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30, 2007

環團呼籲市民捐舊電視

大批電視將因數碼廣播被棄 (12:33)
2007年12月30日

數碼廣播明日啟播,環保團體地球之友的調查顯示,有近50萬部電視機將會被丟棄。

地球之友本月訪問逾1000名市民,18%市民表示會在兩年來購買新電視機,好能收看數碼廣播。過半數人現有的電視機使用不足6年,部分人擔心未有收看高清電視廣播而打算買新機。

地球之友呼籲市民買新機前,留意寓所所在地區能否接收數碼廣播,並將舊機捐出。

傷殘青年協會

殘疾團體斥港府只立法不規管
瑞典首都爭取兩年後成最無障礙城市

2007年12月30日

【明報專訊】「City for All」(所有人的城市)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施政理念,政府提倡殘疾人士和輪椅使用者應同等使用各種公共設施,遂每年額外斥資1億元,在路面安裝引路徑和將公共建築的大門改裝為自動開關等,爭取2010年被評為全球最無障礙首都。香港無障礙設施條例與瑞典相若,但殘疾團體不滿政府「只立法不規管」,殘疾廁所常常淪為大廈雜物房,促政府嚴厲執法。

斯德哥爾摩在1999年宣布落實無障礙計劃,到2010年便要成為全球最無障礙首都,市政府遂成立專責小組,監管所有政府建築、交通工具及私人發展商引入無障礙通道的情。小組負責人Pernilla Johnni表示,計劃主要涵蓋所有路面設施,包括所有路口須削平路邊石方便輪椅上落,盲人引路徑要貫穿大小馬路,各類階梯邊緣要有色彩強烈的警告條及加建斜道等。

就算極具保留價值的古蹟建築亦要為殘疾人士提供方便。在已有80年歷史的市政廳,政府在古式大門亦加裝自動開關系統,方便輪椅使用者出入,分隔廳房的梯級亦要改裝為斜台。在展覽古船歷史的瓦薩博物館,視障人士亦獲特殊待遇,可進入禁區親手觸摸一艘逾300年歷史的古戰船,了解船隻構造。

Peter Lund赌n-Welden表示,2010年目標有助社會凝聚無障礙城市共識,但政府仍須在未來3年訂下具體指標,量度斯德哥爾摩的無障礙設施是否達世界第一水平。

廁所淪為雜物房 促政府嚴厲執法

香港早於1985年已規定所有新建的商業樓宇須為殘疾人士提供通道設施,到1997年推出《設計手冊: 暢通無阻的通道1997》,規定所有1997年後落成的樓宇要符合無障礙水平,但所有97前舊樓則不受監管。

傷殘青年協會義務司庫陳錦元稱,雖然法例推出多年,但社會的無障礙意識仍落後於歐洲社會,例如不少殘疾人士廁所被業主改為雜物房,或設計不合標準,政府卻無嚴格規管。

傷青會過去2年在灣仔、觀塘及黃大仙3區巡察區內無障礙設施,發現其中170個設有梯級的進出口中,逾九成梯級沒有合標準扶手,八成梯級邊緣沒有警告條方便視障人士。在160個殘疾人士洗手間中,48%坐廁高度不當,令殘疾人士「得物無所用」。

陳錦元指,報告顯示很多發展商和大廈管理者沒有嚴格遵守法例,設施日常管理亦欠佳,促請政府明年研究修例時,加強執法效力,並將條例擴闊至3.4萬幢97年前落成的舊樓。

明報記者 賴偉家

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環保觸覺」調查

調查:招股書浪費紙張未改 (13:24)
2007年12月27日

環保團體「環保觸覺」調查發現,上市公司用大量紙張印製招股書的情況未有改善。

調查搜集了74間上市公司的招股書,平均每本有500頁,重逾1公斤,推算要用1.5萬棵樹。

「環保觸覺」批評上市公司未有盡社會責任支持環保,又要求證監會審批公司在上市申請時要加入環境影響評估的要求。

社會企業挽救天水圍?

天水圍續成關注區
特首重點推綜合發展計劃

2007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今年10月中天水圍天耀鸷再發生3屍倫常慘案,令天水圍區成為社會各界聚焦點,希望為這個「悲情城市」尋找出路。這是07年的社福界重要事件,預計08年天水圍區會繼續成為大家關注地方,連行政長官曾蔭權亦在較早前高調表示,會在天水圍區進行綜合發展計劃,為區內居民提供一條出路。

自慘劇發生後,天水圍區民居曾自發地發起大遊行,要求社會及政府關注區內長久存在的社區設施不足、交通費昂貴等問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馬時亨更在月中聯同多間機構、四大商會等30名商界高層代表到天水圍考察,了解可如何發展該區。

在政府高度關注下,不少商家亦紛紛配合,例如在區內舉辦招聘日,連帶遊戲商亦特別安排為天水圍區舉行遊戲展。

前瞻08年,曾蔭權較早在社會企業高峰會上表示,建議由政府提供土地開辦一些既可提供就業,又可滿足地區需要的設施,例如長者住宿單位、旅館式設施的綜合發展計劃;社區投資共享基金亦會特別增撥資源在區內開展不同社區計劃。

元朗大會堂 (an NGO)

居港尼泊爾人辦文化周
2007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現時居港的尼泊爾人數約1.9萬,大部分是港英時代受聘來港的「鲔喀兵」後代,97回歸後多選擇在港定居。由於舊日的軍營位於元朗,這班退役軍人和後代主要聚居於此,令元朗成為居港尼泊爾人的大本營。

趁覑聖誕,信奉印度教與佛教的居港尼泊爾人也乘公眾假期舉辦每年一度的「尼泊爾文化周2007」,主辦單位Nepali Kala Mandir(尼泊爾語,意為Arts Temple)成員Kamala Rai說,尼泊爾人在港多擔任基層工作,假期不多,每年聖誕期間的尼泊爾文化周,可算是他們一年中最大規模的聚會。

今年是第三屆舉辦文化周,日期由12月25至31日。昨日是活動的第二天,200多名尼泊爾大人小孩穿上民族服飾在元朗巡遊,到達元朗大會堂後更進行歌舞表演。Kamala說,大部分居港的尼泊爾裔人多是在香港土生土長,小孩子更不熟悉尼國文化傳統,文化周除了為凝聚鄉里,也為給孩子一個認識自己民族的機會。

梁文道﹕市建局的「假包山」

市建局的「假包山」/文﹕梁文道
2007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過去兩年,關於香港「保育」運動最大的迷思之一,就是所謂的「文化特色」了。很多人以為各式各樣的保育和規劃行動的目的就是保存那雖不能準確描述,但大家都能領會的老香港風情;那種陪伴你我成長,曾經包圍覑我們的一種氣味、聲音與景觀。而這一切加起來,就是正在消逝中的老香港了。再看世界各大城市以及過去20年來十分興盛的文化旅遊,我們就知道原來文化特色還是種能夠吸引遊客能夠創收的無形資產。所以保留文化特色不僅僅是為了懷舊,也不僅是為了替呆板的街道帶來一點生趣,它還是一種在經濟發展上很進步的事。這,或許就是曾蔭權在施政報告裏所說的「進步發展觀」了。

市區重建局最近公布了一連串惹人注目的舊區重建方案,其中一個是把旺角的「波鞋街」變成商場式的「體育用品城」,另外三個則全都集中在灣仔;它們分別將是「喜帖街」(利東街)變成「姻園」,完全保留「藍屋」,以及部分重建灣仔街市。

同為公共機構,市建局和旅遊發展局最大的不同在於後者一向給人「門高狗惡」的感覺,不擅處理媒體關係,所以近日一旦傳出醜聞,難免遭到一沉百踩落井下石的厄運。反觀市建局,不只長期把精力投注在公關經營,而且還很懂得包裝項目博人好感。就以灣仔這三項計劃來說吧,同時推出它們的好處就是給人一種市建局已經明白了「保育」的重要,盡力做到「發展與保育」的平衡。對許多不太滿意香港市區重建方式的人來講,完整留存「藍屋」當然值得肯定;而灣仔街市在有發展商參與的情下也能勉強算是「打個和」,不過不失了;至於利東街的改造,雖然少了街坊一直要求的參與規劃的元素,也叫做有點「文化特色」。三者加起來看,再不濟也不至於要全盤否定吧。

然而,把利東街變成「姻園」,就真能算做可以接受甚至成功的重建方案嗎?首先,我們要注意的是這條「喜帖街」的特色固然是與婚嫁有關的請帖印刷,但它和「姻園」推銷的「傳統婚俗文化」以至於「一條龍式的婚姻服務」根本是兩碼子事。名字本來已經取得夠沒有創意夠土氣的「姻園」,與其說是擴大強化的「喜帖街」,倒不如說是另一個(淪為拍結婚照勝地的)數碼港。因為利東街以及灣仔一帶除了以印刷喜帖聞名之外,其實沒有其他任何值得誇耀的婚嫁配套服務,更不消談傳統婚姻文化的特色了。其次,利東街真正有趣的地方是許多商舖保存了前店後廠的小作坊傳統,所以不只請帖,他們還承辦各式印刷品。反觀「姻園」的構思則根本排除了小作坊小工廠的生產程序,只不過是一個以消費為主的場所罷了。

