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1, 2007

地政主任協會

地政主任抗議霸官地問題 (11:15)
2007年6月21日

地政主任協會數十名代表在北角政府合署外示威,不滿地政總署無善用人手,未能處理霸佔官地問題。

示威者發言人指,新界霸佔官地情況日益嚴重,協會希望當局增加及徹調人手處理,盡快成立中央行動組。

創業培育計劃

青協科技園助青年創業
2007年6月21日

【明報專訊】創業從來不容易,除了需要足夠的資金,更需要有商業智慧,令不少有志創業的年輕人難圓創業夢。然而,同樣缺乏金錢和經驗的設計師駱麗明,透過香港青年協會及香港科技園的幫助,成功在半年前開辦自己的品牌公司Winsome Fashion,成為不少有志創業人士的仿效對象。

提供免息貸款 免租一年提供顧問

駱麗明04年畢業於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曾在一間中小企業當設計師。自小想當設計師的她,一直想開設一間提供配襯及形象意見的高級品牌時裝店,遂參加香港青年協會的「香港青年創業計劃」。駱麗明是該計劃2006至07年度首季的成功申請者,透過該計劃得到不超過10萬元的免息貸款,然後再透過香港科技園的「創業培育計劃」,免費在創新中心租用辦公室及使用設施一年。

除了為駱麗明提供場地及設計外,「創業培育計劃」亦提供了顧問服務。駱麗明笑言自己很「大使」,為了好的設計會不惜工本,幸好有會計師顧問,提醒她要平衡設計與商業兩個元素,令她不至虧本。

「香港青年創業計劃」由05年開始,至今批出43項業務申請,為有志創業的年輕人提供免息貸款。香港科技園的「創業培育計劃」則主要協助青年發展科研與設計公司,提供津貼資助、實驗室設備、業界專業意見、市場推廣、商業配對和法律顧問等。現時「創業培育計劃」共有70間科研公司與23間設計公司,當中有14間共獲得其他企業超過6400萬元的風險投資或個人投資。

Wednesday, June 20, 2007

外資僱用殘障者可享稅優惠

外資僱用殘障者可享稅優惠 (19:49)
2007年6月20日

京華時報稱,從明年起,國內的外資企業僱用殘障人士可以享受稅收優惠。

該報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出上述「關於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以往外資企業在國內僱用

殘障人士無法享有稅收優惠,實行新的政策後,將與中國大陸的企業一樣,可以享有優惠。只不過外資企業享有優惠的時間是從零八年一月一日起,而上述通知是從下月一日起在中國各類所有制企業中實施。

中國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指出,根據調整後的稅收政策,安置殘障人員就業的單位,可以享受流轉稅和企業所得稅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

在流轉稅方面,由主管稅務機關按單位實際安置殘障人士的人數,限額退還企業的增值稅或減徵營業稅。其中,每位殘障人士每年可退還的增值稅或減徵的營業稅的具體限額,由縣級以上稅務機關根據單位所在地適用最低工資標準的六倍確定,但最高不得超過每人每年人民幣三萬五千元。

Thursday, June 14, 2007

扶貧委員會發表報告

扶貧報告倡助綜援重投工作 (17:40)
2007年6月14日

政府扶貧委員會今天發表報告,建議政府為綜援受助人提供一站式就業支援及培訓。

將於下月解散的政府扶貧委員會今天發表報告,建議政府重新審視為健全失業人士和在職貧窮人士提供援助的模式和支援架構,從被動和倚重公共援助的模式,改為鼓勵並協助有工作能力的人士就業,以推廣「從受助到自強」的信息。

身兼委員會主席的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指出,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扶貧紓困的工作,照顧社會上弱勢社群的需要。政府完全贊同委員會強調促進就業以鼓勵自力更生的重要﹔並相信,下屆政府會繼續透過適當的架構,進一步推動有關工作。

政府架構重組後,勞工及福利局將負責審視和監察扶貧工作的整體進度,以及加強協調各政府部門。民政事務局將負責全力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

在扶貧委員會今天發表的工作報告中,就五大範疇提出了工作目標。這包括監察貧窮指標的趨勢、提供「一站式」培訓和就業援助、檢討兒童發展的長遠模式、改善醫療收費減免機制、放寬綜援受助長者的資產限額,以及為條件較差的地區提供更多機會和加強改善措施。

報告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推動就業、增加工作誘因、及改善政府架構,向就業有困難的健全人士,提供培訓及就業援助,同意放寬綜援計算入息的豁免,增加工作誘因,並在條件較差的地區,加強基建設施,改善地區的就業機會。

在支援長者方面,報告建議無論是否領取綜援的長者,都應獲得政府的醫療資助及設立可持續醫療融資制度,確保市民得到合理及能夠負擔的醫療服務﹔在長者住屋方面,建議探討一個讓個人、家庭、政府三方共同分擔費用的方法,協助長者選擇不同服務。另外,亦鼓勵優質私營安老院改善服務,提高老人院的宿位質素。

報告又建議成立兒童發展基金,促進弱勢社群的兒童發展,整合不同資源,提供協助。

地球之友:本港耗能嚴重

本港耗能用水污染嚴重 (12:58)
2007年6月14日

環保組織「地球之友」表示,回歸十年來,港人製造廢物、用電及用水量增長,比人口增長還快。

地球之友調查發現,過去十年,港人的人均用電量、用水量及廢物製造量都增加。香港的人均用電量十年來上升一成八,人均家居用水量增加一成半,運往堆填區的固體廢物增加兩成半;港燈公司和中華電力公司發電廠排放的溫室氣體也增加三成五。

