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31, 2007

綠色和平報告 ——《能源革命》

全球變暖 珠峰冰川或30年後消失
2007年5月31日

【明報專訊】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在內的青藏高原冰川正在迅速消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指出,根據目前消融速度,喜馬拉雅冰川80%面積將在未來30年消失,這對中國日益嚴峻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無疑是雪上加霜。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呼籲,全世界要採取行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才能紓緩冰川退縮趨勢,使中國乃至亞洲數億人口免受斷水之憂。

綠色和平籲控溫室氣體排放

經過3次實地考察珠峰及黃河源地區,綠色和平昨日在北京發布青藏高原冰川消融的圖片影像資料及考察結果。被稱為「亞洲水塔」的青藏高原冰川是中國及亞洲許多主要大江大河的源頭,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恒河及湄公河等都發源於此,數億人用水問題與之息息相關。

「亞洲水塔」數億人水源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李雁在記者會上指出:對比40年前照片,現在見到的珠峰北坡絨布冰川大幅後退,是大自然警示。青藏高原被稱為全球變暖的「放大器」,珠峰氣溫從80年代到2003年升高了1℃。30多年來,珠峰高海拔地區是中國同期升溫最顯著的區域。

升溫顯著 20年升1℃

中國西部82%冰川正在退縮,預料到本世紀中西部冰川面積將比現在減少28%。青藏高原長度在4公里以下的冰川到本世紀末可能消失殆盡,長江流域冰川面積縮減比例也超過60%。根據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如果全球持續升溫,喜馬拉雅地區冰川以當前速度消退,至2035年總面積將從現在50萬平方公里縮至 10萬平方公里,甚至可能全部消失。

促發展再生能源

綠色和平今年4月發表報告《能源革命——中國可持續能源願景》指出,中國應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並提高能效,在經濟持續增長同時減少碳排放,以減緩氣候變化對中國及全世界帶來的災難性影響。目前中國超過70%能源來自煤炭, 2005和2006兩年間煤電裝機就增加了1.6億千瓦,這些新建煤電廠在幾十年壽命期間污染環境,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

匯豐捐7.8億改善全球暖化

匯豐捐7.8億改善全球暖化
資助4環團 助城市森林應付氣候變化

2007年5月31日

【明報專訊】匯豐銀行昨日宣布將該行歷來最大筆捐款——1億美元(約7.8億港元)投向環保工作,以改善全球暖化問題,透過4個環保組織一個5年計劃,協助應付由香港到紐約、由長江到亞馬遜河,受到全球氣候轉變帶來的影響。

接受匯豐捐款的環保團體,包括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守望地球組織(Earthwatch Institute)、史密森尼熱帶研究中心(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亞太區企業責任及可持續發展部總監區佩兒表示,這是匯豐首次斥資與環保組織合作,透過5年計劃,解決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1億美元亦是歷來最大筆捐款。

森林實地考察

這個計劃的對象有三大類,包括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城市、森林和河流。其中城市計劃,將協助世界五大都會,包括香港、上海、孟買、倫敦和紐約5個大城市,應付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成立「綠色特工隊」

至於森林計劃,則將進行歷來最大型的實地考察,研究氣候變化對世界各地的森林的長遠影響;而河流計劃則會保護全球4條河流,包括中國的長江、印度的恒河、歐洲的泰晤士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

除了捐款外,匯豐將會動員全球數以千計的僱員,成立「綠色特工隊」,在銀行內推廣「碳中和」的概念,並與來往企業宣布有關意識。此外,「綠色特工隊」的員工亦會參與實地考察、環保培訓和教育,以及與科學家一起做研究工作。

Tuesday, May 29, 2007

人體藝術協會

政府贊助裸照展准兒童入場
康文署提供場地 主辦機構拒先送檢

2007年5月29日

【明報專訊】由康文署贊助場地的人體藝術攝影展,下月16日於上環文娛中心舉行,屆時將展出逾300張裸體攝影作品,其中包括性器官特寫。雖然全部作品均為裸體影像,但康文署暫未有特別安排,容許6歲以上兒童入場參觀。主辦機構表示不會事前將藝術作品送交淫褻物品審裁處評級,「我唔係戇居人,唔會做戇居事」。

康文署贊助「裸體藝術作品」在轄下場地展出,但另一政府部門影視處則對「裸體藝術」持不同取態。民間組織「獨立媒體」一名作者本月將一幅裸體攝影圖像放在網頁,網站昨日收到影視處勸喻,要求網站刪除圖片或加上警告字句,否則可能送交淫褻物品審裁處評級,或直接交由警方跟進。

本港人體藝術協會會長Simon Cheung表示,今次康文署贊助場地的人體藝術攝影比賽,是本港首次舉辦。協會收到324張參賽作品,4人評審團選出其中100幅入圍,然後再選出頭三名及優異獎。全部作品下月16日會在上環文娛中心展出,康文署的網頁亦已公布了展覽的資料。

Simon表示,康文署沒有跟他討論展出作品的內容,亦無表示會設入場年齡限制。「看藝術品毋須年齡限制……(大衛像當年被評不雅),高院之後覆核都話係戇居啦,我唔係戇居人,就唔會做戇居事。」他表示,雖然擔心會有人持不同意見,但不會設入場年齡限制,亦不會事先將展出作品送交審裁處評級。

影視處﹕會了解是否犯例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暫未能就該展覽作出回應,但一般而言,裸體作為藝術表達形式,做法頗普遍,而康文署一向不會審查展覽內容。但發言人說,主辦單位有需要確保展覽內容合法。過往康文署贊助有裸體內容的表演或或展覽,會設有警告字眼。