大家切莫以為「波鞋街」變身「運動城」,「喜帖街」化作「姻園」,是什麼前所未見的新點子。可還記得遷入西港城的「花布街」與升級為「雀鳥公園」的「雀仔街」嗎?這兩個計劃當日也曾被有關部門宣傳為「傳統文化的新生」,有些論者還稱之為更現代化更有創意的設計。結果呢?今天大家走進西港城,可曾見過昔年「花布街」的盛?去問問「雀鳥公園」的商舖,是以前的生意好還是現在的生意好呢?在香港這個標榜自由經濟,尊重市場自主的地方,我們偏偏對許多自然集聚的行業視而不見,總以為可以改造它們甚至搬遷它們,總以為它們能夠在由上而下的有形之手的規劃底下復活新生。難怪政府當年可以毫不客氣地幹掉了上環的「大笪地」,然後在經濟低迷無計可施之際又人工地憑空再造一個「大笪地」出來。最後這個新「大笪地」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為什麼這等重建大計無一不以失敗告終?原因是主事者忽略了那些行業的地緣條件;忽略了其中脆弱而敏感的連繫;忽略了小商戶不是大財團,欠缺再造新市場所需的龐大財源和組織能力。

更重要的,是利東街居民一直要求的根本不只是什麼保存「文化特色」,而是社區規劃的參與權。可是一向擅於做「騷」的市政局一直拒絕他們提出的重建方案,連打開門對話協商的機會也不給。直至近日,新上台的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落區關懷」絕食抗議中的商戶代表「May姐」,也只不過是自說自話,完全不回應居民商戶的任何訴求。可笑的是,他表示利東街已成「死城」,再不動工重建會不利經濟發展,好像完全忘了利東街變成「死城」的兇手正正就是市建局自己。如此「落區」,如此「會見街坊」,除了是做給傳媒欣賞之外,我想不出還有什麼實際功用。

「保育運動」所說的「文化特色」不是一件外衣,不是可堪懷舊的文化風情,而是身處社區網絡中的住民長久踐行所經營出來的可感風貌。往日「喜帖街」的艷紅色彩不是居民和商戶刻意塗抹以吸引遊人的招牌,而是他們工作方式的必然成果。今天市建局的作為不只曲解了「喜帖街」的文化特色,以為數碼港般的「姻園」就是「喜帖街」;還徹底斬斷了所謂「文化特色」與社區和行業的原有連繫,打算重走西港城與雀鳥公園的老路。

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以一般人很容易接受的「文化特色」掩蓋了利東街居民提出的重建方案的真正訴求,那就是每一個社區的住戶皆有權參與該社區的重建與再規劃。有些朋友曾經善意地提醒「保育運動」的參與者,認為「文化特色」說得太多會陷入「本質主義」的謬誤(雖然我其實不大明白「本質主義」在這裏指的到底是什麼),更容易被人反過來利用。現在看來,市建局用的恰恰就是這一點,讓大家以為它保留了利東街的「文化特色」就是保留了利東街,至於唐樓的拆與不拆,未來的商戶與居民還是不是原來那批人,統統變得無關宏旨。

不過,任何在過去數年以來關心利東街命運的朋友,任何詳閱過有關「保育運動」文章的讀者,都應該知道保留「文化特色」從來就不是我們的唯一訴求。「文化特色」是「保育運動」的耀目亮點,但「文化特色」離不開社區的存在,正如長洲的「搶包山」離不開當地的傳統信仰與地區組織。記得旅遊發展局曾經在中環搭建「包山」以吸引遊客,結果惹來「假包山」之譏。其實市區重建局現在要在利東街做的正是一座「假包山」,而且還是一具十分拙劣的「假包山」。

梁文道
牛棚書院院長

Wednesday, December 26, 2007

中國七千多萬農戶獲小額貸款

七千多萬農戶獲小額貸款(17:19)
2007年12月26日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稱,迄今已有7800萬農戶獲得小額貸款,佔全國農戶的33%。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農村用戶貸款餘額是12300億,其中小額的信用貸款是2100億,農戶聯保貸款餘額是1300億,授信農民超3億。

蔣定之今日在中國(海南)農村小額信貸國際論壇說,家庭為單位的聯產承包生產方式是中國農村小額信貸的法律制度性基礎﹔尊重農民的信用是農村小額信貸值得發展和成長的基本前提,中國的實踐證明,農民很講信用,特別中國農村特殊的血緣、親緣和地緣關係,決定廣大農民對個人聲望信譽,對家庭聲望信譽非常珍惜﹔同時,農村經濟發展階段性特點,使得中國農村小額信貸發展具有良好廣闊前景,發展小額信貸,也是壯大金融市場的要求﹔中國固有的農村基層組織系統,是支持和配合農村小額信貸發展的重要基礎。

他特別強調,中國正在農村開展創建信用戶,創建信用村,創建信用鄉的活動,將講信用額度作為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重要條件,對廣大農戶進行信用評定,促使農民講誠信度成風。

動物地球投訴警方

保護動物團體再轟警方(15:57)
2007年12月26日

保護動物團體動物地球表示,警方對虐待動物投訴態度敷衍,並無全力追查案件。

該組織表示,上星期日在旺角發現一隻四個月大的貓,被人用橡筋勒緊腰部,身體嚴重潰爛,他們批評警方不重視虐待動物案。

關注自然生態網站

大埔建泳灘被轟倒錢落海
耗1.3億 網站斥損生態不利泳客健康

2007年12月26日

【明報專訊】昨日聖誕節,約40名關注自然生態的網友齊集大埔大美督,反對土木工程拓展署擬斥資1.3億元在龍尾灘建全長200米的人工泳灘,以「倒錢落海」諷刺政府浪費公帑「建臭灘」,原因是該區水質大部分時間均被評為極差和欠佳,興建海灘或影響泳客健康,而工程亦會破壞該處的自然生態,又質疑當局的環評「不盡不實」,如網友在龍尾灘發現的稀有魚類北方沙鰍,環評報告便未有提及。

網站發言人黃志俊指出,雖然政府提出以渠務工程改善該區水質,但由於龍尾位處吐露港內海,其天然地理位置令海水循環較差,加上附近並無污水處理設施,附近民居的污水直接排出海,質疑政府的改善工程無法令水質變好,如興建海灘予市民。便是「不負責任」,更會影響市民健康。

環保人士:長期水質欠佳

工程的環評報告指出,今年3月至9月泳季,龍尾海灘的水質有38%的時間屬極差,43%屬欠佳,19%屬一般。環保署資料顯示,在水質欠佳的泳灘游水,每1000名泳客中就有11至15人有輕微疾病感染,如肚屙不適。

是次活動由香港自然生態論壇一批網友發起,共有40名網友響應出席,眾人高呼「反對填海建臭灘」,當中不乏一家大小。他們用魚絲穿起假鈔票倒進海中,諷刺興建沙灘是浪費納稅人金錢,即使興建護沙堤亦未必可預防海沙流失,建議政府應善用環境設立生態教育中心。

具生態價值 指環評失實

黃說,土木工程拓展署的環評報告指該處屬「低生態價值」,是不盡不實,9名網友於上周六晚趁退潮到該處觀察4小時,發現生物種類達50種,單是蟹已有10多種,遠高於環評報告所指的只得3種,當中亦包括稀有魚類北方沙鰍,加上該處與具特殊科學價值的汀角紅樹林只相隔不足500米,生態價值不容低估,興建沙灘亦可能破壞汀角的生態環境。

北方沙鰍極稀有

臨時區域市政局早於9年前提議在龍尾發展泳灘,由於新界東除了西貢以外並無泳灘設施,大埔區議會曾於04年要求早日落實工程,特首曾蔭權亦於今年7月到大美督視察龍尾發展人造泳灘的進展,預計在2010年底完成,環保團體長春社曾表示反對計劃,擔心破壞環境。

網友陳小姐昨日推掉聖誕派對的邀約,選擇跟丈夫和女兒一同到龍尾反對政府興建海灘,她說,對政府的決定感到詫異,質疑是否真的有此必要。她以前也曾到該處掘蠔和青口,她慨嘆香港將從此少了一個生態旅遊的景點,帶同女兒前來,是希望她知道愛護環境的重要。

「飯盒回收機」

橋王與行動派:失敗慣了
2007年12月26日

【明報專訊】飯盒回收商不惜自掏腰包,出資百多萬元設計「飯盒回收機」,卻因收回的飯盒不足,每月虧本,為何他們仍堅持「蝕本經營」?回收商盧添發及張志明表示,兩人試過教人「摺膠袋」、設計廢物回收箱、回收玻璃樽……多年來失敗慣了,不過,這兩名「土產」環保先鋒異口同聲地表示,相信政府會幫助他們。

宣傳「咖喱角摺袋法」 方便回收

盧添發在這行頭十幾年,經常有「妙想天開」的創新發明來推廣環保,例如,去年初盧添發首創「咖喱角」摺膠袋方法,到商場教市民將膠袋摺細,以縮減體積,方便在回收桶收集,增加運輸效率。

早在2005年,盧添發已自行設計玻璃纖維的廢物回收箱,替私人樓宇各樓層逐一回收廢物;去年,他又回收廢玻璃樽,化作代替地磚的廉價建築材料。最近他經常出入全港中小學,推廣學生踏單車來推動太陽能發電。