調查顯示,回歸十年來,香港空氣品質最令人失望,由一九九七年每九天出現一天低能見度,增加至去年每三天就出現一天。

地球之友總幹事劉祉鋒表示,環保署在一九九八年曾定下目標,要在十年內將運往堆填區的固體廢物減少五成八,但目前不減反增,顯示當局以鼓勵方式推行減少廢物,成效不彰,建議對家居廢物及工商業廢物引入收費制度。

劉祉鋒認為,如果港府不好好改善環境問題,將來香港的環境會變得差。

綠色和平檢驗基因食品

內地德日食品含轉基因成分 (12:29)
2007年6月14日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檢驗顯示,內地多款食品及餅乾中含有轉基因成分。

綠色和平此次檢測的樣品取自北京、廣州和上海三地市場,包含21個休閒類食品。所有樣本均委託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香港基因晶片開發有限公司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日資上海江崎格力高公司(本港名為固力果)生產的菜園小餅(蕃茄味)、百力滋(特濃番茄味)、百奇(牛奶味)和可瓏(牛奶味)樣品含有轉基因成分。此外,全球第三大零售商德國麥德龍集團的自有品牌AKA餅乾(巧克力味曲奇)也被查出含有轉基因成分。

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專案主任羅媛楠表示,他們已曾聯絡格力高公司和麥德龍集團,但也們反應冷淡,也沒有就其產品中出現轉基因成分一事做出任何解釋。”據悉,格力高公司已於2006年在日本公開承諾不使用轉基因原料;而麥德龍集團則針對德國做出過同樣的承諾。對此,羅媛楠指出:「中國消費者絕不應該受到這種區別對待。上述兩家公司應該立即改變遵循雙重標準的做法,停止在華使用含轉基因成分的原料。」

綠色和平2007年初委託益普索(中國)市場研究諮詢有限公司(IPSOS)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所做的最新消費者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態度謹慎。65%的受訪者明確選擇非轉基因產品,更有97%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建立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

ISERC3

International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onference 3
(18-19 June 2007)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onference (ISERC) series aims to be the leading event for advancing this academic research agenda. Presented papers are selected based on a careful peer review process. Participation is restricted to 50 scholars representing the main research streams in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Asia. Following the success of our first two conferences in Barcelona in 2005 (Mair, Robinson, Hockerts, 2006: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algrave Macmillan) and New York in 2006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Vol 2 forthcoming soon), we expect the outcomes of ISERC3 to be the further refinement of theoretical concepts and scholarly ideas regarding this area of research, and the solidification of a research network for thought leadership and knowledge generation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Our convening will be a step toward securing creative partnerships and cross-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s that will broad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important phenomenon.

Accepted Papers:
http://www.cbs.dk/forskning_viden/konferencer/iserc3/menu/accepted_papers

我思‧我見 / 張超雄

香港社會福利界意見平台

在公務員加薪下的社工待遇:
http://hkupop.hku.hk/cgi-bin/platform/sw/ShowMessage.cgi?tid=22

特區政府政策局重組諮詢:
http://hkupop.hku.hk/cgi-bin/platform/sw/ShowMessage.cgi?tid=21

我看醜陋的香港
明報, 11/6/07

但很快我便察覺香港社工專業正在脫軌。政府要推翻行之有效的社福機構津助制度,改行整筆撥款。社福機構在緊絀財政下艱苦經營,商業原則主導服務發展,資源增值成為同工的共同使命,資深同工變成機構的負累。新服務以競投外判形式分配資源,為求達致成本效益,服務指標不斷提高,前線同工變成「奴隸獸」。不單服務質素犧牲了,報酬大幅下滑和龐大工作量加速人手流動,社福機構之間的惡性競爭、員工與管理層之間的矛盾等,均扼殺了專業成長。這是美國社工專業淪落的舊路,我們很不幸也在重蹈別人的覆轍。

政府重組豈可兒戲?
經濟日報, 18/6/07

方案推出以來,民間反彈明顯是出於方案未經深思熟慮。政府認為單靠福利並非扶貧良方,於是勞工和福利合組政策局,反映政府有意將福利矮化為勞工政策從屬。其實政府只要與業界稍作溝通,便不會容易被偏見蒙蔽,明白福利不是狹義的扶貧、社會問題的救火隊,也非要將所有服務對象納入就業市場,而是要維護社會公義,令社會持續發展。

政府將法援架構調歸民政局,引來多方質疑。但建議出台前,原來連負責監督法援服務的法援局事前也一無所知。政府蓄意繞過法定的諮詢機關,難免令人質疑政府懷有不良動機。

Wednesday, June 13, 2007

捍衛基層住屋權益聯盟

住屋聯盟成員在立法會叫囂 (18:44)
2007年6月13日

捍衛基層住屋權益聯盟的成員傍晚在立法會上叫囂,主席范徐麗泰下令保安人員執行職務,驅逐他們離開。

立法會下午二讀通過政府提出的房屋修訂條例草案後,進入三讀委員會審議階段,由議員李卓人要求保留舊有機制,以租金佔住戶入息中位數定租的修訂,在表決時以三票之差不獲通過之際,在公眾席的多名捍衛基層住屋權益聯盟的成員高聲呼叫,保安人員把他們帶走,雙方曾有推撞,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下令暫停會議五分鐘。

公民社會公眾參與

肥龍「紅頭文件」開路 公民參與年代啟航 /文﹕李先知
2007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清拆天星碼頭鐘樓掀起波瀾後,再有團體誓要保衛皇后碼頭,令一眾高官驚覺時移世易,以往的一些行事模式,如今已再「此路不通」。官場耳語謂,港府高層最近痛定思痛,對整個新形勢有了進一步的反思,並且初步認定今後要更大力推動公眾參與政策醞釀,以確保最終出台的政策有足夠的認受性。

然而,公眾參與知易行難,具體如何操作,更不是人人了解。正因如此,政務司長許仕仁最近特別就這個問題向高級公務員發表專題演說。有關講話近日已在高官圈子裏成為了談話焦點。有官員笑言,一定要仔細閱讀「肥龍」的講話,以領略最新的「中央精神」。