影視處發言人表示,有關展覽仍未舉行,暫時無法評論,要待有關物品公開展出後,該處才會跟進,了解是否犯例。

Monday, May 28, 2007

香港性教育會

性文化節
2007年5月28日

【明報專訊】由香港性教育會主辦的「香港性文化節2007」,昨午1時在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舉行戶外嘉年華。有10多個團體參與攤位展覽,包括《中大學生報》編委、香港大學通識教育科及澳門的大學生等。獲邀參與的中大學生報編委,在場內派發5月號的學生報,攤位四面用膠袋圍,形成密封環境,每次只讓一人內進參觀。中大學生報總編輯曾昭偉指出,這代表性須「深入討論」。曾說,今次攤位的主題是「多元關係」,即在雙方協議下,同時發展出多種性關係,而攤位內盡是有關性的思考問題,如雙性戀、變性等,希望藉以刺激參觀者對禁忌的看法。

部分攤位轉往上環文娛中心6樓展覽廳。

Sunday, May 27, 2007

河北義務教育如虛設

村民賣血供子女上學
河北學校濫收費 義務教育如虛設

2007年5月27日
【明報專訊】中國實行9年義務教育,同時為貧困家庭提供「兩免一補」(指「免雜費、免書本費及補助寄宿生生活費」,詳見「中國詞典」)的資助,但在河北貧困農村,當地學校卻巧立名目,收取五花八門的書簿雜費,令義務教育形同虛設。不少家長因生活窮困,負擔不起子女的學習費用,普遍依賴賣血來賺錢供子女讀書。

《中國青年報》報道,在河北省重點扶貧縣懷安,有不少學校仍以各種名義,向學生收取各項書簿雜費。其中頭百戶鎮的港愛光彩希望小學,更違反規定,在今年3月開學時先收147元學費,4月時又要收26元教材費,不久後又要收60元的書費。其他學校的更千奇百怪,包括保險費、試卷費乃至臉盆費等,均是巧立名目,借機謀利。

一年賣血10多次

對於當地大部分貧困農戶而言,微薄的收入不足以繳付這些濫收的費用,不少居民為了讓子女讀書,唯有選擇賣血來交學費。據馬排子溝村民侯河花說,家中有兩個孩子分別讀初中及小學,單是大兒子一年便要花3000元的學雜費,令生活更捉襟見肘。為了讓孩子讀書,從2005年開始,她和丈夫都被迫賣血,今年她已賣了10多次,丈夫因工作辛苦,不敢多賣,但也賣了6、7 次。

另一名村民趙小平表示,全村有孩子上學的家庭都有人賣血,因為村民日常的收入實在不夠讀書,賣血其實也無可奈何。有村民更稱,賣一次血有100元,10次就是1000元,相對於一年只有數千元收入的村民,這已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教育津貼不到學生手

據悉,懷安縣教育局都有撥款給窮困的學生,其中初中生每學期有300元,小學生有200元,但實際上,很多錢都不是直接交到學生手中。頭百戶鎮中心學校校長胡全解釋,教育局的撥款只註明是「經費」,不知道是用來補助寄宿的窮困學生。

有村民私下透露,真正享受到優惠的都是有「門路」的學生,其中有親戚是教師或在縣政府工作,才會獲得特別照顧。
農民不知政府有資助
2007年5月27日

【明報專訊】內地今年開始對貧困學生全面推行「兩免一補」援助,本意是希望保障貧困家庭的孩子有讀書的機會。但在一些偏僻地區,不少農民都不清楚政策或執行的方法。其中除了因為農村的信息較落後,令農民難以了解到政策外,地方官員在黑箱作業,有意瞞騙公眾,從而中飽私囊亦是原因之一。

早前,湖南靖州縣鋪口鄉中學教師便揭發學校操控受補助學生名單,令本應受補助的學生失去補助。而廣西北海市政府經濟研究中心早前的調查,發現有42%的小學生、26%的初中生、13%的農民不知道「兩免一補」政策,甚至連享受了「兩免一補」補助的學生和家長都不清楚政策內容。

另外,有部分農民則把「兩免一補」視為人人有份的「大鍋飯」,常因沒有補助而與村委會和學校發生衝突,衍生了不少社會問題。
中國詞典﹕兩免一補

2007年5月27日
【明報專訊】國家在2003年提出的政策,並在2007全國推行。兩免一補指「免雜費、免書本費及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是為貧困學生提供補助。不過,申請兩免一補必須符合一定條件,其中包括:持有農村特困戶救助證的家庭、人均每年收入低於882元的農村家庭及父母因病而喪失工作能力的貧困家庭等,而申請同時要經過所屬學校核實調查。

Friday, May 25, 2007

香港微型藝術會

(Source: 給城市寫信 http://louisykl.blogspot.com/2007/05/blog-post_23.html)

Wednesday, May 23, 2007
海參, 花膠, 腐皮和沙葛

我以前在這裡介紹過日本玩具--昭和生活模型,見(玩具店內的國民教育Tuesday, June 06, 2006).今天,終於找到類似的香港產品.

其實也不算產品,因為這是人手製作的1:12模型,不是在商店能買到的量產玩具.作者是香港微型藝術會的李來有.萬里機構出版了香港街頭排檔縮影這本書,裡面反分為雜貨、衣飾、水果、蔬菜、金魚和花檔等八部分,全部附有清晰步驟圖解和紙樣,方便讀者跟從學做,仿真度高.

這些我們在街市常見的檔口,就如電車和茶餐廳,其實就是香港生活的獨特質感.看到書中認真地介紹怎樣製作1:12的海參、花膠,腐皮、腐竹、紅棗、鹹蛋、皮蛋、榨菜,節瓜、絲瓜和沙葛!,我實在有點感動.創作者把一些毫不起眼,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用巨大的誠意,放上時間和心機,轉化成為藝術,創造了價值.我想,大學問家王世襄研究北京人玩蟋蟀,其實也是這個意思吧.