盧添發「鬼馬」主意很多,他的拍檔張志明則為「行動派」。出身工程界的張志明,將其專業範疇活用於環保事業,3年前全力投身環保工業,在元朗開設工場,回收塑膠。

公司倒貼2毫為環保

德漢莎附屬公司倒貼2毫為環保
2007年12月26日

【明報專訊】飯盒回收商表示,現時每日學校丟棄的塑膠飯盒近33萬個,粉嶺工場現時僅處理大約棄置量的十分之一,即每日3萬個。

德國漢莎航空的一間附屬公司是學校午飯供應商,遂與飯盒回收商簽訂了協議,願意「污者自付」,自行支付丟棄垃圾的成本,每月付予飯盒回收商1.5萬元。漢莎稱,他們每丟一個飯盒,成本為兩毫,而飯堂買一個簇新的飯盒回來,則需要7毫。飯盒回收商稱,現時每月虧損逾13萬元。由於現時只得一間飯菜供應商合作,「飯盒回收機」只運作3小時,產量未達飽和,相信最高目標是每日10萬個飯盒,屆時公司應可自負盈虧。

環保社企 知易行難

兩位中年漢一部回收機
看環保工作之知易行難

2007年12月26日

【明報專訊】如果說政府不重視環保,不符合事實,因為第三屆特區政府設立環境局,以政策局的規格專職環境保護工作,說明政府對環保的重視。另外,本港不乏從事環保事業的人,儘管他們從生意覑眼,但是能夠讓投資者賺錢而又有益於環境保護,何樂而不為?因此,官民在環保方面其實有高度共識,但是本港環保領域的一些範疇,例如學校飯盒回收,卻是進展不理想,使目前大多數學校飯盒都被棄置在堆填區,污染環境。今日《明報》報道的一宗個案,顯示政府推行環保的力度具決定作用,事實勝於雄辯,政府不立法強制推行,有志於此的投資者可能撐不下去,學校飯盒回收失敗,只有繼續埋在堆填區了。

這宗個案是這樣的。有兩位中年男子,幾年以來投資超過100萬元,設計了一部處理飯盒的回收機器,可以把飯Å與飯盒分開,清洗乾淨飯盒,然後分類,再壓碎,最後成為可循環的物料,用作製做文件夾。據介紹,這部機器,目前全港僅此一部,其他做回收飯盒的,都是靠人手操作。另外,這兩位中年男子以社會企業理念經營,聘請了8名聾啞人士。這樣一個機器創新和營運理念的生意,創辦約半年,迄今只有一個客戶,每日處理約3萬個學校飯盒,處於虧蝕狀態。

目前全港學校,在上課的日子,每日製造30萬至33萬個飯盒,他們的佔有率不到十分之一,而據介紹,那部機器每日最多可以處理10萬個飯盒,現在因為生意不夠,機器每日最多只是運作3小時。因此,現實情是:這部機器未得到充分使用,未能減少學校飯盒污染環境,而經營者虧蝕,若撐不下去了,則不止是這個投資失敗,更是一個社會企業結束。

《明報》記者採訪這兩位中年男子時,他們雖然虧蝕了半年,但是對回收學校飯盒的生意前景仍然樂觀。從整體市場而言,他們有樂觀的理由。因為目前他們的市場佔有率只有十分之一,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加上有設備和技術上的優勢,競爭力超前,他們說:能夠每日回收處理10萬個飯盒,就有錢賺了。現在的問題是:只有言行一致的飯盒供應商,才會把學校飯盒交給回收商處理。而事實上,大多數飯盒供應商都是口是心非。

飯盒供應商為取得學校的訂單,都標榜提供「環保飯盒」,包括使用可供回收的PP膠(聚丙烯)物料飯盒,並會交由回收商處理。但是,有環保團體揭破供應商在取得訂單後,卻弄虛作假,為了多賺錢,不但未提供PP膠飯盒,有些則不交給回收商處理,直接運到堆填區;有些則做門面工夫,例如有供應商每日提供約3000個飯盒,但是只把300個交付回收,卻要求回收商發出處理了3000個飯盒的證書,以向學校交代;另外,有些交給回收商處理的飯盒,只是打碎了之後,卻未循環再用,還是運到堆填區棄置。

飯盒供應商藉「環保飯盒」之名賺錢,卻未履行其承諾,牟取最大利潤當然是誘因,不過主要關鍵是法例沒有要求,他們沒有責任要這樣做。立法會議員蔡素玉發現名不副實的「假環保飯盒」問題,今年11月7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曾經提出有關問題,其中包括「會否檢討現時的飯盒供應商發牌制度,將提供真正『環保』的午膳定為其中一個發牌條件?」當日政府對此避而不答,只強調透過制訂指引和宣傳活動,讓學校分辨真正的供應商,從而明智選擇。看來,政府仍然倚靠供應商的良知來推動環保,老實講,這個取態如果奏效的話,就不會有現在的問題。

政府對於類如處理回收學校飯盒,若要看到效果,不用資助有關業者,只要創造商機,業者自然會投資和調節,政府需要做的只是給業者創造一個空間。例如關於學校飯盒,政府只要根據「生產者責任制」原則,立法規定供應商必須回收和達到循環再用的要求,回收業者就有商機,那兩位中年男子這一盤生意,便有發展機會,他們的社會企業便會成功了。

我們並非替這兩位男子拉生意。事實上「環保」對於許多生意人來說,可有可無,若非法例規定,他們大多不會重視。例如今日《明報》另一篇報道,指政府就強制新大廈要符合一些環保標準,將發表諮詢文件,據知涉及照明(用環保燈)、空調(水冷)、升降機、自動電梯、電力設施等方面。其實目前政府就此已有指引,供發展商參考遵行,但是因為並非強制規定,發展商鮮有理會。從這件事,也可以說明要求商人自動自發參與環保工作,不切實際,必須透過法律手段,強制推行,才有效果。

我們不懷疑政府推動環保的方向,但眾多事實擺在眼前,不禁不令我們懷疑政府的決心,事實勝於雄辯,缺少以法律為手段的決心,收效有限。請政府正視問題,盡快行動,立法強制回收學校飯盒,讓事實說明政府真的有決心做好環保工作。
飯盒回收先鋒瀕結業
污者自付未落實 月蝕13萬

2007年12月26日

【明報專訊】兩名港人半年前斥資百萬元,自行設計機器,專門回收塑膠飯盒,成為全港首間同類型回收商。與此同時,一家專門供應學生飯餐的公司,寧願為每個塑膠飯盒「倒貼」兩毫子給回收商作運輸等雜費,但兩批好心人走在一起,卻未有好報。回收商目前開工率僅得三成,每月虧本逾13萬元。港府近年猛推環保政策,奈何這兩名環保先鋒卻要「蝕大本」,再過半年,公司隨時關門大吉。

塑膠回收商張志明和玻璃回收商盧添發,半年前自資百多萬元設計和建造全港首部「飯盒回收機」,以處理大規模的(聚丙烯)塑膠飯盒。

自行設計機器 處理一成學校飯盒

「飯盒回收機每日可處理10萬個飯盒,除了兩成人力外,八成都靠機器自動處理飯盒及吃剩飯Å的分流,機器清洗飯盒之後,再打碎塑膠料。破碎的塑膠料可循環再造,用來製作文件夾、紙皮箱的包裝塑膠帶等。」盧添發說,半年前他們成功「開單」,跟學校飯盒供應商、德國漢莎附屬公司合作,負責處理全港41間中學的即棄飯盒,平均每日要回收3萬個飯盒,佔全港學校飯盒的一成。

小學每年丟棄3000萬飯盒

現時全港112間中小學飯盒供應商,只有少數願意自行承擔處理丟棄塑膠飯盒的成本,其餘大多只是將飯盒丟到垃圾站,再運往堆填區,對堆填區構成壓力。「綠領行動」調查顯示,單是全港小學,每年就丟棄超過3000萬個飯盒。

漢莎公司工商膳食部總經理丘炳仁表示,很多學校飯堂或大型食肆並非不願承擔回收飯盒費用,只是市面上的飯盒回收商極少。部分只是以人手分流飯盒,又或巧立名目,標榜將飯盒回收循環再造,事實上卻同樣丟棄飯盒在堆填區之中。漢莎公司為了環保,每個飯盒願支付兩毫給這香港唯一塑膠飯盒回收商。

盧添發及張志明經營的飯盒回收業務,半年來招致連番損失,每月虧本13萬元。「雖然飯盒供應商肯花成本處理所丟棄的飯盒,但以每個飯盒回收收入兩毫子(未計出售塑膠料的收入)來說,回收工場的租金、機器、人工亦未夠支付。」工場共聘用了7至8名聾啞人士。

聘聾啞者 有心回收 無力回本

由於訂單不夠,工場每日只運作3小時(生產時間上限可達10小時),「飯盒回收機」可處理的飯盒遠未達標。盧添發說,單靠學校飯堂,他們實在無法營運下去,現在正努力游說幾間大型食肆,包括美心、星巴克(Starbucks)、麥當勞等,和他們合作。若未能談得成功,他們再過半年,有可能不能再經營下去。

環境局在本報截稿前未有具體回覆有關飯盒回收商的政策。生產者責任制法案2009年率先於膠袋上推行,但計劃尚未推廣至其他垃圾。地球之友劉祉鋒表示,唯一的飯盒回收場有結業危機,事緣政府未落實生產者責任的法案。

Tuesday, December 25, 2007

匡智會花卉苗圃

聘智障人士當花王
2007年12月25日

【明報專訊】旺角匯豐銀行的天台花園,不但全年綠草如茵,草皮上還種有五彩繽紛的新鮮花卉,這片城市綠洲,原來有賴匡智會的一眾「花王」悉心照料,才能維持四季如春。

人手除雜草 設自動澆水系統

匯豐體育及康樂事務經理梁浩宜表示,花園內所有花卉,均由匡智會的苗圃提供,該會每月均會派員以人手清除雜草,又會按不同季節,更換合適的新鮮花卉,原有花卉則會運回匡智會的苗圃繼續培育,不會貿然丟掉。訪問當日,匡智會派出多名成員示範除草,他們蹲在草皮上,一絲不苟地拔去每條枯黃的雜草,令草皮顯得格外翠綠。

該天台花園大部分設施如澆水及照明系統都是自動運作,每月維修及保養費用不到1萬元,匯豐委託一間公司負責例行保養,由該公司再聘請匡智會負責花卉及草皮部分。

匯豐與該公司簽訂的合約之中,加入特別條文,保障匡智會的智障人士不被剝削,但未有透露他們的薪酬。

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巴基斯坦新年遇上聖誕節
家中過節不血拼

2007年12月25日


【明報專訊】今年聖誕,以下哪一條問題,你問得較多?