許仕仁是於5月21日在效率促進組主辦的內部研討會上發表上述「講話」。與會者透露,「肥龍」明確指出,港府的對策已由過往政策出台前,先進行一般的公眾諮詢(public consultation) 變成讓公眾參與(public engagement),公務員再不能壟斷政策選擇。隨覑香港社會環境日趨複雜,民意既不確定,兼且難以預測,故必須進一步擴大市民在政策制訂中的參與。

與會者更透露,「肥龍」教路,公眾參與的成敗,有兩大關鍵﹕第一,政府要認真地開放決策過程,不可預設立場;第二,官方與非官方的成員須建立互信,同時要認同一些共同目標,公眾參與才能動員起來。他更提醒同僚,加強公眾參與無可避免地會延長制訂和執行政策的時間,但港府「今時不同往日」,因此他呼籲高官要接受現實,才可持續地取得成果。

有高官透露,「肥龍」這番話表面平平無奇,內裏卻是推動政策的新思維。最近,港府在部署日後尖沙嘴天星碼頭巴士總站搬走後,如何發展原址為露天廣場時,所用的手法,便緊跟今次「肥龍」的公眾參與精神。首先,港府不再預設立場,無論是廣場的管理方法,抑或應否與財團合作等,政府都擺出開放態度,並一律請民間組織以至財團先提建議,讓各方利益團體自行交鋒,最後才由政府找出一個各方可接受的方案。有高官笑言,「肥龍」的上述「講話」,已成為了近日官場的「紅頭文件」,是高官必讀的文章。

另有高官指出,「肥龍」的講話基本上與曾蔭權在競選特首期間,要求官員不可再「高高在上」的精神♣合。如今,「肥龍」只是豐富其說法,並確定為港府今後的政策醞釀模式。官場耳語謂,現時香港政黨的質素太低,他們每每依照飄忽不定的輿論來取態,以致經常要打倒昨日的我,這不但削弱政黨作為利益和價值表述者的功能,同時也增加了政府決策的難度,因此政府只能在制訂政策的過程中,直接與公眾對話。不過,代價是政策醞釀的時間會更長。

政壇耳語續稱,除了「肥龍」獨得公眾參與風氣之先,曾蔭權的「御用」智囊組織智經研究中心,亦正研究公民社會裏民眾參與的問題,並找來民主派色彩濃厚的港大政治學者陳祖為,重點研究公民社會參與方法和因素,而且這項研究已大致完成。至於何時公布,則不得而知。由此看來,公眾參與將成為香港政壇的新潮流。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ource Centre Limited (ITRC)

Dear all,

The Digital Solidarity Fund (DSF 數碼共融基金) was established in 2004 to support local organizations in promot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access for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The next batch of DSF application will start soon and a briefing session would be organized on 20 June 2007 to introduce the details.

Enclosed please find the details and the registration form for the session.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in the sess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ource Centre Limited (ITRC)
- Wholly owned by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HKCSS)

Direct Line: (852) 2864 2965
Fax: (852) 2865 0823
ITRC Website: http://itrc.hkcss.org.hk
HKCSS Website: http://www.hkcss.org.hk

Tuesday, June 12, 2007

環保觸覺﹕希望政府汲取教訓

環保觸覺﹕希望政府汲取教訓
2007年6月12日

【明報專訊】選擇在賣地前夕申請司法覆核,一般法院需時數天以審批是否受理案件,怎能及時阻止政府今天賣地?「我們並非刻意阻止賣地……這問題是我們無能力解決的範圍。」油尖旺區議員林浩揚說。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卻希望藉此製造不明朗因素,阻止政府賣地,「希望政府從中汲取教訓,發展商不投地」。

但譚凱邦強調並非旨在影響海輝道的地價,「影響地價對我們無利,錢又不是『落我袋』」。他坦言希望政府收回土地,亦曾聯絡3個發展商,要求他們不投該地,但遭拒絕,遂決定透過西九龍居民申請司法覆核,「因為我們已無其他合法途徑,阻止大角嘴繼續有『屏風樓』」。

雖然該地皮被放於勾地表逾一年,但吳牛仔於兩周前才決定申請司法覆核,「我們本想於上周申請司法覆核,但原來很難,無律師肯幫我們,找居民亦不易,加上我們對司法程序不熟悉」。

譚凱邦又指特意找一名「適合」的居民申請司法覆核,「要找一個無身家的人,因為與政府打官司真的要傾家蕩產,又未知能否申領法援」。他希望政府能反省,不再容許發展商興建「屏風樓」。

吳牛仔昨日拒絕回應記者多項提問,被問及有什麼入稟理據,他只說﹕「答不到你。」被問到他來法院的目的,他回答﹕「無可奉告,我很憔悴,很累,你問他(區議員)吧!」但譚凱邦強調吳是自願入稟法院的,「吳先生一直留意我們關注樓宇屏風效應的活動,於是我們向他建議申請司法覆核,他同意亦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環保觸覺於2004年成立,由10名從事教育、資訊科技等業餘人士組成,並有規劃師作顧問。

環團助居民申覆核

恐現屏風樓 西九賣地前夕遭入稟
測量師:減投地意欲

2007年6月12日

【明報專訊】西九龍海輝道地皮定於今日下午拍賣,昨日突然有一名西九龍居民申請司法覆核,協助他入禀的是環保組織「環保觸覺」和一名油尖旺區議員,入禀人要求法庭頒令將地皮重新規劃,避免出現屏風效應。由於法庭需時5至7天才決定會否受理,令地皮在拍賣時蒙上法律風險。有資深測量師警告,有關訴訟風險不但影響發展商投地意欲,一旦居民覆核勝訴,政府更可能面臨發展商巨額索償。

