日)NGO 2.0 - 建立社會網絡對應社會變革」工作坊。是次工作坊將圍繞非牟利機構如何能在web2.0的基礎上,去動具社會性的NGO 2.0。並且會給合研究案例來介紹一套名為CiviCRM的免費民眾關係管理系統,以及系統對非牟利機構的好處工作坊詳情如下:

NGO 2.0 - 建立社會網絡對應社會變革

日期:118(星期日)
時間:上午十時至中午十二時

地點:油麻地眾坊街
60號梁顯利油麻地社區服務中心一樓禮堂

屆時,來自台灣的網路行動科技創始人莊有欣(Charles Chuang) 和來自本港的Richard Chui將透過專題座談、研討會及分享,來讓參加者一同討論各種最新、最具潛力的網路資訊科技的社會應用,如協助非牟利機構實行CiviCRM 及運用社交網和開放源碼技術等。莊有欣為台灣社群網絡知名人仕,擔任2008年馬英九總統參選之網絡戰略參謀,並且致力推動非牟利機構於網絡平台上之運用。

NGO 2.0 -建立社會網絡對應社會變革」工作坊乃「亞洲博客暴樂祭」的其中一個活動。「亞洲博客暴樂祭」將於116日至8日舉行,所有活動均是免費向公眾開放的。與會者來自香港、中國內地和亞洲各地,並吸引許多博客和非博客參加。活動特意選址榕樹頭附近的油麻地梁顯利社區會堂舉行,早在幾十年前,榕樹頭已是香港叔伯們喜愛聚集說故的地方,主辦單位認為這是香港口述文化發源地之一,希望藉此表達博客承傳與發揚人文分享的精神。

透過加入「亞洲博客暴樂祭」的Facebook或跟隨twitter.com/blogfestasia參加者可與其他志同道合之士交流,並參與最新的討論,以及進一步了解活動事宜。

欲獲取更多資訊或登記,請登入以下網址http://www.blogfest.asia
如想進一步了解
CiviCRM,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civicrm.org/

如有查詢,請聯絡:
頼欣嘉
Jessica Lai 電話:2115 3069 / 電郵:jessica.lai@dt-asia.com
唐志華
Gary Tong 電話:2115 3198 / 電郵:gary.tong@dt-asia.com

Wednesday, November 04, 2009

保護海港協會

發展局反駁海港協會 (23:15)
發展局就保護海港協會的聲明作回應,指該會宣稱中環新海濱的土地用途和建議會引致嚴重交通擠塞與事實不符。

聲明稱,運輸署為中環填海區的規劃及中環灣仔繞道進行交通影響評估結論顯示,中環填海區附近的道路網絡將來足以應付新發展項目帶來的額外交通流量。

發展局稱,明白市民期望有更多的公共空間,因此會在中環新海濱提供約18公頃土地作休憩用地供公眾使用。在中環新海濱城市設計研究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中,有不少意見表示一、二號用地的發展密度應進一步降低。共建維港委員會的中環新海濱城市設計研究專責小組亦持有相同的意見。此外,考慮到香港甲級寫字樓以至經濟發展的需要,專責小組建議把一、二號用地所減少的商用總樓面面積遷移至五號用地。這項建議是得到整體專責小組及共建維港委員會的支持。政府已接納這項建議。

保護海港協會反對政府將金鐘海旁中信大廈以北土地,改作商業發展,興建商業大廈。協會將於周日舉行步行活動,由中環新天星碼頭步行至灣仔金紫荊廣場。

(即時新聞)

《施政報告》忽視低下階層

特首基層受惠論 被批玩數字遊戲
稱低薪工人大減8萬
【明報專訊】對於有人批評《施政報告》忽視低下階層,特首曾蔭權反擊指政府去年已向基層大幅派糖,並強調經濟發展得好,基層都會受惠;他又引述數據指2004年月入少於5000元的僱員由16萬減至8萬人,證明收入普遍上升。不過,有學者指現時月入少於6000元的仍有高達20萬人,反映薪酬兩極化愈來愈大,正顯示經濟好轉對低收入人士的幫助有限。