很想擁有一個雜貨檔.

Thursday, May 24, 2007

「淫褻物品審裁員協會」

淫審處是怎麼被騎劫的?/梁文道
2007年5月24日

【明報專訊】基督教是美國最重要的一股政治力量,這早就不是秘密了。美國總統布殊之所以能夠連任,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福音派基督徒的大力助拳。在他經歷過的兩次大選之中,「道德價值」一直是最閃亮的議題。許多福音派牧師呼籲信徒投票給「一個真正捍衛美國的上帝僕人」,攻擊支持墮胎合法化的民主黨候選人克里。此外還有些保守的天主教主教甚至聲稱,凡是投票給克里的教友都該遭到「驅逐」。除了墮胎之外,這批福音派基督徒還關心下列與道德攸關的課題﹕幹細胞研究、安樂死、同性婚姻、同志參軍、法官可否在法庭呈示十誡、公立學校可不可以舉行早禱會、公立學校在演化論之外能不能教授「智能設計論」等等。這全是福音派基督徒用以判別忠奸的標準,也是他們做政治決定(例如投票)的重要依據。

安徒在〈文化戰爭道德聖戰〉(《明報》《星期日生活》,2007年5月20日)一文中說得極是,這股潮流已經溢出美國奔向全球。他直指「美國右翼福音派基督徒的香港代理人」把這種「道德聖戰」引入香港,試圖在港掀起類近的討伐工程。他又提到「按照他們的理論,大眾傳媒原都是令社會道德沉淪的罪魁禍首,但他們並不像在美國那邊,滿足於在自己的教會刊物,教會禮拜的宣道場合,宣揚他們的反世俗、反大眾傳媒的論調。他們反而積極利用大眾傳媒,配合傳媒的嘩眾取寵操作,不斷製造社會道德議題,不斷渲染道德恐慌」。

不過我願意在此補充一點,美國的福音派勢力也不只是在自己的地盤裏活動;相反地,他們大舉介入大眾傳媒,甚至設法滲透各種政治團體,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否則共和黨就不會發生這種從東岸保守主義挪向南方「聖經地帶」的宗教化轉向了。而且部分香港福音派基督徒也採用了美國同道的手法,那就是「騎劫」一些公共機構,使之成為自己宣教傳道的利器。

然而正如安徒所言,美國與香港的土壤究竟不同。美國向來有個相當強大的基督教背景,有許多人相信自己是「One nation under God」。所以美國現在才會出現法學家Ronald Dworkin所說的「它到底是一個寬容不信者的宗教國家,還是一個寬容宗教的世俗國家」(A religious nation that tolerates nonbelief ? Or a secular nation that tolerates religion?)的爭論。與之相比,香港卻是一個非常世俗化的社會,基督徒的數目本就不多,福音派更只是其中一部分,他們要怎樣「騎劫」社會共有的公共機構呢?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利用「淫褻物品審裁處」的漏洞了。

我們知道每個社會皆有其道德底線,不能任由觸犯這條底線的文化物品流通,暴露在毫無防備的大眾面前。可是誰來界定這條底線呢?誰去把這道關口,決定什麼東西可以流通什麼不行呢?近日備受爭議的「淫褻物品審裁處」就是這麼一道關口了。

平心而論,淫褻物品審裁處的設置原理和運作方式要比許多純粹由官員把持的模式好得多(例如大陸),起碼它一不隸屬行政部門,二是向社會公開招募負責評級工作的審裁員,三是被動審查而非主動預先檢驗所有文化產品。它代表了整個社會去判斷什麼東西是主流可以接受的,什麼東西又是違反了主流價值觀而應該處罰甚至禁制的。但是我們只能期盼它有一套判斷方向和大原則,卻不能要求它有全盤且具體的清晰判準。一來因為所謂社會主流的道德觀不是那麼穩定,總會因時而變;二來則是太過具體的條文並不實際,可能會過緊地管束了許多無辜的文化物品,也可能會放過了一些表面上不觸犯標準但實際上有乖倫常的東西。

因此「淫褻物品審裁處」必須組成一群有代表性的審裁團,他們來自四面八方,職業背景各有不同,是整個社會的樣本,代替大家去掌握社會道德的關口,代表大家去施行一組相對客觀的道德審裁,所以他們的人數不能過少,更不可以全是擁有某套特定價值觀的群體,因為這個社會是多元的,其成員的道德標準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現在的問題正是我們不知道這些審裁員的錄用標準是什麼,也不知道有關部門在決定人選時會不會考慮宗教背景。理論上每一種宗教皆有其特定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假如香港是一個世俗化的多元社會,負責把守道德關口的這些審裁員就不應該全是某個宗教的信徒,也不可能讓某個宗教的信徒甚至神職人員佔去全體審裁員的較高比例。如果「淫審處」的審裁員有一定比例的基督徒,它是否也該招募合乎人口比例的佛教徒、伊斯蘭教徒以及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市民呢?