倘勝訴 政府或面臨巨額索償

地政總署發言人回覆本報時強調,賣地會如期進行。發言人指,有關覆核內容是針對該地皮的規劃問題,並非要求政府暫停賣地。此外,政府在規劃該幅土地時,已進行詳細技術評估,包括在賣地章程中引入高度限制,不認為政府的規劃出現任何問題。

自上月海輝道地皮被成功勾出後,環保觸覺曾發起多次遊行,反對該地皮興建住宅,造成屏風效應。直至昨日,環保觸覺成功找到一居於深水埗富昌邨的公屋居民吳牛仔,願意正式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院頒令規劃署及城市規劃委員會,重新考慮及研究西九龍海輝道地皮KIL11146是否遵守規劃署訂立的指引及《城市規劃條例》。

據入稟狀透露,《城市規劃條例》具體列明,城規會審批土地時,須「促進社區的衛生、安全、便利及一般福利」,但今次審核海輝道地皮時,卻違反該條例精神。

每天到大角嘴晨運及探望朋友的吳牛仔說,該地皮是大角嘴唯一的近海空地,擔心該地賣出後,新興建的樓宇會加劇屏風效應。他說﹕「城規會無『做好呢份工』,設計的屏風樓像兩座山般,遮擋整個大角嘴。」

法院需5至7日決定是否受理

協助他入稟的油尖旺區議員林浩揚強調,並非一意阻止政府於今天賣地,只希望給政府多個機會檢討地皮的規劃大綱。他批評城規會並無根據城市設計指引,影響通風系統及空氣質素」。他引述高級司法秘書指出,法院需約5至7日決定是否接受其申請。

資深測量師蘇振顯表示,記憶中未聽聞有土地拍賣前遭司法覆核,形容事件十分罕見。他認為,政府處於兩難情况,一方面暫緩賣地將開先例,但如期賣地則令土地蒙上法律風險,但衡量兩者後,建議政府暫緩賣地,否則若對方成功覆核,令土地賣出後才被法庭頒令重新規劃,政府將被發展商提出巨額索償,賠償一切因無法發展地皮造成的建築和利息損失。

業界﹕解決法律問題 才賣地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陳超國亦建議政府暫緩賣地,他表示,就算政府在賣地前披露有關法律風險,甚至願意向發展商提供發展保證,但無法掃除訴訟可能涉及長時間司法程序及期間的樓市波動等風險,應待所有法律問題解除後,才繼續賣地。

恒基地產營業部總經理謝偉銓表示,部分發展商或會因該地可能涉及向法庭申請終止賣地活動,影響其競投的決定。不過,他指由於今天拍賣的西九龍海輝道地皮賣地章程,早於2至3周前已公布,而該地早已獲城規會通過其發展用途,故相信不會對賣地活動造成特別影響。新鴻基地產代理執行董事雷霆稱,集團不會就此作評論,但有興趣今日參與投地。

■覆核引用

《城市規劃條例》條文﹕

「本條例旨在為有系統地擬備和核准香港各地區的布局設計及適宜在該等地區內建立的建築物類型的圖則,以及為擬備和核准某些在內發展須有許可的地區的圖則而訂定條文,以促進社區的衞生、安全、便利及一般福利。」

「數碼共融創明天」

微軟380萬捐團體
助低收入者認識資訊科技

2007年6月12日

【明報專訊】香港微軟在昨日舉行的第三屆「數碼共融創明天」活動中宣布,將捐贈總值380萬元的現金及軟件,協助非牟利團體(NGO)設立更多社區技術及學習中心,讓更多低收入人士有機會接觸資訊科技,收窄數碼鴻溝。

增設8學習中心 捐軟件

由政府、香港微軟及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合辦的「數碼共融創明天」計劃自05年開始,旨在提高低收入人士對資訊科技的認識,而微軟這次捐助,將協助NGO設立多8間社區技術及學習中心。此外,香港微軟亦為該計劃開設多個新項目,包括捐助NGO多種軟件,為獲選的NGO提供資訊顧問服務等。

現時社區技術及學習中心共有26間,主要集中在新界及九龍區,由非牟利團體經營,提供電腦課程予社會人士,平時則開放讓市民使用電腦設施。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方敏生表示,自03年至本年底,將有5萬人獲得培訓,而平日使用該處電腦設施的人數至今估計有34萬人。

立法會議員單仲偕認為,政府對發展資訊科技的資助仍未足夠,如今經濟好轉,應投放更多資源。他又批評社會福利署跟不上潮流﹕「(社署)仍停留在analog(模擬制式)年代,還未踏入digital(數碼制式)。」

Monday, June 11, 2007

SEE雜誌008號,終於出版

Dear SEE Friends,

SEE雜誌008號,終於出版有期:下周二,6月12日(二)

我們這幾個月來,不斷收到讀者來電慰問、查詢,甚至責怪新一期SEE雜誌為何遲遲不見踪影,我們都難以啟齒;今天我們終可以明確告訴大家SEE雜誌008號的出版日期:6月12日,心總算放下千斤大石,縱仍有點歉意,但同樣期待,也緊張。

以我們財技這麼笨拙的自食其力三數平凡人,能夠出版雜誌有與大家交流的機會,得來不易,每次都得咬緊牙關,不顧一切,破釜沈舟,所以我們萬分珍惜,有如生命中的第一次,也如最後一次。

SEE自去年七月出版有關「瞻仰香港最後機械鐘樓」以後,發起了網上簽名爭取保留天星碼頭及鐘樓的運動,社會隨後就文物保育的討論越趨熾熱,我們有幸與社會同渡這頁公民社會發展的故事。永不閉幕的皇后碼頭保育事件、各區的重建問題、屏風樓宇等爭議,都會成為後人的借鑑,歷史自會由後人不斷詮譯和解讀。活在當下,我們也只能在對世界有限的認知中,努力尋找較科學較具系統的數據、角度,與人作為環境一部分的感應,為城市發展作決定時提供所需的參考。

