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07, 2008

張超雄: 醫療券註定失敗?

醫療券註定失敗?
《星島日報》雙龍會 2008年5月1日
張超雄 立法會議員(公民黨)

醫療券出爐之初,社會上流行一種說法 -- 醫療券除了是回饋長者的「福利」,還是將來推動公私營醫療協作的試金石,任重道遠。當時局長更明言要以醫療券試行「錢跟病人走」,以縮短公立服務的輪候。然而,在最新的醫療改革諮詢中,只見官方再三強調會檢討計劃的資助範圍,計劃作為醫療改革的試驗反而消退不少。

官方取態的微妙轉變,或許可以從一個調查中找到線索。港大社工系聯同明愛最近便訪問了二百多名中西區長者,得出一些有趣發現。

首先,醫療券未能帶動更多公營醫療服務使用者轉投私營市場。調查發現,即使可獲每年250元的資助,仍有多達半數長者表示不會(45%)或暫不考慮 (5%)因此轉投私營市場,原因不外乎認為在扣除醫療券的資助後,私家收費仍然昂貴(64%),以及公立服務收費便宜(50%)等,反映醫療券出手太低,長者大多認為並非一兩次便可將病看好,憂慮轉看私人醫生帶來長遠負擔。

調查亦顯示,醫療開支越大者,反而越不傾向使用醫療券。在患有四種或以上慢性病的受訪長者中,只有47.9%表示會使用醫療券;相反,沒有任何長期病患的則有71.4%,顯示沒有慢性病的長者較患有慢性病的更願意使用醫療券。這可能是由於患有長期病的長者醫療使費較高,一向依賴公營部門,醫療券遠遠不能抵償轉投私營服務的額外開支。換言之,醫療券對有真正醫療需要者幫助不大,亦無助將穩定的醫療需求向私營市場轉移。

假如運用公帑應確保最缺乏社會資源的人受益,那麼醫療券便是反面示例。調查發現,收入越低的長者,使用醫療券的意慾反而越低。在月入少於1,500 元的長者中,只有50.6%表示會使用醫療券,月入3,000元或以上的反而多達63%。而在這些月入3,000元或以上會使用醫療券的長者中, 55.2%本身已有惠顧私家醫生,月入低少於1,500元平日會惠顧私家醫生的長者,則只有27.9%,可見收入較高的長者較傾向使用醫療券,而這些長者原來已是私營服務使用者。這個現象反映醫療券未能打破固有的醫療服務使用模式,只能為較有能力有使用私營服務的長者提供額外「獎賞」,低收入的長者由於較少或沒有惠顧私人醫生,醫療券對他們並無太大裨益。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表明會使用醫療券的長者中,52.9%承認是抱著「用得唔好?」的心態。可以預期,當所有醫療券用罄,他們便不會再使用私營服務,對轉移公營需求幫助有限。

要推動醫療服務使用的範式轉移,政府除了必須提供遠較目前250元為多的金錢誘因,其實首先需要一個公私營醫療協作平台,例如雙方病歷得以互通,較有能力而有長期醫療需要的長者,才不會因憂慮病況跟進而對私營服務卻步。在這方面,政府在最新的諮詢中才提出建立電子健康記錄互通系統。在目前公私營醫療體系基本獨立運作的前題下,醫療券的試驗根本難見真效。

同樣由於缺乏前期配套,醫療券高達6,800萬元的行政費便變得不合情理。目前政府的醫療改革諮詢仍只能就公私營協作進行原則性探討,未有較具體計劃方案。假若政府在這方面已有較清晰的目標,那麼醫療券電子平台的建立,便該可作為推動公私營協作的一部份,醫療券甚或可在既有方案上發展一套可供操作的平台。這樣,醫療券便可配合整體醫療改革,其龐大的開發及行政費或能變得較有依據。現時已有不少特別是專科醫生的私營服務提供者表示不願為醫療券大費周章,顯示私營市場仍未準備為公私營協作提供試驗場。

醫療券作為一種「福利」,有需要者認為不敷應用,無需要者又覺得微不足道;而作為醫療改革的試驗,則醫療券的角色更是尷尬,無助吸引長者改變固有的醫療服務使用模式。在未有做好各方面配合前,這樣的試驗,幾乎從開始便註定會失敗收場。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