雖然「淫褻物品審裁處」也知道往日審裁員人數過少,日常參與審裁工作的更只是少數成員(「源遠流長」的文物大衛像當年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被評定為「二級不雅物品」的),所以大幅增加了審裁員數目至300餘人。可是由於審裁工作多在日間的上班時間舉行,所以真正經常參與審裁的仍然只是那些可以自由調動時間,以及特別關心道德問題也因此最有動力的審裁員。

說到「特別關心道德問題也因此最有動力的審裁員」,我們必須了解價值觀最開放的人通常不是最關心道德問題的人。相反地,價值觀最保守,最覺得「世風日下,道德淪亡」的那一群人才會常常感到被冒犯,從而出力捍衛道德標準。例如在美國政壇主動發起道德議題的往往不是所謂的自由派,而是右翼福音派基督徒。

現在的淫褻物品審裁員裏就有這麼一批最有興趣淨化道德標準的人,他們組成了「淫褻物品審裁員協會」。請注意這個協會不是官方機構,也不代表全體審裁員;但它偏偏成了全體審裁員的發言人,其主席葉國興有時更被某些媒體誤以為是「淫褻物品審裁處主席」。每一回的審裁工作都是獨立的,每一個審裁員也都會在顧及審裁標準一致性的前提下獨立判斷。然而,這個由熱心審裁員主動組織的協會一方面對外發言,令大眾以為全體審裁員真有一套共通的判準;對內則以其資深成員的身分,形成一個評審傳統,使法官在評審會議上要不時提醒新進審裁員「一致性」的重要。許多人都拿法庭的陪審員來比較這些審裁員,請問我們何時聽說過有「資深陪審員」這種人?又何曾見過陪審員自發組成「陪審員協會」呢?

同樣地,最熱中去「淫褻物品審裁處」投訴的,其實也是一小部分最關心道德問題的人。就以「明光社」為例,在他們得到影視處資助的「傳媒教育工作坊」裏,其中一個針對中學生的活動就是模仿影視處和審裁員的工作,學習從寫投訴信給影視處,到影視處決定要不要把投訴提交審裁處,再到審裁員審理投訴的全部過程。他們甚至鼓勵同學撰寫投訴信給影視處,以「給同學實踐的機會」。歷年以來,到底有多少投訴信是這樣子產生出來的呢?又到底有多少物品是在這樣的過程裏被判為「不雅」的呢?

每當遇到批評,「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老是喜歡強調他們也有言論自由,而「投訴的自由也是一種言論自由」。可是,言論自由的首要目標難道不是在公共領域裏交流意見,互相辯論嗎?與其學習怎樣向影視處投訴,為何不覑重教導學生辯論道德議題的理據,向報刊投訴呢?與其主動邀請國家機器介入,為什麼不積極鼓動學生和同道投書媒體,多點參與公開的討論呢?以《中大學生報》的事件為例,同學們主辦論壇,「明光社」卻避不參加。難道他們認為比起面向社會公開研討,寫投訴信讓三個人閉門審裁才是行使言論自由的最好辦法嗎?

香港不是美國,我們是一個非常世俗化的社會,我們應該尊重所有宗教所有團體的價值觀;但是我們不能讓任何一個團體把它的價值觀強加在整個社會之上。但是現在我們卻目睹一部分人怎樣巧妙地掌握了現存體制的運作,發揮槓桿力量,將社會公器變成自己的「宗教裁判所」。近日投訴聖經的行動就是對這種局面的激烈反應,它一方面準確暴露了現行制度的荒謬;另一方面卻激起了對抗宗教的情緒(我想這是「明光社」等人始料未及的),助長了全民投訴的逆潮。我為希望經此一役,大家都能靜下心來,不要再動不動就用投訴的方式捲入國家機器,一起回歸平等開放自由的公共空間。起碼在文化和意識形態的領域裏,我們該盡量保持「大社會,小政府」。【二之二】

梁文道--牛棚書院院長

Wednesday, May 23, 2007

中大獲捐款建兩書院

中大獲2.7億捐款建兩新書院
書院總數增至8所 額外提供2400宿位

2007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繼成立晨興和善衡兩所書院後,再獲得2.7億元捐款成立兩所新書院——敬文書院和伍宜孫書院,迎接2012年增加的本科生人數。伍宜孫書院在中大4所新書院中規模最大,可取錄1200人,敬文書院則能容納300人。4所新書院將額外提供約2400宿位,中大書院總數將增至8所。

伍宜孫書院取錄1200學生

伍宜孫書院由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捐出1.7億元成立,計劃取錄600名宿生及不多於600名走讀生。已故伍宜孫博士是永隆銀行創辦人,其家族早於1973年捐出100萬元,設立「永隆銀行發揚中國文化基金」,資助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和出版計劃。伍宜孫的兒子伍步昌是中大崇基學院的校友。

伍氏家族本為嶺南名門,後來家道中落,伍宜孫於14歲輟學謀生,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自勉,於1933年與友人創辦永隆銀號。為表揚他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匡扶教育事業等貢獻,本港和世界各地多所大學曾向他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他亦獲多個海內外城市頒授榮譽市民名銜。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更於1997 年,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伍宜孫星」。

敬文書院則由葉克勇捐贈1億元成立,計劃取錄300人,並採用全宿共膳的模式。葉克勇是中華網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已故的實業家和慈善家朱敬文博士資助700多個獎學金,保送香港學生到美國留學,葉克勇就是其中一名受惠者。

敬文書院收300人 全宿共膳

中大校董會昨日通過接受上述兩項捐款,設立兩所新書院。中大校長劉遵義對社會人士的熱心支持感到鼓舞,向捐款人衷心致謝。中大表示,兩所書院注重培育學生的誠信及對個人責任的承擔,發揮自助助人精神,回饋社會。不過,中大未有透露兩所新書院選址,亦未有提及動工和落成日期。

中大於2012年改為四年制後,將增加3000名本科生。去年5月校方獲晨興基金及晨興教育基金捐贈1億元成立晨興書院,何善衡慈善基金會亦捐助1.7億元設立善衡書院,分別錄取300和600名學生。另外,中大校董會昨日通過副校長廖柏偉續約兩年。