今期SEE的封面故事「天星預見脹爆中環」,延續保育天星的討論,進而以探討中西區作為香港開埠以來最早期發展的地區,在過去數十年間「增建式」發展無往而不利的前設下,積習至今已令環境質素每況愈下的規劃困局,並提出「減建式」發展令環境增值的大膽議題。

SEE今期重點內容包括:

中西區未來數年增建概況;政府一手包辦的集體回憶謬誤;英國機械鐘維修專家的天星鐘樓解體報告;專訪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城規遊戲怎樣玩下去?為什麼慳電膽不一定較環保?放眼西藏:墳遊記──我的死亡之旅:大澳七年:黑膠市場回歸 

(本雜誌於各大書報攤,及OK便利店均有代售)

相信個人力量:SEE需要您

辦一份雜誌或書刊的成敗,除了內容可觀,更關鍵的很可能是分銷及宣傳方法。傳統上,能夠配合雜誌出版,投放相應資源進行可接觸大眾的宣傳攻勢,就雜誌內容製造城市話題,甚至嘩眾取寵,都是有助吹谷銷量的做法。不過,這都不夠「現在」,都不是新經濟主義下,大財團慣性壟斷市場後,小人物個體散戶反過來結盟,以各自發揮的多元及無處不在的覆蓋或顛覆力,藉互聯網及人際網絡互相支援的反壟斷運動的新營運模式。

我們不是每期可以賣十萬八萬書的大眾化雜誌,我們在報攤、連鎖便利店銷售時,也未必取得較有利的擺放位置,得以接觸以往不認識我們的新讀者。不過,我們相信一直支持我們的您所擁有的人際網絡,卻可能是更有效及可靠的宣傳渠道。

我們期望,閣下可有以下的相助方法:

1) 透過互聯網,將本雜誌推介給朋友:煩請到本網頁下載新一期雜誌的宣傳海報,並加上 閣下對我們雜誌的評價及推介簡介,然後發送給其他朋友,也邀請他們代為宣傳;

2) 若 閣下或朋友的店舖可成為本雜誌零售寄賣,請聯絡我們;

3) 與相熟的二樓書店店主推介,邀請他們代為寄賣本雜誌,並與我們聯絡;

4) 集結其他朋友向我們直接集體購買今期雜誌,若 閣下一次過一送貨地點(只送商業區)購買10本或以上SEE 008;連同速遞的費用,雜誌每本優惠價為$25。

最後,我們特別在此 鳴謝多位義務的設計師:Paddy Ng, Edmond Lam, Rosa Chan, Tam Ching及Gary Tsang,今期出手相助,大大減輕我們後期製作的工作量,過程是有點技術銜接困難;不過,你們的支持,在我們最缺人手的一環,送上了寶貴的情誼。

謝謝!

熱切期待下周二,也希望大家再次發揮個人的力量,創造奇蹟。

Patsy
SEE雜誌
查詢電話:21274503

遷拆公投是「誤試民主」

學者指誤試民主
2007年6月11日

【明報專訊】獨立學者、北京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研究員秋風認為,北京市朝陽區的酒仙橋舊區遷拆以居民投票方式,並不是「嘗試民主」,而是「誤試民主」,因為涉及財產權的問題,是法制問題。

《新京報》引述秋風說,危樓改造不宜採用投票民主程序來作決策,而要由安排改造工程的政府或獲得開發權的發展商,與所涉及的民眾逐個協商談判,以確定合理的拆遷協議。

藉投票令民眾相互牽制

「民主的運用是有限制的。」秋風說,「投票應該適用那些結果對自己不會造成損失的事情,比如選舉官員,如果最終中選者不是你投票支持的,他一般不會成為你的敵人,而且他也要積極治理社會。」

他說,房屋不同,如果你不同意,但別的大多數人同意,你也必須搬走,那利益就受損了。「有關部門在轉移問題的本質,讓老百姓之間相互牽制彼此的利益。」

舊區改造集體投票

拆遷公投三成反對或延工程
京開先河 住戶指私產不應取決集體投票

2007年6月11日

【明報專訊】北京市酒仙橋舊區改造工程前晚(9日)舉行全體居民投票,結果近三分一的居民反對拆遷,發展商表示遺憾,而官員則說由於反對意見大,清拆「可能要暫緩」。這是內地城市舊城改造首次以「全民公投」形式徵詢民意,備受外界關注。儘管輿論對此多表讚賞,但亦有居民認為私人財產要由集體投票決定,是沒有道理的;更有學者指民主投票不適用於涉及財產權的危樓改造。

綜合北京媒體報道,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酒仙橋舊區,房屋類型和住戶都非常複雜,有18家企業單位、5473戶家庭,其中包括4211戶無產權住戶、70戶有產權住戶。

投票徵民意 避免糾紛

當局去年決定該區清拆重建,成為北京市歷來規模最大的單一拆遷項目,發展商是北京電控陽光房地產有限公司。拆遷工程啟動時,僅有51%居民簽署「回遷安置房預定書」,近半數居民拒絕簽字。汲取大城市舊城改造頻生糾紛,甚至出現流血事件的教訓,上月31日,當局嘗試由全體住戶「公投」決定拆遷工程是否上馬。

無產權租戶多願搬遷

至昨日凌晨,收回贊成票2451張、反對票1228張、無效票32張,另有1700多戶棄權。在有投票者中,反對票佔三分之一,贊成者則佔66%。較特別的是,統計顯示,住在該區但沒有產權的租戶,大部分同意拆遷,而有產權的住戶,大多數不願意拆遷。