A. 「你有什麼聖誕願望?」
B. 「你想要什麼聖誕禮物?」

即使沒有標準答案,大家其實心知肚明,選A的人,一定不及選B的多。吃了大餐看了煙火再倒數之後,重頭戲還是情人藏在背後的那一份聖誕禮物。說聖誕節變成消費節,沒有人會跟你爭論,既然任何想要的東西都可以買回來,還要願望來做什麼?

「香港人經常忙於購物,走在大街手握多袋東西,但我則不常購物,只會有需要的時候才出外購買。」一年前來港定居的巴基斯坦籍婦女Arza,正在家中與親人朋友愉快過節,享受覑便宜的快樂。

全球為聖誕消費瘋狂「血拼」,看見港九大街小巷被購物袋擠滿,一年多前從巴基斯坦拉合爾來港、現住在葵涌一唐樓單位的Azra在家亦相當忙碌,因為這段日子不只是聖誕節,同時更是他們的新年。

港人常忙於購物 巴人過節需要才買

「香港人經常忙於購物,走在大街手握多袋東西,但我則不常購物。」Arza說,巴基斯坦人過節亦會購物張羅,但跟香港人的習慣很不同,「我們只會有需要的時候才出外買,而且心中有數,不容易被售貨員游說得到」。

她表示,巴基斯坦人的新年與中國人的相差無幾,都是一個非常高興的節日。人們會穿上新衣,而她特別為女兒的新衣親手釘上珠片,數天前已到深水選購飾物。由於愈來愈多西方人在巴基斯坦居住,慶祝聖誕節的文化已普及,街道上會掛滿聖誕燈飾慶祝節日,「現在已經有許多巴基斯坦人慶祝聖誕節,但我們不會瘋狂購物,大多只會買蛋糕請朋友到家品嘗」。

昨天是巴基斯坦人慶祝新年的最後一天,同樣住在葵涌的Khedija,其姊姊及附近鄰居均有到訪。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有社工首次邀請她為聖誕派對預備到會,所以她一邊要準備多款傳統食物招呼親友,一邊要弄10多人份量的燒雞肉串、烤雞及沙律等特色食物,「可以在聖誕節賺些零用錢真是很開心,因傳統上婦女很少外出工作,收入全靠從商的丈夫支持」。

親友到訪 小孩唱《Jingle Bells》娛賓

為了迎接親友,中午12時她已開始預備咖喱角、炸肉餅、等應節食物,到訪的親友陸續到來,4位小侄兒穿上鮮藍或鮮紅的新衣,高興得在廳內跑跑跳跳, Khedija亦為女兒Sonia預備了兩套新衣,且為她們畫上手繪花紋,寓意祝福。小孩們能夠同時慶祝聖誕節和傳統新年,收完傳統的利市又唱《Jingle Bells》娛賓,crossover的聖誕節,即使沒有豪花,節日氣氛依然滿溢。

明報記者 彭碧珊 國際組

Monday, December 24, 2007

滬農民子女獲城市教育補貼

滬農民子女獲城市教育補貼 (09:49)
2007年12月24日

上海四所農民工子女學校的3900多名小學生,獲每人每年人民幣1900元政府教育補貼。

這是農民工的孩子第一次拿到與城市孩子一樣的教育補貼。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局局長曹錫康說,這是浦東新區首次「拉平」城市居民和外來務工者子女的教育補貼標準,此類作法在全國尚無先例。

獲得補貼的四所學校,都是今年夏天剛剛通過民辦學校資格認證的農民工子女學校。浦東新區現有23所農民工子女學校,今年初浦東新區經驗證後,「升格」四所農民工子女學校為民辦學校。

曹錫康說,過去農民工子女學校沒有獨立法人地位,因此也沒有帳戶,收來的學費「來無影,去無蹤」,很難保證都用到學生身上。

曹錫康表示,成為民辦學校後,農民工子女學校的獨立法人地位得以確認,成為非牟利組織,浦東新區按照與浦東戶籍兒童相同的補貼標準對在校學生進行補貼,再對學校財務進行嚴格監督,使學校可以「一心一意地提高教學質量」。

獲得補貼後,在浦東農民工子女學校就讀學生的學雜費用的大幅降低,浦東新區大別山小學過去一年的學費要1200元,學校「轉制」後,學費減少了一半,現在一年只需600元。

浦東新區大別山小學校長葉丙輝說,過去學校還要收些活動費、秋游費、校服費,每年將近要兩百元,現在有了政府補貼,這些費用不收了。

根據浦東的發展規劃,政府在未來三年將繼續幫助剩餘的19所農民工子女學校提高辦學質量和條件,達到必要的條件成為民辦學校。對於三年內無法達到民辦學校標準的農民工子女學校,再予以關閉。

Friday, December 21, 2007

利東街商場命名為「姻園」

利東街商場名姻園
設婚嫁公園文物館

2007年12月21日

【明報專訊】隨覑清拆利東街消失於灣仔舊區之中的喜帖街,有望在2011年後重現。市建局決定改變利東街原來商業規劃,把逾3萬平方呎商場樓面命名為「姻園」,讓原來喜帖街店舖於重建後優先遷回經營,另一幢戰前唐樓則會保存,翻新成婚嫁文物館,展現歷代婚嫁傳統習俗,並附設婚嫁公園,打造充滿中西婚嫁文化的灣仔地標。

面積3萬呎 吸婚紗老婆餅商戶

市建局已完成利東街的業權收購,即將清拆舊樓平整地盤,興建4座樓高20至40層的住宅大樓。住宅外重建樓高4層的商場建築群,把利東街塑造成100米長步行購物街。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原來喜帖街富有社區特色,但商戶已獲得不少賠償,部分遷到其他地方重新經營。利東街重建後,可以「姻園」為主題重塑原來的婚嫁文化,把舖位以市值租金優先租予原來的喜帖商舖,並考慮在租用初期提供免租期等優惠,吸引昔日商戶遷入,但詳情有待落實。

喜帖街舊舖優先市值租金經營

他又指出,除鼓勵舊商戶回流,還會引入婚紗、攝影以至老婆餅等各種婚嫁行業,重建後「姻園」的零售樓面達3萬平方呎,會較原來喜帖街總樓面多出1倍,毗鄰「姻園」的休憩用地亦可佈置成婚嫁公園,設置以結婚為主題的藝術擺設。區內獲保存的3幢戰前唐樓,其中一幢則會翻新成中西婚嫁文物館,擺放歷來各式婚宴用品和文物等,加強利東區的婚嫁文化氣氛。

市建局又會推出社會企業試驗計劃,以優惠租金出租逾6500平方呎舖位作為社會企業,鼓勵熟悉灣仔的社會服務機構申請租用,營運清潔和維修等各種服務,協助灣仔區內的低技術勞工就業。

邀請非牟利機構管理「藍屋」

藍屋拒遷戶充當活古蹟
2007年12月21日

【明報專訊】房屋協會展開逾1年的戰前唐樓「藍屋」收購發展計劃終告「胎死腹中」,政府改變初衷收回計劃,交由其他非政府機構申請管理,項目內的34個住戶,由於10多戶表示拒絕收購搬遷,他們可毋須接受房協收購,繼續在藍屋內居住,成為文物建築內的「活古蹟」。

房協去年宣布與市建局合作,斥資1億元活化藍屋,以茶藝和醫療為主題旅遊。計劃涉及全面收購及安置34個受影響住戶,部分居民及地區人士對此大力反對,要求讓自願留下的老街坊充當「活古蹟」,替遊人解說灣仔歷史。

發展局長林鄭月娥表示,房協與政府磋商後接納調整計劃,改為「留屋又留人」,房協會繼續收購藍屋建築群,安排自願遷出的住戶獲得賠償安置,拒絕收購的住戶則繼續留下居住。

林鄭月娥稱,完成收購後,整個「藍屋」建築群會移交政府,納入剛公布的活化歷史建築計劃,邀請非牟利機構提交活化方案,並由政府負責結構保養,以及提供最多500萬元的首兩年營運成本。她說,非牟利機構要負責制訂原來住戶的居住安排,配合藍屋發展。

社企優先競投政府清潔合約

政府清潔合約 社企優先競投
2007年12月21日

【明報專訊】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推廣社會企業,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日宣布,明年會推出先導計劃,讓合資格的社會企業優先競投38項總值逾1700萬元的政府清潔合約。有私人清潔公司擔心,政府過度向社會企業傾斜及提供優惠,對他們的生意造成影響。