Wednesday, May 16, 2007

「美容合作社」

社企定型扶貧措施
業務發展處處碰壁

2007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無新劇《師奶兵團》以爆笑手法刻劃家庭主婦的才華,力撐師奶地位,現實生活中,東涌一群師奶亦在各界協助下開辦「美容合作社」,一嘗創業滋味,可惜街坊對社會企業認識不足,以為合作社搞慈善可以免費做Facial,商場亦以為合作社有政府墊底,收取市值貴租,令師奶高呼「創業難,守業更難」。有學者批評,政府將社會企業定型為扶貧措施,影響社企發展前景。

以為有政府墊底 商場收貴租

為鼓勵東涌婦女就業和提升工作技能,香港離島婦女聯會賽馬會婦女綜合服務中心,協助區內婦女開辦「美容合作社」,免費借出地方開設美容院,加上獲「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撥款資助,能以「超荀價」為街坊提供美容服務。由典型師奶搖身一變成為合作社負責人的黃敏儀說,合作社將盈餘用作開辦美容課程,提升區內婦女的工作技能,絕對符合社會企業的精神。

由於合作社的運作已上軌道,遂計劃衝出地區中心,進駐人流暢旺的商場,可惜處處碰壁。黃慨嘆,物色舖位期間,一般商場都以為合作社有政府墊底,要求收取市值貴租,遠遠超出其負擔能力;合作社曾經派街招宣傳,但街坊見單張印有「社會企業」和「合作社」字眼,便以為是慈善機構,不明白為何要收費。

學者促政府清晰定位 洗扶貧形象

中文大學管理系副教授、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區玉輝批評,政府集中在高失業、低收入地區發展社會企業,並提供金錢資助,強調「社企不應與中小企爭生意」,結果將社企定型為扶貧措施,影響其長遠發展。他建議政府為社企作清晰定位,助市民認識社企精神,洗脫扶貧的形象。

創業研究中心計劃總監蔡明都強調,發展社企並非做善事,應具備企業家的精神,目標是兼顧賺錢和社會責任。為鼓勵大專生開拓社企商機,中大現舉辦「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2007」,邀請大專生撰寫社企計劃書。活動詳情﹕http://www.sechallenge.hk/

明報記者 陸倩盈

Tuesday, May 08, 2007

街坊為本社會企業

林鄭月娥﹕成功社會企業 應以街坊為本
2007年5月8日

【明報專訊】政府上周公布3司12局的架構重組建議,由民政事務局負責推動社會企業。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林鄭月娥昨日首次談到社會企業的發展,認為社會企業應避免與中小企爭生意,多開拓一些以街坊為本的商機,例如舊樓維修及翻新工程等,在賺取利潤之餘,可協助活化社區。

林鄭月娥昨日出席社會企業「曙光裝修工程」的開幕儀式,大讚社會企業「公司細,意義大,大有可為」。現時全港有近200個社企項目,林太指出,一所成功的社企需具備三大條件,包括﹕一、能正確地開拓市場商機,不與中小企爭生意,例如不應在深水區銷售成衣或玉器等大路生意;二、業務具有社會意義,有助活化社區;三、充分發揮官、商、民三方合作。

林鄭月娥說,民政事務局和民政事務總署已開始籌備有關工作,將於「特別有需要運用社會企業創造職位」的地區成立支援小組,提供配套措施,並探討商界在推動社企發展過程中的角色。

「曙光裝修工程」

社企助失業漢找到曙光
2007年5月8日

【明報專訊】髹灰水、鋪地板、拉電線……一班裝修工人以「超筍價」承辦工程,既為深水舊樓居民翻新單位,又為私人屋苑單位重鋪地板,自己亦在事業上成功「翻身」。失業多年的阿強和阿勤,最近加盟社會企業「曙光裝修工程」,雖然薪金較低,但能重投社會,建立自信,有望逐步脫離綜援網。

承辦裝修工程 盼脫綜援網

38歲的阿強早年任職塑膠廠,自工廠北移後失業5年,由於學歷低、無所長,5年來只斷斷續續兼職速遞工作,一家四口要吃綜援。失業日子愈長,阿強愈自卑,漸漸失去自信和社交生活,更難搵工。

為了善用時間,阿強去年到社區組織協會做義工,幫深水舊樓長者搬屋,由於體魄強健,其表現深受讚賞,在社工鼓勵下加盟「曙光」,主力搬運,並開始學習裝修。阿強坦言,雖然日薪只得200至300元,但希望累積工作經驗,長遠搵份好工,脫離綜援行列。

原本任職裝修的阿勤,亦因經濟低迷失業3年,求職經歷令他大感沮喪﹕「工頭自己都無工開!」阿勤透過社署的深入就業計劃,最後加盟「曙光」,負責裝修和舊樓維修。相比起昔日月入2萬元,阿強現時日薪600元,但他非常珍惜工作機會,希望逐漸建立網絡,日後有機會承辦大型工程,東山再起。

社協今年獲民政事務總署「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撥款110萬元,創辦社會企業「曙光裝修工程」,助弱勢社群自力更生。社協幹事霍天雯說,「曙光」業務包括裝修、室內設計、搬運服務和清潔維修,首年目標是協助13名低收入或失業人士重新就業,讓他們重建自信,增加就業本錢。

「超筍價」接單 客戶大讚

「曙光」成立短短數月已接獲幾宗工程,包括私人屋苑沙田駿景園及深水唐樓。阿勤說,駿景園有單位原本牆身和地板滲水,地台凹凸不平,「曙光」派出三人為全屋重貼牆紙和翻新地板,並檢查全屋水電裝置,記者昨觀察所見,全屋裝修手工專業,水準及得上大型裝修公司。該1200呎單位,「曙光」收取裝修費8.1萬元,較市價約12萬元為低。