贊成拆遷的居民蔡梅芳說,她們一家四代人窩在30平方米空間,幾家共用一個廁所,清拆後能換來70多平方米的單位,改善很大。反對改建的老人家張喜娣則說,改建後要交11萬元人民幣回遷款,才能得到66平方米房子,「一輩子也交不上」。

發展商對表決感遺憾

發展商對投票結果表示遺憾,酒仙橋街道辦事處副書記巴長瑞指出,由於反對意見大,清拆「可能要暫緩」。有反對的居民說,房產是私人財產,就算投票有99%的人同意拆遷,但「大多數意見,能決定我們那1%的權利嗎?」

公務員對公民社會認識不足

培訓公僕 黃英琦激氣
學生不識公民團體

2007年6月11日

【明報專訊】灣仔區議會主席黃英琦(Ada)昨日出席一個回歸10周年研討會時,大嘆公務員對公民社會團體的認識不足。

最近她就應公務員培訓處的邀請,向30多名有機會升職的高級公務員,教授何謂公民社會。Ada說,她當場要求在場的「學生」,講出一個他們認識的公民社會團體名字,但全程只有一人舉手回答說﹕「長春社」。Ada很「勞氣」,說難以想像這批公務員,竟連三十會、Roundtable、獨立媒體等團體都未有聽過!

Ada又說,其實與煲呔友好的智經研究中心,早在半年前已委託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祖為教授,研究有什麼讓公眾更好地參與政策制訂的方法。Ada看過研究報告的初稿,她說研究發現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諮詢公眾的結果相當不錯,但她就不知道智經何時會發表報告。

黃英琦澄清:無意挖苦公務員
2007年6月12日

【明報專訊】早前教授30多名高級公務員何謂公民社會的灣仔區議會主席黃英琦(Ada),自從前日在一個研討會上,指出上述30多名高級公務員中,只有一人認識一個公民社會團體叫長春社,加上明眼人指她因而激氣的報道出街後,隨即收到10多封來自相關公務員「遺憾」她的電郵,令她很不開心。

Ada昨日向明眼人澄清,指她無意挖苦和怪責當日的公務員,前日只是一次自嘲,她說﹕「我講這句說話時,純粹是反思究竟公民社會如何繼續發展,是說(行會成員)張炳良早前策動一個公民社會飯局時,一圍枱就已坐滿人,我們如同蚊型力量咁細,究竟可以如何發展公民社會呢?公民社會如要好好發展,是需要好好去溝通、對話、互相認識的,這是我的結論。」

什麼是 「青見計劃」?

政府津貼僱主 聘1人2000元
2007年6月11日

【明報專訊】■什麼是 「青見計劃」?

青見計劃全名為「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專為15至24歲、無大學學位的青少年提供6至12個月在職培訓,訓練他們的工作技能,僱主每月可獲2000元培訓津貼

Sunday, June 10, 2007

非政府機構「同工不同酬」

社署社工加薪
機構憂流失人手

2007年6月10日

政府建議調高大部分新入職公務員起薪點,社工的起薪點將由現時每月17,145元,增至21,900元。社福界擔心,新安排勢造成社署與非政府機構的社工「同工不同酬」,加速員工流失,直接影響服務質素。社聯促請政府按照起薪點的加幅,相應增加撥款予非政府機構,以改善非政府機構社工的薪酬待遇。

指加劇「同工不同酬」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明日討論社福界薪酬問題,政府文件曾指出,早於2000年調低公務員入職薪酬時,亦相應調低向非政府機構的撥款,所以政府會考慮是否按今次入職增薪,恢復調高撥款。

社聯業務總監(企業管理)黃錦文表示,自2000年政府向社福界實行一筆過撥款,以相同職級員工的薪酬中位數為津助基準,已造成社署社工與非政府機構社工出現「同工不同酬」問題,令後者士氣低落,直接影響服務質素。社聯去年底委託人力資源管理學會進行的調查顯示,非政府機構新入職社工的薪酬中位數為 12,690元,遠低於現時社署社工起薪17,145元,新安排勢令「同工不同酬」問題惡化。

黃錦文又引述社署去年一項調查顯示,非政府機構社工的流失率達15.5%,遠高於社署社工的2.5%,顯示「同工不同酬」令非政府機構鬧「社工荒」。社聯促請政府檢討一筆過撥款機制,並增加向非政府機構的撥款,以改善社工的薪酬待遇。

Wednesday, June 06, 2007

公共專業聯盟(Professional Commons)

公共專業聯盟明成立
泛民選委成骨幹

2007年6月6日

【明報專訊】以泛民選委為骨幹的公共專業聯盟(Professional Commons)明日正式成立,工程界黎廣德將出任主席,資訊科技界莫乃光和會計界梁繼昌為副主席。聯盟的目標是透過團結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關心 2012雙普選、新聞自由和中小企發展等議題。他們亦會鼓勵成員積極參與明年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更考慮派人「搶攻」商界(一)議席。

黎廣德任主席 擬派員選商界議席

早前提倡爭取「真民主」的電盈主席李澤楷最終沒有參與聯盟,現時屬功能界別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醫學界郭家麒和衛生服務界李國麟也沒有參加。

聯盟現時有50多名發起人,包括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的吳永輝及吳永順;社福界蔡海偉,以及教育界韓連山等等。

聯盟內會設立5個小組,包括政制;新聞自由;學術、思想及專業自由;發展和社區參與;以及中小企發展,讓成員關心不同範疇的公共政策。

此外,聯盟希望吸納一些專業職系的公務員,已有數人答應加入。聯盟的發起人發現,不少在政府內工作的專業人士有頗大怨氣,認為政府常因政治需要,而扭曲其專業意見。

針對明年的功能組別選舉,聯盟希望成員可透過參選,把一些公共議題帶入選舉中,不再只注重界別的利益。聯盟亦重視與商界的關係,希望能開拓商界內的中小企票源,並考慮派人參選商界(一)議席。