涉1700萬元 共300職位

先導計劃主要讓符合資格的社企優先競投38項政府清潔合約,涉及金額1700多萬元,可以為社企提供超過300個就業機會。這些合約由19個部門提供,遍及全港18區。

曾蔭權在昨日社企高峰會中強調,先導計劃涵蓋的服務主要是針對現時社企的業務範疇而訂的,政府亦會在具透明度、公平、符合世貿規定的原則下,繼續物色適合的服務合約,並檢視先導計劃的成效。曾蔭權特別指出,雖然目前香港有200家社會企業,但私營機構積極參與和合作的始終不多。為更有系統、更有效率地促成私人企業和社企間跨界別合作,民政署會設立一個配對平台,為有意合作的商業團體和非牟利機構提供所需資料,方便配對。

香港環保衛生業界大聯盟秘書甄韋喬表示,業界是支持政府輔助弱勢社群,但現時社企競投政府合約時已有不少豁免及優惠,例如可不用遵守法定工資規定,這令社企的投標價可較市場低30%,私人公司根本「無得鬥」。

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表示,當局已全面考慮有關問題,讓社企競投的合約主要技術要求較低,料不會對中小企造成太大影響。合資格的社企須為稅務條例下登記的慈善機構所經營。

兒童發展基金

兒童發展基金設1.5萬進修津貼
每月配對儲200 兩年供滿獎3000

2007年12月21日

【明報專訊】為扶助低收入兒童成長,政府正式提出兒童發展基金計劃,其中推出目標儲蓄計劃,鼓勵這些兒童每月儲蓄200元,跟商界或個人建立伙伴,同時作等額供款,完成兩年儲蓄期後,政府會額外給予3000元獎勵。社區組織協會批評,部分綜援家庭連兩餐也有問題,根本沒有餘錢儲蓄。

安排師友提供成長意見

政府已預留3億元成立兒童發展基金,按勞福局建議,基金包括兒童個人發展計劃、友師計劃和目標儲蓄計劃3個元素。

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昨討論計劃,主席王英偉表示同意以先導計劃形式開展基金運作,先在全港7區推行,每區100人,參加者年齡介乎12至16歲,但14至16歲要開始面對前途問題,故會優先考慮。

合資格申請者,包括家庭正領取綜援,或接受學生資助辦事處全額資助;或其家庭收入不超過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的75%,例如2人家庭月入在1.02萬元以下,4人家庭收入不可超過1.635萬元。

政府提議參與者每月儲蓄200元,政府機構會跟商界或個人建立伙伴關係,為兒童尋求最少一對一的配對供款。儲蓄期兩年,完成儲蓄者可獲政府3000元獎勵,連同兩年儲蓄及配對供款,最終可取得1.26萬元。

團體批目標低 綜援家庭難供款

勞福局副秘書長葉文娟強調,目標儲蓄計劃只是一部分,非政府機構亦會為每名兒童安排一名師友,為兒童提供個人發展意見;在兩年儲蓄期間,當局亦會為每名參與者提供1.5萬元進修津貼。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施麗珊表示,12,600元儲蓄額太少,難有作用,而部分經濟拮据的綜援家庭連應付兩餐亦感困難,實無餘錢作儲蓄,故建議當局彈性處理,或豁免他們支付學校活動開支,方對他們有更大幫助。

葉文娟指出,儲蓄以200元為標準,對經濟特別困難者可彈性處理。參加者若在儲蓄過程中家庭有經濟困難,獲同意下亦可動用積蓄。

Tuesday, December 18, 2007

關注性工作者權益組織「紫藤」

性工作者遊行
促正視警察「放蛇」濫權

2007年12月18日

【明報專訊】關注性工作者權益組織「紫藤」,趁昨日是「國際終止暴力對待性工作者日」,中午聯同約20名性工作者、同志團體及外勞團體成員由灣仔修頓球場出發,遊行至軍器廠街警察總部,要求社會正視警察濫權事件、停止暴力對待性工作者及將性工作非刑事化,尊重他們的基本人權。

遊行隊伍沿途高呼「警察濫權無天理,姐仔投訴唔受理」、「差佬放蛇梽完鬆,領牌做賊正衰公」等口號。紫藤發言人說,今年首11個月組織接到的投訴較去年全年大增127%,至826宗,大部分新增個案源於警察以新方式滋擾合法經營的「一樓一鳳」,趕絕其生存空間。另外,有關警察「放蛇」時免費接受性服務、性工作者被捕後遭無理脫衣搜身的投訴個案,亦分別增加2倍及4倍。

Sunday, December 16, 2007

三億元兒童發展基金

港府三億元設兒童發展基金 (18:46)
2007年12月16日

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表示,政府積極回應扶貧委員會的建議,預留了三億元成立兒童發展基金。

張建宗指出,現正構思其先導計劃的內容和運作模式。準備與非政府機構合作,以地區為本的模式,先在全港七個分區各推行一個先導計劃(即共推行七個),而每個先導計劃會有最少一百個名額。首七個先導計劃以十二至十六歲就讀中學的低收入家庭青少年為目標對象。

張建宗說,非政府機構會為這些青少年物色師友,並協助他們訂定“個人發展計劃”,為他們的未來職業和長遠發展定下一些具體的短期和長期目標。先導計劃亦包含目標儲蓄的元素﹕青少年可以運用他們自己透過定期儲蓄累積的資產,與及由非政府機構與商界、其他機構或個人建立夥伴關係而得到的配對供款,實現他們個人發展計劃中的短期目標。

Saturday, December 15, 2007

「肝膽相照論壇」被當局關閉

內地肝炎患者網站被關閉 (20:00)
2007年12月15日

中國著名的B型肝炎帶原者交流網站「肝膽相照論壇」被當局關閉。

網站負責人陸軍今天指出,十一月二十日下午六時左右,在未被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肝膽相照論壇」突然遭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關閉。到目前為止,他們希望恢復網站的努力沒有獲得成效,當局也沒有恢復這個論壇的跡象。

據統計,中國約有一億兩千萬名B肝帶原者,使得B型肝炎有「中國第一病」之稱。

中央社報道,陸軍表示,長期以來,B肝帶原者在中國面臨重重的社會壓力和精神困境。「肝膽相照論壇」設立於二零零一年九月,截至目前有三十萬名會員,是B肝帶原者自主交流、討論的網路公益論壇,也成為B肝帶原者消減壓力和困境的重要管道。

他表示,主管部門告知他們,關閉網站的原因是「肝膽相照論壇」沒有進行醫療衛生資訊服務備案。

然而,陸軍說,中國衛生部頒布的「互聯網醫療衛生資訊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只有向網路用戶提供醫療衛生資訊服務活動的網站,才需要進行這樣的備案,而「肝膽相照論壇」是B肝帶原者自主交流、討論的網路公益論壇,根本沒有提供醫療衛生資訊服務。

他指出,即使需要備案的網站違反這項辦法的規定,也必須先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在限期內不改正者,相關部門才可以處罰,但在「肝膽相照論壇」被關閉前,沒有任何部門曾經發出責令限期改正的通知。

陸軍表示,為恢復網站營運,他們已向北京市衛生局申請醫療衛生資訊服務備案,但因為論壇沒有提供醫療衛生資訊服務,衛生局根本不讓他們備案。

他指出,包括「肝膽相照論壇」在內,中國有數以百計的B肝、愛滋、血友病或糖尿病患者交流網站;大約在十月份,愛滋感染者聚集的「愛之方舟感染者交流論壇」也遭主管部門關閉。

陸軍說,「肝膽相照論壇」是中國弱勢群體的自發網站,目的是協助政府解決B肝帶原者遭遇的問題,他「做夢也沒想到(網站)會被封掉」,這起事件讓他受到巨大的刺激,承受的壓力非常大。

他表示,有人認為,「肝膽相照論壇」被關閉的原因是他們把B肝病患聚集在一起,讓政府覺得受威脅;有說法指出,論壇被關閉的原因是衛生部門不滿他們提出的批評;也有人認為,得罪不法的肝病醫藥商和非法歧視B肝的企業,是他們遭到報復的主因。

陸軍說,下一步,他們希望先與主管部門交涉,要求讓論壇恢復功能;若無法奏效,他們可能發起上百人,控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違法行政,或重新開闢一個B肝帶原者交流的論壇。

他指出,如果新網站成立後再度被關閉,恐怕就意謂政府行政系統也加入對B肝帶原者維權行動的壓迫。不過,他們寧可相信,這起事件是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的行政失誤,希望事件能夠圓滿解決。

Friday, December 14, 2007

「天水圍鄰里互助」計劃

政府斥200萬推「鄰里互助計劃」
2007年12月14日

【明報專訊】為協助天水圍居民建立睦鄰關係,增加鄰里間的接觸和關懷,民政事務總署撥款約200萬元,推出「天水圍鄰里互助」計劃,資助區內明年舉辦社區活動。

「天水圍鄰里互助」資助計劃主要是資助區內的互助委員會,舉辦各類促進鄰里守望相助,並建立鄰里互助網絡的社交、康樂及社區活動。該署表示,互助委員會在推動鄰里關懷文化及連繫鄰里網絡上扮演重要角色,希望透過支援互助委員會的工作,協助天水圍區的居民得到鄰里層面的關懷及幫助。

「天水圍鄰里互助」資助計劃現正接受天水圍區的互助委員會申請,每個團體可申請多於一項活動,而最高可得到2萬元的資助,截止申請日期為本月31日。

詳請可參考網頁:
http://www.had.gov.hk/tc/public_services/tswp/index.htm

Thursday, December 13, 2007

民粹主義如何成為犬儒主義?