職工盟李卓人指出,月入5000元以下的工人大減,一方面是因為政府近年實施了外判工作須符合不少於平均工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僱主逼工人轉做散工,連全職都做不到。他指曾蔭權「玩數字遊戲,講一半不講一半」。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月入少於5000元的全職僱員人數由04年的15.38萬人,減至08年的8.77萬人,減少6.6萬人;若是月入少於6000元的僱員,則由31萬人減至20.4萬人,減少10.6萬人,但減幅較小。

政府﹕非指沒貧窮問題

政府消息解釋,曾蔭權的說法並非指現時沒貧窮問題,只是想說明經濟增長的確會令低收入人士受惠。

曾蔭權昨出席總商會午餐會時稱,有人批評《施政報告》忽略有需要人士和窮人,認為沒有額外措施幫助他們,但他認為這並非事實,因為施政報告已增加新資源照顧長者、復康人士、家暴受害人、失業者、青少年和社會流動的問題。

去年已派糖 須提升競爭力

他承認報告的確沒短期紓緩或派糖措施,但認為「糖」於去年已派了不少,包括綜援「出雙糧」、生果金增至每月1000元、公屋免租等,而失業及低收入人士等長遠問題的解決方法,應是經濟持續增長。

他舉例,香港2003年經濟跌至谷底,但在04至08年經濟增長下,非技術工人失業率由一成下跌至3.5%,月入少於5000元的全職勞動人數減少了一半,由16萬減至8萬人,反映市民月薪普遍上升,所以香港未來需要新的經濟推動力,並提升傳統經濟支柱的競爭力,整個社會才能受惠。統計處對本報表示,特首所指的非技術工人,為文員、服務工作、商店銷售人員、工藝、機台、機器操作員、裝配員等。

學者指20萬人月入少於6000

港大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說,曾蔭權引述的數據予人覺得他不知民間疾苦,因現時仍有20萬人月入6000元以下,絕不是小數目,而且現在問題是薪酬兩極化愈來愈大,經濟好轉並沒有令低收入人士受惠。

Monday, November 02, 2009

「抬轎比賽慈善基金」

擺脫海嘯衝擊 抬轎善款求反彈
【明報專訊】每年11月,藍精靈、黑武士等來自全球的卡通經典人物,都會紛紛雲集山頂抬轎,但其實這班「轎夫」,是由銀行、私人企業管理層或普通市民打扮而成,鬥快鬥搶鏡之餘,亦為一眾小型慈善團體籌款。這個名為「抬轎比賽慈善基金」的活動踏入35周年,今年大會以童話故事為主題。去年參賽隊伍「Christine's Friends」,為了紀念一位癌病離世的好友Christine而首次比賽,今屆該隊伍更決定與Christine女兒一起,再次參賽,一圓好友心願。

藍精靈黑武士雲集山頂

慈善基金項目總監李洺圻表示,活動起初由明德國際醫院一位修女發起,1975年開始,參加隊伍僅5隊,每隊規定有8位成員,發展至今參賽者已大增至51隊。比賽分兩條路線,均是由加列山道出發跑回醫院,其中一條較長達3.2公里的路線,以速度決勝負,故消防及警察隊伍是這比賽路段的參加常客;至於另一條路線全程2.1公里,參加者多以出位打扮及特色表演吸引市民,快慢並非重點。

受金融海嘯影響,慈善基金去年籌到400萬元,比2007年少收30萬元。李洺圻稱,籌到的款項,會用來幫助一些僅獲得有限甚或未獲公益金、賽馬會及政府資助的本地慈善團體及非牟利機構,暫時受助機構達42間,但隨善款下降,她擔憂會影響小型慈善團體發展,期望今年能籌到至少400萬元善款。

盼籌400萬元善款

每年參加者都按大會主題設計轎的外型及參賽服飾,今年主題定為「童話故事」,李洺圻解釋,期望市民就算在經濟不景的日子,也要堅持夢想。她說,參賽隊伍不一定只有大企業,例如去年籌款最多的非商業性隊伍「Christine's Friends」,便是由8名女士參加,事緣她們的一名癌病好友Christine很喜歡觀看該活動,但不幸因病離世,故8名好友決定組隊參賽,悼念Christine;今年這班朋友會繼續參賽,還邀請了Christine的16歲女兒坐在轎上,為隊伍打氣。