Monday, June 04, 2007

中國女性染愛滋比例上升

中國女性染愛滋比例上升 (15:03)
2007年6月4日

中國的女性愛滋病感染者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在每年新報告的愛滋病感染者中,男女比例達到2比1。

在南昌召開的全國婦聯、衛生部婦女愛滋病防治工作會上,國務院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在會上透露,截至4月30日,全國累計報告愛滋病病毒感染者 203,527例,其中愛滋病病人52,480例,死亡16,155例。雖然從整體上看,全國愛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態勢,但在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區中感染率已很高,疫情處於上升階段。

貧窮戶10年增8萬

本港貧窮戶10年增8萬 (12:33)
2007年6月4日

財政司長唐英年表示,本港家庭收入少於4000元的住戶約有17萬6600戶,較10年前增逾8萬戶。

唐英年在立法會一個委員內表示,雖扶貧委員已舉行最後一次會議,但行政長官曾蔭權承諾在下屆政府中推動各項扶貧政策。

他表示,政府希望推出小型基建工程紓緩失業情況。

Saturday, June 02, 2007

「創投慈善」社企商業革命

五分鐘聽一席話(original source):
http://fiveminute-hket.blogspot.com/2007/06/blog-post.html
「創投慈善」 社企商業革命
講者:阮耀啟(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學人)

全球首富比爾.蓋茨(Bill Gates)去年六月突然宣佈,他將於零八年淡出微軟的日常營運,全身投入慈善事業。蓋茨這個令人譁然的決定,既戳破了巨賈「為富不仁」的印象,亦令人發現,原來「高科技」也可以這樣和慈善事業劃上等號。

但其實早在科網熱潮方興未艾時,一些「新經濟」的寵兒已為傳統的慈善行業掀起革命。

科網熱點石成金,許多初生之犢一夜暴富,部份天之驕子遂衍生回饋社會的念頭。可是在捐獻之際,卻對傳統慈善組織的運作相當懷疑:單靠接濟,這些慈善團體怎可能持續發展?他們進而大膽假設:為什麼不可以像我們一樣,從車房起家,經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 fund)支持,日漸壯大後,掛牌上市?這樣,慈善團體也可擺脫被接濟的命運了。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學人阮耀啟,在一個「三十會」的研討會上介紹這種全新的「創投慈善」 (venture philanthropy)概念時,這樣打比方:

如果把慈善事業比喻為股票市場,那麼「創投慈善」與「社會企業」的關係,就好像「創投基金」與「新興公司」(Start-up)一樣。

而「創投慈善」與一般「無名氏」捐獻者不同之處,在於它不但「出錢」資助該社會企業,更「出力」扶助它們成長。這包括派出成員加入後者的董事局、在營運上出謀獻策、甚至出動本身的人際網絡,以期在三數年的投資期內,使被資助的社會企業暢順運作,並在脫離基金後,仍能自力更生,不必依賴公眾或政府的捐獻。

可想而知,這種「高度參與」、「目標為本」的「商業」運作模式,將大大衝擊傳統的社會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直接點說,這有違他們「博愛」、「非牟利」、「以人為本」甚至以「同情」為籌款基礎的本質。

舉例,一位「三十會」的專業成員,曾經義務為一家社會企業提供諮詢服務。一位盡心盡力的社工負責人,很高興地說,他們不但收支平衡,而且已經有錢賺了。那位三十會的成員問:「你有沒有把自己的工資也算進去呢?」,對方想了一想,搖搖頭:「沒有啊...不過如果算了進去,就沒錢賺了。」問題是,俟這位「好」社工一走,他必須找到一個和他一樣不支分文的人接手,否則,這家社會企業便不能繼續下去,它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必隨之而逝。

由此可見,要大力發展社會企業,必須先扭轉人們對它的核板印像:作為「企業」,賺取盈利是理所當然的事;只不過,社會企業在賺錢之餘,也著眼於解決社會問題,例如「平安鐘」為長者提供緊急服務、「新生會」幫助精神病康復者就業。福利事業與商業,並非水火不容,若雙方能合拍共舞,反能創造雙贏。

連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之一蓋茨,也聲稱要全身投入慈善事業,以紓緩疾病與教育難題,可見他心中的資助形式,絕不止捐一大筆錢那麼簡單。

「三十會」正摩拳擦掌,準備以「創投慈善」的模式,藉各成員的專業知識,從金錢和行動上幫助具潛質的社會企業。但「創投慈善」與「社會企業」是唇齒相依的產物,故「三十會」面對的其中一個難題是,究竟香港有沒有足夠的社會企業,供他們資助與扶持?

﹏﹏﹏﹏﹏﹏﹏﹏﹏﹏﹏﹏﹏﹏﹏﹏﹏﹏

創投慈善 Vs 傳統慈善

 創投慈善

  撥款通常持續數年

  隨社會企業逐步成長,撥款逐漸減少,最終該社企可以獨立運作

  資助機構既出錢協助社企的成立,又出力提供營運指引

  資助機構的「投資」,視乎企業回報而定

  撥款是雙方建立關係的開始,過程中保持聯繫

----------------------------------

 傳統慈善

  撥款通常以一年計

  撥款在指定日期內終結,或隨款項用罄而止

  撥款以資助特定計劃或服務為主,資助機構並不出謀獻策

  資助機構的「撥款」,以企業提供的計劃書為考量因素

  俟撥款後,雙方關係即告終止

社會企業交流會

特首籲社企避免競爭
社福機構指避無可避

2007年6月2日

【明報專訊】首次社會企業交流會昨日舉行,特首曾蔭權致辭時表明,社會企業應提供市場上缺乏的服務,避免與中小企爭生意,但有社福機構指出,社會企業在實際營運時,有必要進駐人流暢旺的地區做生意,才能持續發展,難免與中小企爭生意。