(轉載)基層大學香港評論
民粹主義如何成為犬儒主義?
[夏菽]

許寶強提出一個相當爭議的命題,指香港「過去10年在文化領域最為核心的變化,也許不是個別社群的特殊訴求的湧現,也非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興起,而恐怕是民粹主義(populism)和犬儒主義(cynicism)的氾濫」(見〈民粹政治與犬儒文化〉,明報 2007-06-25),結果引發一場論戰。

一、民粹主義和犬儒主義的氾濫

許寶強差不多將一切帶有「群眾」性質(不論由官方發動,或由民間發起)的社會行動,都統稱為民粹主義,當中包括:傳媒小報化、名嘴現象、長毛當選、政府採用民粹手法推行各類政策(如在居港權事件製造的167萬恐慌)、七一遊行、反「全球化」/反「新自由主義」運動。許寶強援引拉克勞(Ernesto Laclau)的觀點,指民粹邏輯依賴含混的「空洞能指」作中介,統合多元紛雜的特殊訴求,借助人民情感的投入。許寶強說:「對於民粹政治來說,理性的討論不僅無補於事,更可能在澄清含混的空洞能指所涵括的各種矛盾意思時,干擾了民粹政治的演練。結果是,民粹政治一般都會排拒和壓抑智性的交鋒,孕育出各種反智的論述和行為」,「這種民粹邏輯運作的不經意後果,恐怕會強化香港社會的反智和犬儒的傾向」。為何民粹政治與犬儒結上關係呢?許寶強認為:民粹政治成效有限,難完全滿足不同社群的訴求,這進一步強化對政治行動的悲觀態度;而民粹政治樹立的空洞能指,與人民的具體要求和現實生活經驗脫節,結果產生虛幻。例如,許寶強說,部分社會運動積極參與者也許都明白在香港反全球化的虛幻,但仍會在反世貿示威中雄糾糾地前進。

二、「民粹邏輯」不一定導向「民粹政治」

文章刊出後,小西作了回應(見〈民粹邏輯又如何?一與許寶強商榷〉,明報2007-7-24)。小西不是全面否定許寶強的觀點,他說:「許寶強以『民粹邏輯』、『民粹政治』或『民粹主義』等概念,統合地表述香港過去十年在文化領域的核心變化,筆者基本上是同意的」;但小西不滿許寶強將所有奉行「民粹邏輯」的行動都視為「民粹政治」。小西說,傳媒小報化、名嘴現象、長毛當選,以至政府推行各類政策的手段等,固然被許寶強視為民粹政治的表現(小西似未有異議),但「03年七一大遊行居然也被視為『香港民粹政治的一場最大型演練』」!小西認為問題在許寶強混淆了「民粹邏輯」與「民粹政治」,前者指旨在統合不同訴求的動員手段;後者意在統合意識形態。小西以03年七一遊行為例,指「反23條」引爆千差萬別的訴求,由勞工、教育、經濟、環保、動物權益到選舉政治,不一而足。故其後七一遊行主辦單位民間人權陣線便有意識地突出「人民」訴求的內在差異,如05年七一遊行便以同志聯席及基層婦女聯盟代表領頭。相反,小西說:明光社猛烈批評民陣讓同志及彩虹旗在遊行隊伍中出現,認為由同志領頭形同「騎劫」,要脅杯葛七一大遊行,則明顯地是一種嘗試以民粹邏輯「騎劫」七一遊行的民粹政治,企圖在意識形態上作出(注定無法成功的)統合。

三、「空洞的能指」作為統識構成的動態過程

由於許寶強大量引用拉克勞在On Populist Reason一書的觀點,故葉蔭聰在〈為「民粹主義邏輯」定位―回應許寶強與小西〉中,表達了對On Populist Reason一書不同的理解(見〈為「民粹主義邏輯」定位―回應許寶強與小西〉,文化研究@嶺南第八期)。葉蔭聰指拉克勞並非要批評民粹主義,拉克勞指「民粹主義邏輯」存在於任何社群性空間中,是一種建構政治的方式。葉蔭聰指這也是「後馬克主義」所說的統識(hegemony)(慣常說法是文化領導)。當許寶強引用拉克勞「空洞的能指」概念去批評民粹主義時,葉蔭聰同樣引用拉克勞指,「空洞的能指」正是讓不同詮釋得以對詰、結盟的空間。葉蔭聰指,按照拉克勞對「民粹主義邏輯」用法,無法導向儒犬與反智的結論,「拉克勞的動機,就是要在解放政治面臨質疑與危機的今天,在當代西方民主爭議之中,重新強調普遍性政治訴求的可能性」,「拉克勞以各種理論重新詮釋普遍性,正是要突顯個別與普遍之間的張力,即統識構成的動態過程,才是當代民主的真義,即『不穩定性」及『不完成性』」。葉蔭聰質疑許寶強是否建議完全取消解放政治的「普遍性」?會否困在「個別性」之中,而放棄統識的爭奪?

四、智性計劃的政治意含

許寶強在回應中釐清對On Populist Reason一書的理解,以回答葉蔭聰指他對該書的誤讀(見〈智性討論的倫理與民粹主義的不經意後果—回葉蔭聰〉,文化研究@嶺南第八期)。許寶強指「On Populist Reason一書的目的,是嘗試分析集體身份是如何建構的。他(指拉克勞)以『民粹理由』(populist reason)來描述這種打造集體身份的性質和邏輯,當中的核心是以命名來建構一種不可能的統一體,而在這過程當中,情感、修辭、演練遠較邏輯/概念重要」。許寶強同意,「拉克勞之所以要討論民粹主義,並非是想簡單否定它(或贊同它?),而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它的操作。[…]了解民粹主義的操作,是打開理解當代政治運作的鎖匙。與大多數僅僅是基於民粹主義當中的含混性質而簡單否定它的說法不一樣,拉克勞並不認為民粹邏輯中的含混性質是『邊緣』或『原始』狀況的結果,而是刻鑄在政治的核心性質之中。換句話說,缺乏了含混性質,民粹政治也就無法操作演練」。許寶強同意拉克勞本人並未否定民粹主義,也沒有從民粹邏輯推論出犬儒反智;將民粹主義結連犬儒反智,許寶強承認是他本人的關懷與引伸。至於智性工作,許寶強說是建基於以下倫理:避免字詞恐怖主義和不應以道德譴責取代理性分析。

五、「人民」的回歸

許寶強的回應澄清了若干誤解(尤其他與拉克勞的分別),但也偏離了他原初對香港政治文化的分析,流入學理辯論。筆者這篇短文的用意,是把討論帶回香港脈絡。不過,釐清一下On Populist Reason是有幫助的。正如葉蔭聰所言:「在今天的西方民主政治裡,普遍性認同不斷遭受質疑,個別性的身份認同冒現,『人民』的主體訴求還有沒有需要?有沒有進步性?有沒有可能?[…] 拉克勞以各種理論重新詮釋普遍性,正是要突顯個別與普遍之間的張力,即統識構成的動態過程[…]」(〈為「民粹主義邏輯」定位―回應許寶強與小西〉)。但筆者以為,拉克勞思考的不獨是身份如何結盟的問題,更在重建「人民」的主體性。民粹主義,簡單而言,就是奉「人民」之名,呼召「人民」參與的政治運動;向來學術界只側重研究某些類的民粹主義,即奉「人民」之名,但具體加入的「人民」又呈現多元、矛盾、脆弱性的類型。從這個意義看,許寶強一竹篙打盡香港一切奉「人民」之名的政治運動(不論是官方或民間發動的),就無不妥,因這正是香港政治運動當下的情況。但拉克勞作為一個後馬克思主義者,他放棄教條、先驗的工人階級理念,是為追求一種能團結大多數人的進步力量/左翼力量的出現—「人民」。儘管傳統馬克思主義亦使用「人民」一詞,但它的內涵是前設、本質主義的;拉克勞的「人民」則是開放、從過程中構成的(拉克勞在未完全脫離工人階級政治分析時,便提出過階級存在於鬥爭中「Class in struggle」),這是「空洞能指」的本意。然而,拉克勞重提民粹主義(上一次是1977年的一本小書,該書其中一章探究為何拉美工人寧支持民粹主義而不支持馬克思主義政黨)是有著時代背景的。今天,在後現代氛圍下,多元性被推向極致,令任何同一性結盟難以進行,而「人民」、「民主」的同一性概念亦被新一代激進份子質疑。譬如以《帝國》一書而著名的哈特及奈格理便批評「人民」,提出分散、非組織化的「大眾」(multitude)。對此,拉克勞批評說:「大眾」是「反政治」的,它使結盟無法進行(見Oliver Marchart.“In the name of the people: populist reason and the subject of the political”. Diacritics. Fall 2005. Vol.35, Iss.3.)。拉克勞在三十年後重提民粹主義,正是要恢服「人民」作為集體身份及行動主體的地位。從這個角度看,儘管小西區分「民粹邏輯」與「民粹政治」,也有助釐清部份問題,但小西以七一遊行/民間人權陣線的多元性來論證拉克勞「民粹邏輯」的演練,我看是一個漂亮的誤會。對拉克勞來說,七一遊行/民間人權陣線可能更接近於「大眾」政治,而非他心目中成功的民粹主義。