該活動已截止報名,有興趣的市民可於本月15日上午10時到場支持,以及參與下午舉行的慈善嘉年華。

網民圍禮賓府被阻截

網民圍禮賓府被阻截
不滿政府漠視基層 喊特首下台
【明報專訊】不同團體昨日分別發起「倒曾」行動,其中約70名網民響應網上發起的圍堵禮賓府行動,但在40至50名警員阻截下,只有近10人突破防線到達禮賓府門前示威,抗議特首非民選產生,令基層市民利益被忽略,並促他辭職。

另逾百名購買了雷曼股票掛票據(ELN)的事主,不滿特首沒處理ELN問題,並質疑特首弟婦提早獲得賠償是私相授受,要求特首下台。

政府:重視市民意見訴求

對於網民圍堵中區禮賓府,政府發言人回應稱,特區政府尊重市民遊行及發表意見的權利,並且非常重視當中所表達的意見和訴求,但他們又指示威人士應遵守社會秩序。

警方昨在禮賓府門外「駐重兵」,並封鎖前往禮賓府正門最少4條主要道路,大部分網民途中被截停,只有近10人衝破重圍,走到禮賓府正門外,但在距離入口正門約20米前被警方包圍,雙方對峙逾1小時,其間網民高叫「曾蔭權下台」、「警權過大可恥」等口號,雙方一度發生衝突。四五行動成員古思堯把棺材道具放在禮賓府圍牆上,並在外牆張貼「不該當奴」的小海報。

遊行者:普選才可解決貧富懸殊

修畢社工副學士課程、現正在教院就讀的靈詩,響應Facebook上網民發起的行動到場。22歲的她表示,一向關注貧富懸殊問題,認為現時政府政策忽略窮人,但現行制度下市民無法影響政府,只有實施普選才可解決問題,「如果特首令市民不滿,可叫他下台」。

21歲倉務員林先生說,自己在大學修讀社會學副學士時,深感社會制度的不公平,只有爭取普選,才能解決貧富懸殊。

ELN事主:未能和解元旦再上街

另外,約百名雷曼ELN事主昨日由銅鑼灣崇光百貨遊行至政府總部,在閘上掛上比喻法治及管治已死的黑絲帶,再繼續遊行至禮賓府門外示威,沿途高叫「股票掛未解決」、「黑箱作業」及「曾蔭權下台」等口號。「非迷債小苦主」的召集人簡浩名表示,若在明年1月1日前,特首仍未解決ELN和解及為施政失誤道歉,會再發起「倒曾」的元旦大遊行。

第二屆「香港同志遊行」

內地同志佩服港人勇敢遊行
1800人撐攣直共融

2009年11月02日
【本報訊】一身螢光粉紅,一臉自信笑容。七色彩虹旗下, 1,8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攣人」、「直人」昨攜手上街,參加第二屆「香港同志遊行」。驕傲溢在同志臉上,這一天他們做回自己,大方地公開性傾向。他們沿途載歌載舞,高唱大會主題曲《We are Family》,自然地擁抱、親吻,散播「攣直共融」的訊息。
記者:雷子樂

灣仔軒尼詩道昨日變成同志們的舞台,粉紅爆炸頭、地盤工人、埃及妖后、臉上畫了彩虹旗、額頭寫上「我愛你」……他們響應大會呼籲,以螢光粉紅衣飾作配襯,打扮最令自己感到驕傲、自信的造型,開開心心的上街。「傳開去傳開去,驕傲係會傳染 o架!」一眾特區政府高官都謝絕邀請,遊行人士接力拋動粉紅色大氣球、舞動巨型彩虹旗,大玩 rainbow shower,準備出發。

節拍強勁的歌曲《We are Family》帶領下,同志們高呼「驕傲做自己,同志愛出嚟」,以及"We are lesbian, we are gay",邊行邊扭腰跳舞,前往中環遮打花園。有遊行人士高舉「神也愛同志」,自製彩虹十字架上街。主持人笑說, 10年前她想參加同志遊行,要獨個兒跑到歐洲,幸好 10年後的今天,香港已是第二次舉辦同志遊行。