社企交流會 80社企代表出席

政府上月公布3司12局的架構重組建議,由民政事務局負責推動社會企業,當局昨日首次舉辦「社會企業交流會」,吸引逾80所社企代表出席。曾蔭權致辭時說,社會企業要同時兼顧商業和社會目的,必須不斷創新,尋找市場空間,強調「提供社會或某些群體所需要但又往往缺乏的服務,避免對中小企構成不公平競爭」。他鼓勵社會企業要發揮創意,尋找市場定位,並促請商界為社會企業提供商業意見、訓練和支援,彌補他們在商業上的不足。

現時全港有超過200家社會企業,主要提供清潔、家居照顧、餐飲和回收等服務,並聘用殘疾及低收入人士,扶助弱勢社群就業。以救世軍為例,自60年代開始舊衣物回收服務,至今已成立14間二手家品店,出售回收得來的衣物和用品,以籌集款項作慈善用途,並達到環保目的。

救世軍循環再用計劃署理總營運主任趙錦超表示,旗下的二手家品店遍及港、九、新界,包括旺角、赤柱和天后等鬧市。趙解釋,雖然鬧市舖位租金昂貴,但家品店必須進駐人流暢旺的地區才具競爭力,吸引足夠生意。趙說,政府強調社會企業不應與中小企爭生意,但實際上部分社企需要吸納人流,難免與中小企爭生意。

另外,不少代表在交流會上慨嘆,商界對社會企業認識不足,例如商場以為社會企業有政府墊底,向他們收取市值貴租。代表促請政府為社會企業提供租金優惠,並呼籲商界提供租金回贈。

Friday, June 01, 2007

曾蔭權社會企業發展交流會致辭

各位:

  我競選時承諾過進一步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促成商界與非政府機構合作,並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社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之後,我見到社會引發了不少討論,有支持、也有疑問。但大體上是認同發展社會企業的「助人自助」概念值得支持。要為社會企業發展打好基礎,政府及社會各界需要更多了解及討論這個重要課題,令我們在推動有關的工作時考慮得更全面、更周詳。今天的交流會只是一個開始。我們不可能即時為所有問題取得答案,但我相信今天的討論可以為我們籌辦今年稍後舉行的高峰會提供非常有用的參考資料。

  社會企業與一般慈善機構不同,社會企業要有企業精神,要透過在市場上提供貨品或服務賺取回報,就這點來說,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並無分別。但成功的社會企業不單要自負盈虧,亦可進一步運用利潤和盈餘,達致社會企業助人自助的目的。

  社會企業的創立是源於一份信念,相信有就業困難的人士,只要獲得適當機會,就可以迸發出潛能,用自己的力量改善生活,重拾自信,亦為社會釋放一些新的力量。這一點在數年前,透過政府撥款五千萬元為協助傷殘人士就業的「創業展才能」計劃中已得到引證。而去年推出的「伙伴倡自強」計劃更加將社會企業的受助對象擴展到健全的弱勢社群人士,提供工作機會,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達至自力更生,並引進社區為本和伙伴合作的精神。

  所以,社會企業的意義和價值不只是提供一份工這麼簡單,而是透過提供工作機會去引發沉寂了的生產力,令有就業困難的人士重新積極投入生活,重拾向上的動力。它代表一種珍惜人、尊重個體的價值。我記得參觀過一間經營學校小賣部的社會企業,裏面的員工無論是琴姐、忠哥又或者是基麟,雖然薪金未必很高,但都流露覑一份很難得的自信,因為工作令他們有機會貢獻社會,實現自我。

  我明白社會企業在賺取盈利之餘,還須達到社會目的,營運毫不容易;而政府要推動社會企業蓬勃發展,也非易事。

  首先,社會企業要同時兼顧商業和社會目的,他們必須不斷創新,尋找市場空間,提供社會或某些群體所需要但又往往缺乏的服務,與此同時又要避免對中小企構成不公平競爭。所以,他們的創意可能要比一般的企業還要高,才能在市場中找到他們適當的位置。

  第二,社會企業要蓬勃發展,商界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雖然目前香港有超過200家社會企業,但私營機構積極參與和合作的不多。我希望商界將來可以投入更多,除了財政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協助社會企業人員提升競爭力,為社會企業提供商業意見、訓練和支援,彌補他們在商業上的不足,而政府則負責建立有利的經營環境,特別是社會企業的營商環境,包括為社會企業提供種子基金、改善規管環境等。社區、商界及政府的三方合作伙伴關係,是推動社會企業良好發展的關鍵。

  我剛才提及的議題需要整體政策配合。在政策安排上,我在上月宣布特區政府架構的重整安排,提出由民政事務局負責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該局會負責社會企業發展的政策,並研究相關的規管架構能否配合本地社會企業的發展和需要。

  在過去兩個月,我很高興見到社會開始對社會企業有較深入的討論,在最近的普查,社會人士對社會企業的概念及支持亦有提升。今日出席這個交流會的非政府機構都有相關營運社會企業的經驗。今日也有相關的委員會成員出席,提供寶貴意見。非政府機構在營運社會企業的過程中,會有困難或挫折,但亦有喜悅及滿足感。你們這些經驗或教訓都值得我們參考。

  社會企業這名詞或許十分新鮮,但其實有些社會企業存在已久,例如今天將和大家分享經驗的救世軍,自六十年代便開始舊衣物回收服務。政府對社會企業的支援也不是今天才開始,我們已經累積了一定經驗,這些都可作為我們討論的基礎。正如我一開始所講,你們提出的問題不一定即時有答案,但我希望大家能夠真情對話,我亦會細心聽取大家的意見,得出一個好的共識,使社會企業可以盡快推前。

  多謝大家!

2007年6月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5時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