六、後語

許寶強說「部分社會運動積極參與者也許都明白在香港反全球化的虛幻,但仍會在反世貿示威中雄糾糾地前進」,並以此舉証香港民粹主義的犬儒性格。我想回答的是,他完全弄錯了。香港的反世貿運動,並不是一個民粹主義運動。作為其中一員,我便一直苦惱艱澀的資本主義全球化分析如何才能結合市民生的活經驗,產生共鳴。但我們並未成功。但這不妨礙我們仍然在反世貿示威中「雄糾糾地前進」,理由不是如許寶強說我們樂意生活在幻覺中,而是早明白這是個艱苦的開拓過程;就在此時此刻,我們邁開了第一步。在此,謹與有志於重建香港「人民」左翼的朋友共勉。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07

保育團體城規會和解

馬會活化建築群 撤訴訟
保育團體城規會和解

2007年12月12日

【明報專訊】非牟利文物保育團體Heritage Hong Kong(HHK)早前向高院申請司法覆核,指城規會早前將中區警署及域多利監獄等古蹟群,定為「文化、康樂及商業用途」的理據飄忽,HHK提出修訂建議屢遭反對。不過,馬會於10月公布以18億元活化古蹟的計劃,HHK認為形勢大轉,昨日遂與城規會達成和解。有關案件原定明年9月22聆訊,但HHK早前與城規會達成協議,雙方昨向法庭申請撤銷訴訟。

HHK主席蒲美棋(譯音)昨日回應指出,中區警署古蹟群的規劃及諮詢進展,與9月入稟時已全然不同,尤其是馬會願意斥資18億元活化,表明建築群會獲保存原貌,因此她認為毋須再利用組織的善款興訟,故將司法覆核申請撤回。

HHK入稟時指出,城規會今年7月正式否決HHK的建議,拒絕修訂「西營盤及上環分區計劃大綱圖」。HHK指過程不公平及諮詢不足,他們未有代表參與會議,故入稟要求城規會及行政會議推翻上述決定。至今年10月,馬會提出撥款18億元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具143年歷史的前中區警署,連同附近18幢歷史建築將全數保留,並計劃在域多利監獄頂層興建一座文化地標,部分用作商業用途,3年後預料可自負盈虧,預計2012年落成。

【案件編號﹕HCAL104/07】

社企「cook easy」

社企住家菜生意助智障就業
2007年12月12日

【明報專訊】港人工作繁忙,不少上班婦女都要為準備晚餐而頭痛,有社會企業就針對中產市場,設計出各款「住家菜」餐單,聘用弱能人士、精神病康復者及低收入人士每日即訂即包裝,再將包裝好的Å菜材料送到各屋苑,讓顧客即煮即食,以「方便」及「新鮮」作招徠,為弱能人士創造就業機會。

方便新鮮附醬汁菜單 主攻私人屋苑

社會企業「COOK EASY煮Å易」由中華煤氣有限公司、東華三院及恒基兆業合作,先由煤氣烹飪中心的廚師設計40多款小菜及湯,東華三院自在軒餐飲服務則負責聘請弱勢社缌包裝新鮮材料,每日依訂量將獨立包裝的Å菜材料送到屋苑,恒基則協助在旗下屋苑推廣服務,屆時住戶只需到會所拿取Å菜材料包,內裏包括材料、醬汁及煮食步驟說明,就算不諳煮食的住戶也可「cook easy」(輕鬆煮食)。

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中心副院長翁文智表示,他們是走較高檔路線,他們做過調查,發現不少私人屋苑住戶都擔心超級市場已包裝的Å菜材料不夠新鮮,為了針對市場,他們所選擇的材料都是新鮮肉類及蔬菜,來源亦有保證,而且是即日包裝及送貨,取貨又方便,相信有一定吸引力。

現時有6至8名弱能及精神病康復者負責清洗、配備醬料、包裝及運輸,醃製材料及調味工作就由廚房負責,每日約包裝100份食物。翁文智表示,估計半年後可增加人手至14人,包括聘請單親母親及低收入人士,每日可預備400份食物,並會提供9個訓練名額,為復康人士提供訓練,讓他們可融入社會。

明年1月開始 16至32元

計劃已於7月試行,並將於明年1月中正式在嘉亨灣開展服務。每包Å菜材料價錢由16元至32元,為配合不同國籍的顧客需要,他們會在包裝上貼上不同語言(如韓文及日文)的標籤,方便教授煮食步驟。

明報記者 賴月玲
部分刁鑽菜式

■越式香茅鮮豬扒(配備新鮮香茅)
■馬來沙爹雞煲(配備香茅、薯仔、咖喱粉、沙爹醬)
■韓式泡菜雜錦煲
■西湖牛肉羹

團體促設「地區文化發展基金」

倡私宅面積縮1/3 指仍可多賺15億
團體促設「地區文化發展基金」

2007年12月12日

【明報專訊】西九文娛藝術區發展的「公眾參與活動」今天結束,公共專業聯盟批評當局預留給文化藝術界的辦公用地只佔私人住宅約十分之一,倡議政府縮減三分之一的私人住宅面積,騰出更多空間設立近27萬平方呎的創意工業辦公室。聯盟強調政府一直低估賣地收益,指即使削減住宅面積,政府仍多賺15億元,可用以成立「地區文化發展基金」。

民政事務局回應稱將研究有關方案。公共專業聯盟主席黎廣德指出,西九諮詢委員會9月表示,為補貼文化設施而減少M+博物館三分一面積,私人住宅約佔156萬平方呎的用地卻毫不縮減,而文化界的辦公室面積則只有約16萬呎,佔私人住宅約十分之一。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教授陳清僑表示,文化藝術界需要的不止於表演場地,更需要交流、創作和排練的空間。公共專業聯盟建議把私人住宅面積減三分一,包括取消全部別墅式住宅和削減三成分層單位住宅,令住宅面積減至約104萬呎,另剔走消防局綜合大樓,以騰出空間設立約27萬呎的創意工業辦公室及15萬呎的公園。

黎廣德表示,預算政府土地收益因而減少65億元,而創意工業辦公室則可衍生約2.8億元收益,若酒店及一般寫字樓的賣地收入不變,整體土地收益將由189億元減至154億元。但他指「估計政府低估約三成收益,因此以154億元計算,賣地收入應可達204億,較政府估計的189億多15億元」。

他建議政府可把這15億元成立「地區文化發展基金」,以資助藝團及籌設社區文化中心。他又倡議以自動行人輸送帶取代穿梭列車,把藝墟連結起來,並在整個西九設置單車徑,「政府可於佐敦、油麻地、尖沙嘴等舊區設單車站,令市民可用單車進出西九」。

Tuesday, December 11, 2007

美國華人組織「百人會」

民調指中美人民各存疑慮 (16:55)
2007年12月11日

最新民調顯示,中美公眾與精英目前都認識到兩國關係的重要性,然而卻相互心存疑慮。

美國知名華人精英組織「百人會」昨天於美國全國記者俱樂部公布的民調《中國人和美國人對彼此的態度》結果顯示,中美之間相互依存度也日益加深,中美受訪的人多數都認識到兩國關係的重要性。

美國的消費者和商界領袖從不同角度看到了中國經濟發展對美國消費者和美國公司的重要性。幾乎所有接受調查訪問的兩國民眾都認同中美貿易有利於自己國家的經濟,價格低廉的中國產品為美國消費者創造了經濟福利。

民調還顯示,81%的受訪美國人認為,中國的影響力在過去10年中有所上升,中美兩國受訪者都相信20年後中國是東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國家。大多數美國人歡迎中國的大國地位並且希望與中國建立合作關係。

中國受訪者也充分肯定中國目前選擇的發展方向正確,對於中國發展的信心尤為突出,相信中國將在未來世界上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而美國受訪者中大多數則對美國目前的走向不予認同。

中美受訪公眾都認為明年北京奧運會將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並提升中國國際形象,還有相當部分的中美公眾認為北京奧運有助於使中國更好地融入國際體系與規則。

然而,這個由百人會與佐格比國際調研公司聯合進行民調同時發現,中美兩國人民彼此心中對於對方的疑慮很多。貿易關係對於中美雙方既存在廣大的合作空間,同時也是最可能產生衝突的領域。在中國人看來,台灣問題最可能成為中美衝突的導火線。相當大比例的美國人擔憂中國軍力的發展,認為中國軍力上升對美國構成了嚴重或潛在的威脅。

在美國人眼中,中國經濟發展導致美國的工作崗位流失以及美中貿易逆差,成為影響中美關係的最突出的兩大問題。不過,相當多的美國人是將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歸咎於美國政府。

該民調中有關中國的部分數據取自於零點研究諮詢集團獨立完成的項目《中國人看世界》。實地訪問於今年八月十八日至九月十九日在中美兩國同時進行,訪問群體包括中美普通公眾、意見領袖、商界精英以及美國國會工作人員。問卷共設65個問題,有效隨機受訪者總數為6113人,其中中國為4463人。

國際筆會

國際筆會促華釋放在囚作家 (16:30)
2007年12月11日

國際筆會致函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要求中國釋放在囚的四十名作家和記者。

包括撒旦的討篇作者魯期迪在內的知名作家在信中要求胡錦濤八月奧運會之前釋放在囚的四十名記者和作家,他們指出,在奧運期間仍囚禁他們只會令中國尷尬。

曾被伊朗政府追殺的魯斯迪表示,四十名同業仍在中國監獄內,他們不應該囚禁在獄中。

Monday, December 10, 2007

紅十字會「香港人道年獎」

人道獎
2007年12月10日

【明報專訊】有人放棄銀行工作,為染上愛滋病的孤兒奔波;有護士患上鼻咽癌,仍不離不棄照顧精神病康復者……上述種種為人道工作努力的先行者,昨日獲紅十字會頒發首屆「香港人道年獎」,表揚他們的無私工作。