除了來自歐美、台灣的遊客外,大批來自廣州、深圳、成都的內地同志特別來港上街。深圳的女同志小豬說,她很佩服香港有這麼多同志勇敢地站出來。她指內地同志不能像香港這樣搞大型巡遊,最多只能在酒吧開派對。她說同志戀人在一起,同樣有付出、有承擔、有責任,彼此一路走來,比常人走得更艱難,「好佩服今天可以站出來做自己!」

「一路行一路播音樂,停下跳舞,除咗喺電車度有人鬧『基』,唔覺得有乜歧視。」香港大學學生阿佩不是同志,昨日也參加遊行以示支持。澳洲遊客Allan Smales是當地同志社區電台的節目主持,他「巧遇」同志遊行,馬上穿梭於彩虹旗海中,不停採訪。他說澳洲約有10個不同的社區電台作公共廣播,以同志電台的聽眾最多。

許鞍華任彩虹大使

導演許鞍華擔任遊行的彩虹大使,昨身穿粉紅色Polo恤,現身遮打花園撐同志。她認為歧視是很無形的東西,大家需要更自覺,「有時我哋自己會歧視自己,例如我覺自己老囉。」對於高官拒絕現身支持,許鞍華說他們也有自由。

投資銀行家打正旗號支持
【本報訊】辦公室內,同志或許不敢吐露身份,但在投資銀行界內,他們毋須掩飾。昨日一片彩虹旗海下,一張印上「LGBT銀行同業聯會驕傲愛上街」的橫額份外搶眼,橫額上印有美林、高盛、摩根大通、瑞銀的標誌。這些「大行」除在全球展開業務,一班同志投資銀行家更在世界各地組成聯會,互相聯誼並爭取權益。

香港會員不斷增加

LGBT 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及變性人(Transgender)」的英文縮寫。聯會成員Anshuman Das表示,他們高舉銀行業的旗幟上街,是希望向業內的同志員工傳達強烈訊息,告訴他們在業內有強大的支持。他不認為銀行會歧視同志員工,因公司內都有清晰的反性傾向歧視政策。另一成員 Richard表示,聯會近年才在香港運作,區內的會員正不斷增加。

Sunday, November 01, 2009

包圍禮賓府「倒曾」700網民支持

「失落第四代」發動今圍禮賓府
控訴社會不公平 「預被拉」
【明報專訊】數十年前國民政府太腐敗,青年高喊﹕「處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投身組織革命隊伍。數十年後,28歲的Bill一直溫良恭儉,從不參加示威遊行,但一場金融海嘯令他改變。上周起,他在網上號召市民包圍禮賓府「倒曾」,獲700網民支持,但他直言行動未向警方申請,「我預畀人拉」。

Bill的人生原本很平凡,12年前在香港教育學院(IVE)畢業後做電工學徒,之後到內地工廠帶領電工小隊,月入2萬元。金融海嘯後他被「炒魷」,年輕力壯理應不難搵工,但他發現,昔日令他能向上爬的「學徒制」階梯已無聲消失。

學徒制消失 全行變外判

「全行都變成外判,人工低好多。」他試過應徵10多份工作,包括看更,但若非面試失敗,就是待遇不合,「試過見Office Boy,面試有中英文卷;我有幾年經驗,對方開價6000元」。他現靠打散工維生,運輸、鋪電線什麼都做,每月開工26天,月入7000幾,不足以前一半。他覺得,金融海嘯是老闆借口減人工的良機,「家經濟好番,我唔覺我有分享到成果」。

政府宣傳片中的年輕人全都朝氣勃勃前途瑰麗,但Bill眼中的前途是灰色一片,他住荃灣套房,月租3000元,再扣除基本生活支出3000多元後,已無力供養父母。現時公屋每月入息限額7400元,他亦剛好無資格,「咁後生唔想綜援」。

Bill的父親做地盤,母親做清潔,昔日有能力幫輕家庭負擔,現在60多歲的父親仍要到地盤開工養自己。去年他仍有18萬元積蓄,失業期間「食穀種」,加上父親之前受傷求醫,積蓄用掉一半。買樓?「與我無關。」成家立室?「拍拖好多年,但現在唔諗喇。」

