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3, 2009

社企形式居家安老計劃

梁智鴻倡增癡呆病人安老院
研居家安老計劃 減院舍需求
【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改善安老院舍輪候時間,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指出,委員會未來擬進行兩項研究,包括研究增建為癡呆症病人而設的安老院舍,以及研究以先導計劃推動「居家安老」,以社企形式提供度身訂做家居照顧服務吸引長者,減低對安老院舍的需求。

現癡呆病人安老院輪候兩年

現時本港只有少數針對癡呆症病人而設的安老院,但輪候期可長達兩年,梁智鴻接受專訪時認為,本港老人癡呆症患者愈來愈多,光纖之父高錕患病亦令大眾更關注,他將在委員會會議上倡議研究增建這類特別院舍,透過及早介入減低患者的退化速度,並可考慮設立不同療程,如利用味道、觸覺刺激患者記憶。他指出,患者通常習慣依賴一名家人,令家人需24小時貼身照顧,比患者更辛苦,希望院舍可為他們提供援助。

另一方面,梁智鴻認為本港人口不斷老化,安老宿位根本「加幾多都唔夠」,但要應付需求不止是政府的責任,同時要「兩條腿走路」,推動居家安老,減少入院舍的長者人數。他表示,外國入院舍的長者只佔整體約2至3%,但本港的入住比率卻達5至6%,或與家居照顧服務未普遍有關。

梁智鴻續稱,現時社會福利署、不同社福機構均有提供一些上門護理服務,但時間欠彈性,未必符長者要求。

社企形式服務 護老員上門照顧

他又說,現時家居照顧服務多是福利及義務性質,但海外如日本則有提供「一條龍」護老服務,成立社企當成一門生意提供服務。委員會將研究先在一區推行先導計劃,透過社福機構成立社企,為長者「度身訂做」彈性家居照顧服務。上門的護老者更可成為一種職業,協助餵食等工作,不再是傳統「阿仔照顧阿爸」的模式,「到長者身體機能太差時才入住安老院」。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總幹事馬錦華認為,家居照顧是世界大趨勢,本港亦有愈來愈多私營公司針對中產長者提供有關服務。不過,先導計劃應先考慮長者是否可承擔價錢,並考慮收集捐款以提供服務予較貧困的長者。

明報記者 賴月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