阿勤解釋,主要因工資成本低,才能提供「超筍價」,希望透過承辦更多工程,建立口碑和累積經驗,日後再收取市價,強調「不會與市面上的裝修公司搶生意」。

「曙光」亦為深水舊樓居民楊婆婆翻新單位,更換舊窗框和防水天花物料,改善楊婆婆的居住環境。

楊婆婆大讚「曙光」的裝修工人較一般裝修工人更有耐性,對翻新後的單位大感滿意。

富布斯取消中國富豪慈善榜

富布斯取消中國富豪慈善榜 (10:36)
2007年5月8日

美國《福布斯》雜誌宣布,今年起取消中國富豪慈善排行榜。

一九九九年《福布斯》雜誌進入中國,推出首張中國富豪榜,一炮而紅。二零零四年起,富比士為中國慈善家排名。截至目前為止,已推出三張中國慈善家排行榜。

《重慶商報》引述《福布斯》中文版市場總監張曉華說,中國慈善事業不如外國成熟,很多富豪捐贈方式隱秘,不少企業家保持低調,不願公開對慈善事業的貢獻,增加數據調查難度;「我們認為,慈善事業還未成為中國企業家的共識,氣候不成熟。」

張曉華表示,海外捐贈比較透明,但一些中國企業家怕露富,不願對外公布具體捐贈額。

中國經濟學專家梁小民認為,取消慈善榜是件好事,說明外國人對中國富豪排行榜「回歸了一些理性」,外國慈善家如比爾蓋茲等,都是在企業達到相當規模後開始做慈善事業。

梁小民說,目前中國多數企業家需要將精力放在企業做大做強,企業家有了錢,可先考慮投入技術改造,讓企業有規模,再考慮從事慈善事業。

Monday, May 07, 2007

「曙光足球隊」

吳衛東組球隊 給露宿者一個家
2007年5月7日

【明報專訊】「如果他覺得社會放棄他、看不起他,他就會放棄自己、收埋自己,經歷再貧窮、再失業、再露宿的循環……他不會找社工,因為他已放棄自己,不會有信心去再努力。」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口中的「他」,說的是一班曾經沉迷賭博、吸毒及失業等的露宿者。

為了令露宿者有家的感覺,吳衛東於2005年組織了「曙光足球隊」,讓露宿者從足球中建立自信:「當他能夠在球隊中生存,在工作上也就可以生存,因為兩者都是要與人相處。」「曙光,曙光,永不放棄!」正是球隊的口號,也是吳衛東對這班球員支持與關愛的信念。

吳衛東自1990年於中大經濟系畢業後,便開始在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工作,致力為邊緣社群服務。讀者可能會感奇怪,為何一個經濟系的學生會轉投社工行列?原來吳衛東深受父母影響:「我的父母都是搞工會的。60年代時沒有什麼勞工條例,工人每天工作十六七小時,社會很不公義。父母很關心基層、很勤力,令我很欣賞。」

讀經濟系 投身社工行列

八九民運,北京學生為理想放棄生命,亦令吳衛東印象難忘。畢業之後,吳衛東雖然找到銀行工作,但還是決定投身社區組織工作。「見到不公義的事,不要放棄,要鼓勵更多人參與爭取公義。人只要有理想,終會實現。」他在1990至99年主要為長者服務,協助組織了「香港老人權益聯盟」,為長者爭取權益,1999年開始露宿者的外展工作。

在偶然機會下,他從報章中看到「無家者世界盃」的介紹,留意到外國的露宿者參加賽事後,有七成人能改善生活,因此便決心組織球隊,希望為露宿者帶來盼望、帶來家的感覺。

照顧情緒住屋 似阿媽

「我的角色有時像阿媽,他們有不同的需要,例如情緒、住屋、經濟、就業等,需要無微不至的照顧。」吳衛東坦言組織「曙光足球隊」並不容易,既要照顧露宿者的需要,也要擔當聯絡人的角色,建立網絡、找贊助、處理一切繁瑣雜務。他指出,最初他和社協職員在深宵探訪,到宿舍招攬球員時,「別人當我們是笑話,覺得這是夢想」。球隊初成立時,經費就只有從區議會申請得來的7000元,「夠他們(球員)乘車、買水、踢完波買一個杯麵作獎勵,球鞋、波衫、租場、球證等都用了不少錢。」吳衛東積極找運動用品、飲品公司等贊助,但它們大都只贊助青少年,不接受成年人。「有些人會覺得,『他們已過18歲,有手有腳,為何還要贊助?』可見社會對他們的接納程度多差。」幸而經吳衛東的努力、傳媒的報道,社會上有不少熱心人士主動提出協助。

憂球隊紀律 訂十大規條

不過,吳衛東最擔心的,並不是找不到資助,而是球隊的紀律。「無家者的上一代多數不如意,例如單親、離婚、虐兒等,他們在成長上經歷過家庭傷痛,可能會不懂表達情緒、不懂互相尊重,相處時會覺得自己全對,其他人都錯,容易埋怨。」球隊有十大規條,如「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嚴禁吸煙、嚴禁粗言穢語等,培養球員的紀律。

「試過球員很激動,不滿意教練的安排,在球場說了半小時粗口,我花了三晚和他講道理。頭兩晚他不肯道歉,但最後他終於肯誠心悔改。」吳衛東笑說,「好似與大佬講數,但不是講數,而是要他道歉。」吳衛東帶給球員的,除了道理,也有關懷。所有吳衛東接觸過的露宿者,都會有吳衛東的手提電話:「如果他們打電話找不到我,就以後都不會再找我的了。」

文:李婉華

圖:陳淑安、李婉華、受訪者提供

Saturday, May 05, 2007

亞洲反吸煙諮詢所

港反煙先驅登《時代》影響力榜
2007年5月5日

【明報專訊】居港40多年,現年63歲的英籍麥龍詩迪教授(Judith Mackay),獲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士,成為唯一位入選的香港人。