「知識型經濟、終身學習」,上一代常常把這些詞語掛在嘴邊。Bill想不明白自己應如何進修,朝九晚六工時長尚可接受,但可以報讀的課程不忍卒睹,「乜副學士,都係政府搞出等失業率唔好咁高,邊個高官仔女會讀?有無認受性?」「我想做電工之嘛,有牌有經驗,仲點進修?」

網上發起 700人支持

Bill慢慢覺得這個世界有問題,他由上周起,在Facebook和網上討論區發起「11月1日燈膽權『我忍夠你啦』倒曾包圍禮賓府大行動」,矛頭直指特首曾蔭權,他在網上呼籲時強調行動自發,沒向警方申請,參加者有被捕風險,結果在Facebook有700個「不畏死之徒」加入。

盼有權投票 踢走不滿政府

他表示難以估計多少人真正現身,下午5時開始的活動不會有組織,除了包圍禮賓府外一切行動自由,「我不過希望有權投票踢走唔想要政府,呢個社會可以公平些」。

活動發起初期,他估計無人響應,自己多會孤單被捕。他自製了一些倒曾海報樣本放上網,豈料有網民認真對待把海報影好到處張貼,「我聲音一向無人重視,畀人標籤我只係網民,今時今日,其實網民咪即係市民」。

昨日萬聖節也是Bill的28歲生辰,但他仍要上班,幫大企業外判公司修理電線,晚上放工,他獨自走到街上默默貼海報、派傳單。

明報記者 古治雄

同性戀團體遊行爭取權益

同性戀者遊行爭取權益 (15:25)
本港的同性戀者團體,下午由灣仔修頓球場遊行至中區遮打花園,爭取同性戀者權益。

遊行人數約約四百人,身穿粉紅色衣服,手持象徵同性戀者的彩虹旗幟,部分人來自台灣和內地,他們表示要爭取同性戀者權益,要求消除歧視。

(即時新聞)

第5屆慈善跑樓梯賽

七旬翁27分鐘征服中環廣場
75層慈善跑樓梯賽 快去年4分鐘
【明報專訊】倪雲青,72歲,昨天第二次參加慈善跑樓梯大賽「匡智競步上雲霄」,以26分58秒跑完中環廣場75層共1688級樓梯。老了一歲,卻比去年再快了4分3秒。倪伯伯說﹕「人呀,在世上很快,多多少少要做對人有益的事情。」他希望透過參賽引起大家對智障者的關注,「其他沒有什麼想到」。明報記者 雷樂行

活動今年已是第5屆,有43隊參加團體接力賽及22人參加個人賽,計劃籌得100萬元,支持其學生午膳資助計劃、訓練酒店和公教育等活動,改善智障人士生活。

練氣功 賽前熱身跑1600米

倪伯伯參加的是男子組個人挑戰賽,20名選手中許多是身材魁梧的外籍人士。起跑前問他有沒有信心?他說﹕「跑最後也不怕羞。」

在48樓再遇倪雲青,他攀扶手喘氣,但堅持一步兩級的往上跨。賽後問他感覺如何?只說「覺得好餓」,忙去拿小蛋糕。原來倪伯伯「忙碌」非常,今早除了一如以往練氣功,還特地為賽事熱身跑了1600米;中午到觀塘的老人中心表演華爾茲,連午飯也來不及吃就來跑樓梯。

夜晚再去跳舞 「生活充實點好」

他嘴邊帶一點蛋糕碎屑,以濃厚上海口音興奮的說﹕「一天最好有36個小時!」他本來家住上海,但由於妻子在港,3年多前移居過來;來港後學習華爾茲、Cha-cha、拉丁舞、狐步、森巴舞等,還有爬山、溜冰、游泳、健身;跑完75層樓梯,昨晚還去沙田的社區中心跳舞。倪伯伯打開塞得脹鼓鼓的背包,入面是一袋袋膠袋包好的衣服,皆因他今天得換三雙鞋、三條褲、兩套衫。

在場工作人員說,倪伯伯去年才剛完成賽事就忙回家湊孫;今年則趕去跳舞。雖然忙碌,但倪伯伯說﹕「生活充實點好……等到老天爺要來找你就沒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