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11, 2009

街頭違法籌款投訴倍增

街頭違法籌款投訴倍增
合法「月捐」無證發 募捐者屢受質疑

2009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金融海嘯打擊不少受資助機構的財政來源,違法或具爭議的籌款活動亦隨之增加。社會福利署透露,過去半年需轉介警方調查的懷疑非法街頭籌款活動個案達31宗,較上一年同期大增一倍。

另一方面,合法的「街頭自動轉帳月捐計劃」亦因不受監管、不獲批發籌款許可證,致屢受市民質疑。學者張超雄認為當前種種問題,反映現法例已過時,他促當局修例加強監管籌款,保障善款運用(見另稿)。

申請街頭籌款個案增加12%

慈善社福機構為開源而申請街頭籌款個案有增加趨勢,記者按社署新聞稿統計,2009年首4個月有232間機構獲批在街頭籌款,較08年同期增加12%。

金融海嘯在去年9月開始衝擊香港。社署透露,由去年9月至今年2月的半年內,曾把31宗涉沒籌款許可證而在公眾地方籌款的活動轉交警方調查,較上一年同期的15宗增加1倍。不少籌款團體的可疑舉動,亦易令市民失去信心。

籌款須展示許可證

關注動物組織「希望貓狗天地」負責人周小姐透露,以往在尖沙嘴柏麗大道曾見數名疑似菲籍婦女手執受苦兒童相片,在街頭向遊客搭訕及募捐,估計屬非法籌款。當她上前查問她們有否合法籌款許可證時,數名婦女即拔足逃去。

周小姐亦目擊有機構公開籌款時,涉嫌違反社署指引。她去年11月在荃灣街市一帶合法義賣時,兩度目擊另一團體10多人以某長者中心名義在附近籌款,因該團體沒制服亦沒橫額,非常可疑。

社署原規定,公開籌款者必須展示籌款許可證,並只能在許可證指定地點籌款;周小姐當時上前欲查看許可證,卻遭對方惡言拒絕。周小姐報警及致電社署查詢,確定社署該天並無批准該團體在荃灣籌款,即有人涉嫌違反許可證規定,其後警員到場一度帶走長者團體一眾人等調查。

另一邊廂,籌款顧問公司集善替慈善機構如無國界醫生在街頭向市民推廣「街頭月捐計劃」,按月以自動轉帳捐款予慈善機構,性質雖合法,但「集善」創辦人趙錦霞直言不時被市民質疑。

團體贊成月捐計劃亦要申請

社署認為這類非現金籌款活動,毋須申請籌款許可證,但當「集善」的職員在街頭游說捐款時,不少市民都詢問何以沒有社署籌款許可證,質疑是否非法籌款,職員常要費一番唇舌解釋。因此,趙錦霞亦贊成社署監管街頭月捐計劃,如規定須申請籌款許可證。

對於籌款各種問題,社署回應時提醒市民捐款時,應充分了解有關慈善機構信譽、運作和籌款目的。社署指出,在公眾地點收取捐款(或售賣或交換徽章、紀念品)的公開籌款,依法需要向社署署長申請許可證。如籌款活動只是透過呼籲市民填表授權銀行透過銀行戶口或信用卡每月向機構捐款,則上述條例並不適用。

明報記者 賴月玲 陳志偉

規管政出多門
學者促簡化

2009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現時本港規管籌款法例政出多門,申請程序繁瑣,一般公開籌款要向社會福利署申請籌款許可證,慈善獎券銷售則要找影視處審批,而街頭籌款更要先向地政總署申請許可;籌款者的申請手續既繁複,捐款者亦難辨真偽。另一方面,稅局批出「免稅」慈善機構資格卻被指過分寬鬆,善款監管成疑。其實法改會2007 年已成立小組委員會檢討慈善組織法律規管架構,但至今未有建議。

熟悉社福界的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張超雄直言,他曾不止一次遇到不明來歷的機構在街頭籌款,雖然可疑機構確有「免稅」身分,但其慈善性質成疑。

張超雄關注會否有機構魚目混珠,藉籌款牟私利。故他建議當局應以「一站式」方案,處理「免稅機構」及籌款活動的申請,他希望政府簡化籌款申請程序的同時,亦可加強慈善機構資格的審批,以保障善款運用。他又指出,每月自動過數的月捐計劃,涉及善款金額一般遠比傳統街頭籌款為多,沒理由不受監管,社署至少應要求籌款機構申請籌款計可證。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