居港40年唯一入榜港人

麥教授畢生致力控煙運動,與煙草集團抗爭多年,美國支持吸煙的組識曾謾罵和譏諷她,恐嚇說要置她於死地,但她並沒有屈服。麥教授80年代已在本港推動反吸煙運動,積極主張立法控煙,去年本港通過禁煙條例,港人得以呼吸更多清新空氣,推本溯源,是她堅持不懈的成果。

麥龍詩迪是內科醫生,1967年隨丈夫由英國來港,從此落地生根,70年代曾於瑪麗醫院服務,80年代開始積極參與控煙運動。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左衛國醫生說,麥在1987年曾擔任吸煙與健康委員會的行政總監,之後便成立志願組織亞洲反吸煙諮詢所,並擔任世界衛生組織亞洲區控煙工作顧問,致力在亞洲各國推動控煙。

抗煙20年被謾罵被監視被恐嚇

獲選「最具影響力人士」後,麥龍詩迪接受外國傳媒訪問時披露自己因推動控煙運動得罪了煙草集團,被煙草商列作世界上3名最危險人物之一,此事令她感到受威脅。她的行蹤受到監視, 生命受到威脅,連本港的保安局亦一度派人保護她。

她93年因支持反吸煙運動,激怒了美國支持吸煙的組織,對方不單謾罵她、指摘她,更聲言要殺死她,由於涉及生命威脅,聯邦調查局亦不敢忽視,立即展開調查。她憶述當時情,表示自己也有些恐懼,聯邦調查局對她說那群人相當瘋狂,並勸喻她和工作人員辭去反吸煙工作。

麥龍詩迪說,20多年前與財雄勢大的煙草商抗爭時,日子相當艱難,當時煙草商的西部牛仔騎馬吸煙廣告「所向無敵」,麥氏高調支持控煙威脅到煙草業的利益。 90年代她出訪亞洲各國,協助當地政府積極推動反吸煙運動,在一份泄漏出來的文件中,她獲悉自己被煙草商列作世界上三名最危險人物之一,此事令她感到受威脅。本港的保安局亦曾一度派員保護她。

然而,面對威脅,她沒有屈服,多年來一直致力在亞洲與各國政府合作推動控煙,包括減售香煙、限制香煙廣告等,03年世衛推出「煙草控煙框架公約」全球有168國家簽署。她表示,今後會致力在發展中國家推動控煙工作。

明報記者

民政局設機構支援社會企業

民政局設機構支援社會企業
林鄭月娥月前接手 兩月內啟動

2007年5月5日

【明報專訊】特首曾蔭權前日表明要在餘下兩個月任期內,開始推動助弱勢社群重投社會的「社會企業」,據悉,盛傳在7月1日將出任民政事務局長的該局常任秘書長林鄭月娥,早在個多月前開始接手推動社會企業的工作,而按當局的初步構思,民政局會增設一間機構,支援社會企業的後勤工作,如推動社會企業品牌等。

曾蔭權前日指出,除全力籌組新班子外,未來兩個月他將要開展兩項新工作,一是「十一.五行動綱領」的跟進計劃,二是盡快啟動社會企業的工作。

成未來5年重要策略

被視為其中一項針對貧富懸殊問題對策的社會企業工作,已被視為曾蔭權未來5年的重要策略。據了解,林鄭月娥(圖)在個多月前已開始接手社會企業的工作,以便扶貧委員會在7月1日結束前,可順利過渡。按初步構思,民政事務局會增設一間機構,支援社會企業的後勤工作如企業註冊和推動社會企業的品牌等。

港府雖然推動社會企業的討論已有一段時間,但社會上有關社會企業的討論卻一直未見熱烈。

盼改變社福機構資助模式

據悉,港府希望透過推動社會企業,改變現時社會福利機構的資助模式,由現時主要接受政府資助,改為以助人自助的方式,利用社會企業追求持續發展的特性,達到地區扶貧的目標,「不是推個人到地區派錢這樣簡單」。

可是,由於現時社福機構內較少熟悉商業運作的專才,而商界則一般未有推動社會企業的部門和哲學,故港府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力培養一批具有企業精神的社會企業家,故港府打算成立一個類似現時中小企中心的機構,作為支援社會企業的後盾。社企中心將包括為各社福機構的社企註冊,營造不同特色社會企業的品牌,同時共同推廣社會企業等等。

據悉,為推動社會企業,港府須要修改現時立法,同時考慮在政府採購合約中,訂出社會企業優先的條文等等。但港府認為,社會企業的成功因素,繫於商界和社福界的合作,故亦會有措施鼓勵私人企業參與社企。

不「全資」資助 免過分依賴

在資源方面,政府不希望由政府「全資」資助社會企業的營運,消息指出,政府希望可尋找多項資金來源,包括向民間的慈善基金籌款、由政府撥款成為「種子基金」,甚至以「配對基金」方式,向社企提供資金的支援,這可減低這些機構對政府的過分依賴。

另外,政府把推動社會企業的政策撥歸民政局管轄,其中一個原因,消息指是希望可達到「以地區為本」的發展目標,由民政局發動轄下地區網絡,研究當區適合推行何種企業,例如在鄰近機場的東涌,是否可成立清理機艙或機場的「清潔隊」等。

明報記者

Friday, May 04, 2007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綠色和平北京搖滾
首准協辦音樂節 配合08奧運環保主題