6名得獎者為﹕葵涌醫院精神科護士蘇偉生、國際十字路會畢大偉、中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英凝、智行基金會創立人杜聰、亮晶工程慈善基金的成立人林順潮及副主席周伯展。

Sunday, December 09, 2007

社企進駐工展會

社企進駐工展會
助弱勢社群 有機產品低價出售

2007年12月9日

【明報專訊】橫跨「兩年」的第42屆工展會,昨日在維園揭幕,今年有多達720個攤位供市民大灑金錢,掃貨飲食,然而今屆有別過去的是,大會首次免費向10多個協助弱勢社群的社會企業,提供攤位參展,另有一大塊範圍特設「工展有機樂活居」展館,專做有機食品攤位,反映大會試圖畄淡商業味道,頓令工展會變得不「銅臭」。

工展會由昨日起一連25天舉行,展期至明年1月1日,今年共有720個攤位,較去屆700個略多,主辦單位預計會吸引180萬人次入場。直至昨黃昏,共有4.64萬名市民入場,相當於上屆首日的八成,料全日入場人數勝過去屆。

為響應政府推動社會企業發展,今年香港中華廠商會撥出3個攤位,邀請10多間「伙伴倡自強」協作計劃的社會企業輪流參展,每間社會企業可在會場內參展5天。特首曾蔭權出席開幕禮後,專誠到有關攤位參觀,又購下價值85元的巴籍婦女用腰帶,一群南亞裔人士則向特首送上煲呔及心意卡。

盼參展助少數族裔融入社會

由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成立的社會企業「愛服飾南亞創藝」營運經理于涥燕期望,藉參展讓市民認識南亞文化,協助少數族裔融入社會。店舖售賣的產品以民族服裝、手袋、首飾為主。于涥燕承認推銷時有一難度,「香港人觀察較細微,所以我們要不時提醒南亞婦女的手工要做得好一點」。

天水圍婦女提供上門清潔服務

由一群來自屯門、天水圍的單親媽媽和新移民婦女營運的仁愛堂社會企業綠家居,售賣各種有機產品,並提供上門清潔服務,其中有機炉液的原材料來自50多間食肆的食用廢油,由綠家居自行研製。項目經理鄧浩兒指貨品價格較同類產品便宜,一般市民也能負擔,希望藉此讓更多人認識有機產品。

今年工展會亦提倡有機生活,場內設有「工展有機樂活居」專題展館,透過現場有機烹飪、有機肥皂製作示範及有機農田耕種,讓大眾了解有機元素如何融入日常生活。此外,場地設立「有機‧健康食品區」,提供有機產品銷售,美食廣場內亦首次售賣有機小食。

健康小食亭是美食廣場內唯一一個售賣有機小吃的攤位,負責人羅永光認同當中有不少壓力,「一般人認為有機食品昂貴又不好吃,因此我們讓人試吃,以成本價出售,亦會不斷推出新產品」。攤位以番薯為主打,參展期間會以10個品種的番薯製作多款食品,亦會推出以有機紅米製成的腸粉。

Saturday, December 08, 2007

印度成立妓女銀行

印度成立妓女銀行 (15:17)
2007年12月8日

為了能賺錢養老,印度妓女成立一個妓女銀行,給妓女帶來很多方便,也讓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在印度,一個人到銀行開帳戶,需要提出資產證明,但很多妓女拿不出資產證明,即使出示資產證明,銀行也因她是妓女,而拒為她開戶。有鑑於此,印度孟買紅燈區一些妓女,成立桑吉尼婦女合作銀行,幫助妓女存錢,深受妓女歡迎。很多妓女把微薄收入存入銀行,希望將來能靠這筆錢養老,或者用這筆錢在家鄉蓋房子。

印度現時有約200萬妓女,大部分因為家庭貧困成為娼妓,也有人被犯罪集團拐騙,賣給妓院當妓女。

環團計劃書盼增撥款

環團計劃書盼增撥款
2007年12月8日

【明報專訊】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於05年10月,批准撥款462萬元予3個非政府組織實施自然保育管理協議試驗計劃,面對試驗計劃期滿,3個組織已提交新計劃書。其中大埔環保會將申請約250萬元完善鳳園設施,該會主席邱榮光希望政府按通脹增加撥款彈性,協助組織實施推廣生態教育和保育的措施。

05年獲批170多萬元的大埔環保會,計劃增加約6至7萬平方呎的管理土地,以增設教育中心、建設灌溉系統和修補參觀徑。該會兩年前把3間村屋改建成教育中心、展覽中心及辦公室,由於村屋歷史悠久,除要鞏固天花,亦要改善漏水問題。

但基金委員會規定的維修資助上限為2萬元,「2萬元只夠我們髹漆和其他基本裝修,我們只好自己補貼7萬元」。他指出,過去兩年鳳園共接待了120個生態團,「但展覽中心空間有限,難以容納10多人,有遊客向我們說中心氣氛不錯,但太狹窄,我們希望能參考如米埔的資源中心,提供展覽和教育」。他希望政府審批新計劃書時考慮通脹因素,增加撥款彈性。

Thursday, December 06, 2007

逾半學生去年曾做義工

調查:逾半學生去年曾做義工
每人平均服務24小時

2007年12月6日

【明報專訊】聯合國將昨日定為「國際義工日」,有團體調查本港中學生擔任義工的情,發現逾半數中學生於過去12個月曾參與義務工作,服務時數平均24小時。男生做義工主要為社交;女生則認為義工對前途有幫助。

男生為社交 女生為前途

香港明愛學校社會工作服務處去年4月至7月,訪問30間學校共5020名中學生。學生參與的義工服務主要屬班會、校內活動。

學生最認同「為善最樂、福有悠歸」,大部分受訪學生認為除服務他人外,自己也可從中得益。

調查機構建議學校盡早鼓勵學生參與義務工作,令學生明白做義工的好處。機構亦建議不同組織,提供不同範籌的義工服務,讓各種學生參與。

Sunday, December 02, 2007

綠色和平:中國首要提高能源效益

綠色和平:首要提高能源效益
2007年12月2日

【明報專訊】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天氣時常出現異常情。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楊愛倫表示,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隨覑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程度提高以及能源結構的不合理,要解決污染和環保問題,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期及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楊愛倫稱,北京今年出現暖冬,空氣污染嚴重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中國對煤炭的過度依賴,導致氣候變化以及當地空氣污染,這些污染源不但會對本地區造成傷害,也會影響鄰近地區。

地方未貫徹環保政策

要解決這些問題,楊愛倫表示,政府首先要大量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益,其次應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結構。她還指出,中國政府的確頒布了一系列條例加強環保,但「經是好的,卻給和尚念歪了。」很多地方政府為了自身的利益並未完全徹底地執行有關政策。

楊愛倫表示,採取各種強制措施可以令一個城市的空氣狀暫時改善,但若要真正改善空氣,除有應對措施之外,也需讓更多民眾參與環保政策的制定、實施過程。楊愛倫希望,北京奧運會成為一個契機,增強民眾對改善環境的信心。

Saturday, December 01, 2007

中國香港消防協會

郭晶強退休擬組消防協會 (09:50)
2007年12月1日

消防處長郭晶強後日開始退休前休假,他計劃組織中國香港消防協會,提升香港的消防安全。

他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離開服務了36年的消防處,心情複雜,最不捨與同袍的感情,但見到消防處過去的進步,包括提升裝備,感到高興。

他感到仍有需要進一步推廣防火工作並加強相關人員的急救訓練,因此有計劃組織中國香港消防協會。

《校本條例》盼有折衷辦法

陳日君﹕教局盼有折衷辦法
就《校本條例》保持接觸

2007年12月1日

【明報專訊】《校本條例》導致天主教教區與政府對簿公堂,雙方均有意透過商討解決問題。教育局表示,會與教區繼續保持接觸,商討解決辦法。樞機陳日君則引述教育局長孫明揚表示「希望有折衷辦法」。

陳日君接受《有線電視》電話訪問時表示,校本條例的官司仍會繼續,但孫明揚已表示「希望有折衷辦法」解決校本條例問題。陳日君認為,只有豁免才可解決問題,但沒有透露會接受什麼形式的豁免。天主教社會傳播處主任容若愚指出,雙方未談到實際解決方案,現階段不會回應任何假設性問題。他指教育局未曾向教區拋出任何豁免方案或解決方法。

教育局回應指,孫明揚與陳日君早前進行飯局,雙方席間就校本條例各自發表看法和意見,日後會繼續保持接觸,商討如何解決問題。

張文光:豁免有很多方法

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表示,若條例涉及豁免,需先經立法會修訂,校本條例豁免有很多方法,如接納多元模式的法團校董會、延長成立法團校董會的過渡期等。他有信心孫明揚能成功拆除校本條例的炸彈。張文光又指,庭外和解可達雙贏。

校本條例於2001年提出條例草案,要求學校註冊成立法團校董會,加入選舉產生的家長、教師及校友代表。辦學團體的校董會代表最多可佔六成。條例觸怒天主教教區及部分辦學團體,認為當局奪權。條例於04年通過,教區05年提出司法覆核,06年高院判教區敗訴,07年1月教區就司法覆核提出上訴,預計明年2、 3月上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