2007年5月4日

【明報專訊】國際綠色和平組織自2002年進入中國以來首次在重大活動中亮相,令眾多搖滾樂迷期待的北京2007年迷笛(Midi)音樂節首次引入明確主題「綠色和平」。音樂節協辦單位之一、綠色和平組織在音樂會上發布國內外音樂人為綠色和平創作的歌曲,該組織還特別策劃一個展區,希望透過音樂節傳遞環保信息。

由於綠色和平一向給人以激進環保團體的印象,故該組織在內地的活動很引人矚目。國際綠色和平組織負責人之一虞鑫昨日表示,該組織進入中國以來同內地環保部門合作順利,未遇到什麼障礙,現在中央也很關注環保問題,該組織曾參與許多涉及環保的活動如食品安全等。今次活動重在參與,主要向年輕人宣傳環保信息。

中央日益關注環保

北京迷笛音樂負責人鍾聲表示,今年迷笛音樂節是第8屆,綠色環保問題是個永恆主題,在歷屆迷笛音樂節中均有涉及,今年是首次引入明確主題「綠色和平」。因為環保是現今社會生活重要一環,明年北京奧運也有環保主題,主辦機構今年希望搞一場主題為環保的音樂會,此時綠色和平組織主動申請參與音樂會相關活動,雙方為此結盟共同策劃這場「綠色和平」迷笛音樂節。

單日樂迷1.5萬破紀錄

一年一度的迷笛音樂節本月1至4日在北京西北角海淀公園舉行,共有90支中外樂隊(67支國內樂隊和23支國外樂隊)及57名中外民謠歌手參加。今年音樂節不但呈現遠超去年的樂隊陣容,觀眾也創下歷史紀錄。首日場觀眾約1.5萬人,超過往年單日人數最高紀錄近三成。

許多剛下火車就提行李直奔會場的樂迷在公園裏紮營,其中包括不少外國遊客。近日海淀公園已被搖滾樂迷佔據,在此買一樽啤酒排隊時間比去年長兩倍,去一次洗手間排隊時間是去年4倍。一些樂迷表示,雖然近日天氣炎熱,但很喜歡這裏熱鬧氣氛,自由奔放、無拘無束,像到了外國一樣,至於主題是什麼並不重要,只要音樂好聽就行了。

(明報駐京記者陳陽報道)

全球14大慈善家

李嘉誠安祖蓮娜膺大慈善家
2007年5月4日

【明報專訊】《時代》公布全球百大最具影響人物榜的同一天,亦選出全球14大慈善家,上榜者包括李嘉誠及深圳彭年酒店創辦人余彭年兩名華人。其他上榜者包括蓋茨夫婦、安祖蓮娜祖莉、約旦王后拉尼婭、沙特王子阿爾瓦德、eBay創辦人奧米戴爾夫婦、索羅斯、大衛.洛克菲勒等。

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80年創立李嘉誠基金會,推動本港內地慈善事業,今年初基金會暨長實就捐了1億元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長江新里程計劃」,協助10萬傷健人士安裝義肢,及幫助腦性麻痺兒童康復等項目。李嘉誠在汕頭大學成立英語語言中心,4月初獲美國教育機構頒獎表揚他對推動英語教育的貢獻。4月底,他又捐了3000萬港元給牛津大學,資助大學發展全球衛生計劃,在亞洲地區特別是在中國內地建立全球衛生科研網絡。

余彭年4年捐20億 比例勝蓋茨

另一上榜華人、85歲的余彭年,連續多年蟬聯捐款榜首,被譽內地最慷慨的慈善家。他是4年間捐出20億人民幣,幾乎等於自己全部財富,捐贈的財富數額與其個人財富的比例,更高於美國兩大富豪慈善家巴菲特和蓋茨。余原名彭立珊,22年出生於湖南一個普通商人家庭,50年代末來港,打過工,炒過樓,用30年時間積累了30億身家,從82年起開始回報社會,受過他資助的貧農逾4萬。04年他更辭去深圳彭年酒店董事長的職務,成為專職慈善家。著名影星安祖蓮娜祖莉 01年捐了100萬美元給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又幫助阿富汗難民,同年被任命為難民署親善大使。此後,她先後到過塞拉里昂、蘇丹、乍得和泰國等地難民營,探訪難民及孤兒。她更先後收養了3名孤兒。

Thursday, May 03, 2007

無國界記者

無國界記者成立中文網站 (10:55)
2007年5月3日

無國界記者組織在昨天宣布成立中文網站(rsf-chinese.org)。

秘書長梅納表示,在一年中,全世界的眼光都將投注到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對中文網路使用者來說,了解中國新聞自由現況非常重要。該組織指出,希望中國當局不要管制無疆界記者中文網站,停止過濾中文新聞網站。

無國界記者組織昨天宣布中文網站正式成立,使無國界記者組織資訊在法文、英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之外,又增加一種語言。

梅納表示,對不論身在中國國內外的中文網路使用者,能夠接收介紹中國新聞自由現況的客觀資訊十分重要。

無國界記者組織中文網站訊息以簡體中文撰寫,關注中國和世界各地新聞自由和網路控管問題。

農民工生活質素差

農民工生活質素差 (10:24)
2007年5月3日

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的報告指,去年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相當於城鎮居民的百分之五十三點二。

新華社報導,報告說,根據二零零六年城市農民工的抽樣調查數據分析,中國農民工平均生活質量指數為零點五三二。

構成農民工生活質量的指標體系包括收入與消費、住房、健康和就醫、勞動時間、社會保障以及權益保護六個方面,共十七個指標。

報告說,農民工多數生活質量指標約為城鎮居民平均水平的一半。

報道引述統計顯示,去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約人民幣三千五百多元,比上年增加三百多元,名義增長百分之十點二,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百分之七點四。這是自一九九七年以來,中國農民純收入實際增長率首次超過百分之七。